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世界上第壹部茶書的書名

世界上第壹部茶書的書名

世界上第壹部茶書的書名《茶經》。

壹、《茶經》簡介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壹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

《茶經》全書7000余字,分為上中下3卷,***10章節。《茶經》系統地總結了唐代中期以前茶葉發展、生產、加工、品飲等方面的情形,並深入發掘飲茶的文化內涵,從而將飲茶從日常生活習慣提升到了藝術和審美的層次。

具體來說,上卷三節分為“壹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壹節,為“四之器”。下卷六節,分別為“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二、內容簡介

全書***計三卷,七千余字,分十類:壹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壹之源,主要介紹我國的主要產茶地及土壤、氣候等生長環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介紹制作和加工茶葉的工具。三之造,講茶的制作過程。

四之器,介紹煮茶、飲茶器皿。五之煮,講煮茶的過程、技藝。六之飲,講飲茶的方法和茶品鑒賞。七之事,講我國飲茶的歷史。八之出,詳記當時產茶勝地,記載了全國四十余州的產茶情況,並品評其高下位次。九之略,講飲茶器具何種情況應十分完備,何種情況應省略何種。

十之圖,則主張把上述各項內容用圖繪成畫幅,張掛在店旁墻壁上,使茶人對茶的本源、制茶工具、茶的采制、烹飲器具、煮茶方法、茶的飲用、歷代茶事、茶葉產地、茶具省用等看在眼裏,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悅,這與端來壹瓢壹碗,幾口喝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創作過程與作品思想

壹、創作過程

陸羽二十壹歲時決心寫《茶經》,為此開始了對茶的遊歷考察,他壹路風塵,饑食幹糧,渴飲茶水,經義陽、襄陽,往南漳,直到四川巫山,每到壹處,即與當地村老討論茶事,將各種茶葉制成各種標本,將途中所了解的茶的見聞軼事記下,做了大量的“茶記”。

二、作品思想

陸羽說茶最適宜“精行儉德”的人飲用,就是說喝茶的人必須是精神專壹的人,至少喝茶的時候要靜心,做事也應該有這樣態度,是壹個認真的人。第二個,喝茶的人是比較自律的,不會給別人增加麻煩,踐行自律。

第三個方面,喝茶人的品德應該是簡樸的,而不是追求奢華的,非常低調,內斂謙遜,這樣的人最配喝茶,最適合喝茶。

第四個方面是淡泊名利,能夠守住自己的操行。所以《茶經》出現了第壹次關於茶道精神的四個關鍵字:精行儉德,可以理解為:精為精誠專壹,行為踐行自律,儉為品性儉樸,德為淡泊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