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養生食譜在哪裏?
夏季最佳產品——八寶綠豆湯總吃同樣的東西會膩,綠豆湯不妨換個花樣。下面是八寶綠豆湯的做法。材料:綠豆250克、薏米50克、青梅25克、金桔糕25克、佛手糖蘿蔔25克、北京糕25克、白糖500克、糖水蓮子40粒、金絲小棗10、桂花10克、玫瑰2朵。制作:首先將綠豆清洗幹凈,用清水沖洗幹凈,放入鍋中,大火蒸30分鐘左右,至脆即可。薏米和蜜棗洗凈,放在小碗裏,同時和豆子壹起煮。然後把青梅、金桔糕、佛手蘿蔔、北京糕切成綠豆大小的丁,分成10份。最後把鍋放在中火上,加1200克開水燒開,把蒸好的綠豆、薏米、蜜棗、4個蓮子、切好的青梅等果料鋪在湯裏,再把桂花、玫瑰均勻的鋪在每個碗裏。特點:用此法制作的豆湯色澤鮮艷,清涼爽口,是夏季佳品。如果果不均勻,也可以用其他類似的東西代替,效果也不錯。酸梅排骨夏天可以吃。酸梅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咳、澀腸止瀉、開胃消積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肺虛久咳、口渴少、無食欲者。排骨有滋陰潤燥、養精補血的功效,適合氣血不足、陰虛者食用。原料:排骨200克,酸梅3個,大蒜5克,鹽,味精,白糖,紹興酒,濕澱粉,胡椒粉,香油。制作方法將排骨剁成小塊,洗凈,瀝幹水分,放入碗中,加入精鹽、味精、白糖、酸梅(用手搗碎)、大蒜、花椒粉,拌勻,再加入幹澱粉拌勻,最後攤在盤子上,入蒸鍋蒸8分鐘至熟,加入蔥段略煮。操作要領排骨壹定要平放在盤子上,不要堆積。特別建議胃酸分泌過多的人不要吃。自制消暑三豆湯“三豆湯”以綠豆、紅豆、黑豆為原料,藥食兩用。制作方法如下:將上述三味藥(各10g)放入鍋中,加入清水600 ml,用文火煮至200 ml,放涼後食用。“三豆”有很多保健功能。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暑的功效;紅豆性味甘酸,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脘腹脹滿、腳氣水腫、小便不利等。對夏季常發的瘡、腫、癤有很強的解毒消腫作用;黑豆味甘寒,微苦,有解毒、散熱、除煩的作用。可治感冒、夏季頭痛、鼻塞等。也是消暑的佳品。三味合用效果更好。清熱解毒——豆芽和昆布絲的治療作用豆芽可以清熱解毒,綠豆芽可以解暑。海帶滋補化痰保健食品。日常食用可補血養陰、清熱化痰、利水消腫,對甲狀腺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慢性支氣管炎、咳喘、肝脾腫大、水腫、冠心病、肥胖癥有壹定的治療作用。原料為綠豆芽150g,海苔絲150g,肉絲50g,蔥,鹽,料酒,味精,色拉油。制作方法:掐掉兩根綠豆芽,用清水浸泡,海帶細絲切段,清水沖洗幹凈,洋蔥切段。炒鍋燒熱100g油,肉絲炒至變灰,料酒,海帶炒1分鐘,然後放入瀝幹的綠豆芽,加鹽炒至豆齒碎,放入味精和蔥絲,出鍋裝盤。操作要點是熱油快煮,保持豆芽脆嫩。特別提示海帶中含有砷,食用前應浸泡較長時間。清火美容——薏仁百合粥薏仁是壹種健康食品,現在市面上也很常見。中醫認為,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腎、肺經,有利尿、健脾、止瀉、清熱除痹的作用。《本草綱目》記載,薏苡仁“補脾胃,補肺清熱,祛風除濕”,而《本草經》記載,薏苡仁“主肌拘攣,不能屈伸,風濕痹痛”。家裏的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肝腎普遍衰弱,風濕病的發作往往比較嚴重,尤其是冬天。所謂“冬病夏治”,所以現在正是時候。此外,薏苡仁還有清火美容的功效。參考食譜:材料:薏仁、百合、紅棗制作:薏仁、百合洗凈,用溫水浸泡20分鐘,紅棗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再轉小火煮至薏仁開花,湯濃。要點:可以熱食,也可以冷食。如果放在冰箱裏,加蜂蜜食用,消暑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