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將骨頭洗凈,放入滾水焯壹下,去掉血末,撈出瀝幹;然後,將油鍋燒熱(少量油),將骨頭放進去煎得半熟;最後,往骨頭中加入滾水(壹定要很滾的),開始熬制。
大火燒開後,改小火。中間千萬不能加水,就算壹定要加也要加滾水。
骨頭湯。民間多有買豬骨頭熬湯做菜、煮粉脯、燙扁食或淋鋥邊粿的習慣。據報載,豬光骨湯,對老年人抗衰老有奇效。這是由於人體骨骼中最重要的是骨髓,人體血液中的紅、白細胞等就是在骨髓中形成的。人體可以從外攝取來增強造血細胞的能力,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而豬骨頭湯正是最簡便的營養補充食物。 煲湯的用的龍骨。
有些地區把豬脊柱骨叫龍骨。就是豬的脊梁骨.為了美化菜譜,壹般諧稱龍骨。 豬骨,豬的脊梁骨。是豬的脊椎骨,從頭到尾的長骨。就是豬的脊梁骨,因為粵語裏脊骨的叫法不好聽,所以叫龍骨。最好的燉湯的骨頭是尾巴骨。小排或者筒骨都是首選。最補鈣的是牛骨頭湯。
將豬骨頭與鮮豬肉的營養成份加以比較,妳會發現,其蛋白質、鐵、鈣和磷等含量,遠遠高於鮮豬肉。如蛋白質高於雞蛋120%,高於豬肉100%,高於牛肉 61%,高於奶粉23%。鐵含量為奶粉的9倍多、牛肉的8倍半、豬肉的2倍半、雞蛋的1倍多。而鈣、磷的含量更是遠遠高於其他食物。特別可貴的是,骨頭湯的營養成分比植物性食物更易為人體所消化吸收。
具體骨頭湯的做法是:
稱取豬骨頭或牛、羊骨頭1公斤。砸碎,加水5公斤,用文火煮1—2小時,使含有類粘朊和骨膠原等有益成分的骨髓液,充分地溶於湯中,然後稍加過濾,撈去骨頭,加入蔬菜,就成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保健功效的骨頭湯了。亦可用這種骨頭湯煮面條、煮餛鈍以及做成其他的湯料喝。 巧熬骨頭湯 將骨頭放入冷水中加熱,這樣可以延長蛋白質的凝固時間,使骨頭中的呈鮮物質充分滲入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