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面試心理學:認真是壹種可貴的能力。

面試心理學:認真是壹種可貴的能力。

“什麽是認真?”微信上,有人問我這個問題。

“妳為什麽問這個問題?”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問了他壹個問題。我的反問,出於這樣的思考,如果他只想知道“嚴重”的字面意思,他會問百度。他問我這個問題,說明他想要壹個百度沒有的答案。那個答案是什麽方向?我猜不出來,只好問他了。

“明天的招聘,問什麽問題可以認真調查。”在我反問之後,他修改了問題。果然,他要的不是“認真”的字面意思,而是操作的定義。

什麽是操作定義?定義如下:以可控的方式發現所定義項目的可觀察、可描述、可測量的特性的過程。

操作定義不是字典定義,類似於菜譜,是壹套具體的操作方法。面試選拔中“認真”有三個可操作的定義:認真的態度、認真的習慣、認真的能力。

1?認真的態度是這樣定義的: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當妳聽到壹個模糊的概念時,妳可以提出問題,並在回答問題之前確認這個概念的含義。測試“認真的態度”,首先要在問題中放壹個模糊的概念。比如X先生,根據Cuddy的塑造理論,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行為來塑造自己。妳試過這個嗎?

在這個問題中,Cuddy的建模理論純屬虛構。如果考生聽完問題後說不知道Cuddy的建模理論是什麽,請面試官進壹步解釋,這說明他態度很認真。

當然,要提前準備壹份聲明。考生問壹個反問句,就會說帝嚳的塑造理論是壹個長期堅持、小步嘗試的自我塑造理論。在“認真態度”的測試中,考生提問就得分,不提問就得不到分。

2?壹個嚴肅的習慣是這樣定義的:當妳期望收到重要信息的時候,準備好紙筆,準備做筆記。為了測試“嚴肅習慣”,在面試開始前,當候選人在等候室坐下時,壹位非常友好的面試助理給了候選人壹個重要的提示:X先生,關於這次面試和接下來的面試,有幾個重要的提示要告訴妳。我可以開始了嗎?

這時候申請人說等壹下,我拿紙筆記錄壹下。如果有這種反應,則“嚴重習慣”得分,如果沒有這種反應,則嚴重習慣不得分。

3?認真能力的定義是:在面試中,通過聽壹遍,就能理解120字的情景描述題,記住提問者的要求,並在隨後的回答中按要求給出答案。

測試“認真能力”,先設計壹個小問題,比如請舉例說明妳是如何嘗試各種方法,最後解決了壹個奇怪的問題。寫下小問題後,給這個問題添加情景,把小問題變成長問題,使問題字數達到120字。

上面那個小問題,加上場景後,變成了這個很長很長很長的問題:X先生,請舉例說明妳的解題能力。上次妳執行了壹個奇怪的任務,不知道怎麽完成。但妳並不氣餒,妳嘗試了三種以上的方法,比如觀察別人,在書店買書,在網上搜索,向別人請教等等。經過多次嘗試,妳終於在任務期限內成功完成了任務。請舉例說明,包括三種或三種以上方法。

這個問題剛好120字,聽完需要30秒。考生能聽清楚這個問題,並按要求回答,說明他能專心聽講。專註是認真能力的基礎。

看完120字的問題,面試官會聽考生的回答。如果答案中有三種以上的方法,則該考生得分,如果少於三種,則不得分。總結壹下,認真運營的定義包括認真的態度,認真的習慣,認真的能力。

上面的定義我用了壹次後,因為通過率太低,失去了選擇的意義,就把“認真的態度”刪掉了。2015在清華,北大,人大考試,面試192本科,碩士求職。在“嚴重”項目中,結果如下:

態度認真,測了8個人,占4%。

嚴重習慣被131人檢出,占68%。

認真能力,146人實測,占76%。

這個結果讓我很意外,因為“態度認真”的通過率比我預想的要低。我估計在50%左右,真正的通過率只有4%。我把這個結果告訴了我在國外的同學,看他有沒有興趣,做個對比測試。

我的同學在國外教書,他對我的提議很感興趣。他按照我的方法,在他所在的大學組織了壹次壹模壹樣的測試,采訪了189名學生。結果如下:

態度認真,100%。

習慣嚴重,61%。

認真能力,48%。

兩組數據放在壹起,有很強的對比價值。尤其是在“認真態度”上,留學生通過率為100%,國內學生通過率為4%。為什麽?這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