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舌尖上的人情味作文 [舌尖上的人情味]

舌尖上的人情味作文 [舌尖上的人情味]

人當然不光是為了吃飯而活著。但我卻固執地認為:吃得好,是人獲得幸福感的捷徑。 然而,小時候那種張口即得的幸福感,越來越稀缺了。跟老媽打電話,不時會抱怨現在市場上的菜沒菜味,果沒果香。“那有什麽辦法呢?生活在大城市就只能吃這樣的飯菜了。”

有次和壹個阿姨聊天,老兩口退休後回到鄉下老家,在後院種菜種果,過起了勞作卻愜意的生活。我壹邊吃著阿姨自己做的豆瓣醬,壹邊喟嘆:這才叫生活,這才對味兒!

前段時間有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徹底把我搞瘋了。我壹邊吃著碗裏平庸的飯菜,壹邊看著視頻流口水疑惑:難道咱是生活在平行宇宙嗎?這紀錄片裏拍攝的壹切,怎麽感覺像是另壹個世界的壹場不真實的夢?

把《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給國外的好友,殊不知她比我更早留意到這個紀錄片,還很激動地指出:連咱廣西的螺螄粉都亮了個像呢!遠在海外的人,思念著家鄉的美食,意淫著紀錄片裏的味道,而隔壁的印度阿三也壹日三餐在頑強地煮著咖喱。唉,胃是國籍的測謊儀啊!

可惜我們如今生活在可悲的現實中。萬惡的地溝油和頻頻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告訴我們:如果妳太挑剔,在中國就基本沒什麽可吃的了。其實,《舌尖上的中國》除了復活我僵屍般的味蕾,更打動我的是,那些尋找美食、制作美食和品嘗美食的人。他們臉上的快樂和滿足,很真實。《舌尖上的中國》執行總導演任長箴說,“與其說《舌尖上的中國》在尋找美食,莫如說是在尋找‘幹凈的中國人’——掌握話語權的人,是壹些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是壹些非自然的人。做豆腐的、挖藕的、采松茸的那些人,根本都不知道微博是什麽。真實的世界沒那麽喧囂,而是默默存在著,妳只有走近才能看見。”

深入人心的美食,總是和記憶相關,也和故事結緣。還記得十多年前周星馳那部經典的《食神》嗎?不惜扮醜的莫文蔚齜著齙牙,給淪落街頭的周星馳遞上壹碗簡簡單單的叉燒飯,就驚醒跌到谷底的他。食神大賽上那道“黯然銷魂叉燒飯”,何止令評委銷魂翻滾絕倒?作為影迷,也感同身受啊!

在美食哲學的推廣上,中國的近鄰韓國和日本可謂不遺余力。壹部《大長今》就把韓國美食變成了街頭巷議的潮流。而日劇《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中的各種

美食,因為那些個性萬千的食客,生發出壹種孤寂、熱烈又美好的別樣味道。

在世界上所有的公司中,我最羨慕和垂涎的是在谷歌工作的人!因為谷歌擁有全球最牛的員工食堂!據說妳能想象的、不能想象的美食都應有盡有。我要是在那樣的公司工作,肯定願意天天6點就爬起床去上班!谷歌深知:栓住員工的胃,才能留住員工的心。而在谷歌工作的大廚,堪比人氣明星,離開的人,要麽因為自立門戶,要麽被高薪挖走。

資深吃貨都知道著名的米其林餐廳。每年新推出的《米其林指南》被譽為全球的“美食聖經”。然而,和那些也許排上幾個月都輪不上的高級餐廳相比,更令我傾心的是異地街頭偶遇的美食。那個木訥溫和的老板,默默地給妳的面多澆上兩勺美味湯汁;那個熱情好客的大叔,請妳喝高原上最地道的甜茶……所謂“珍饈百味易,人情味最難”,有人情味的美食,才是真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