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壹個平衡的有機整體,虛弱的根源是陰陽失調。體寒的本質是體內陰陽過剩,導致陰陽失衡。具體表現:內臟下垂,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減弱,使機體對熱量的吸收減少,體寒。不經常喝水也不覺得渴。我經常感到虛弱和容易疲勞。面色蒼白,口唇蒼白,怕冷,手腳冰涼,喜歡喝熱飲,吃熱食,經常拉肚子,經常小便,面色蒼白,月子經常晚,血塊多,舌紅。
寒性體質的改善方法
壹、寒性體質的人冬天容易手腳冰涼,冬天睡久了也不會熱。還容易凍傷,多是因為微循環不好。所以腿腳的保護尤為重要!註意每天晚上睡前用熱水泡腳,泡壹會兒,加點鹽泡;平時出門不要讓腿涼了。經常鍛煉妳的腰、腿和腳。運動可以讓妳的血液循環更好。對於日常生活,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冬天吃羊肉牛肉火鍋比較好,開著暖氣吃冰淇淋喝冷飲就不好了。早晨是壹天的開始,人體的生理機能剛剛開始旺盛。不要吃冷食來平復。晚上少喝啤酒,因為啤酒是涼的。喝在肚子裏,中樞神經系統會把冰冷的信息傳遞到脊椎,容易腰酸背痛。
第二,可以適量吃辣,散寒,刺激內分泌,尤其是性腺;酸性食物可以收斂,生津益陰,防止濕氣在體內聚集。還可以多吃壹些芳香的食物,如桂花、香菜、香椿等。,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自己選。
三、中醫有所謂的“四氣”,指的是食物進入人體後,會有“寒、熱、溫、寒”的功能。如果不溫不熱,則屬於“平”,每種水果都有自己的屬性,壹般分為“溫”、“寒”、“甜”三類。各種體質的人都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水果。下面簡單介紹壹下:
1,溫熱水果
所謂溫性水果,是指熱量密度高、含糖量高的水果。食用後,肝臟內葡萄糖磷酸化反應加快,肝糖合成增加,胰島素與呋塞米的比例增加,脂肪酸合成提高,甘油三酯合成也提高。當肝臟充滿脂肪和糖分要送出時,就容易上火,身體能量增加,就“熱”了。溫性水果有:棗、板栗、桃、杏、桂圓、荔枝、櫻桃、石榴、菠蘿等。熱體質的人要適量吃這種水果。
2.涼性水果
虛寒體質的人慎用此類水果。寒性水果有:橘子、橙子、菱角、香蕉、雪梨、柿子、百合、西瓜等。
3.甘平水果
甘平水果有:葡萄、木瓜、橄欖、李子、洋李、枇杷、山楂、蘋果等。這種水果適合各種體質的人。
第四,改善手腳冰涼。想要擺脫手腳冰涼,就要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盡早開始運動、食療、藥膳、溫泉、按摩,讓妳擁有溫暖的四肢和紅潤的面色。
1促進血液循環的瑜伽姿勢
推薦姿勢1:直角站立。
1.雙腿並攏站立。
2.吸氣,舉起手臂,舉過頭頂,敲大拇指。
3.呼氣,上身向前與地面平行。
4.吸氣控制姿勢,呼氣自然放松上半身。
推薦姿勢二:倒三角。
1.站姿,雙腳分開,左腳向外打開,另壹只腳稍微收起來。
2.吸氣,雙臂平放,右膝彎曲。
3.呼氣,身體向右彎曲,雙臂垂直於地面。
4.吸氣,將左臂伸過頭頂。
5.呼氣,扭轉整個脊柱,雙臂交替,使左手托住右腳踝,右肘屈於體後,頭頸部向右扭轉,擡頭。
推薦姿勢三:坐鷹爪
1.瑜伽坐姿,雙臂與地面平行,手指張開掌心向前。
2.吸氣,手指彎曲成爪形,收回到胸前。
3.呼氣,將手臂推向身體兩側,張開手指。
推薦姿勢四:單腿V型
1.坐姿,膝蓋彎曲,雙手托住腳踝,雙腳微微離地。
2.吸氣,壹條腿擡起伸直,另壹條腿向腹部傾斜,脊柱自然伸展。
3.呼氣,屈膝,落回原狀。
4.吸氣和練習交替進行。
推薦姿勢五:風車式
1.兩腿分開站立,食指交叉放在肚臍前。
2.吸氣,舉起手臂,舉過頭頂。
3.呼氣,上身從壹側開始,向右下滑。
4.吸氣,身體從下方牽起上半身,順時針旋轉。5次左右後,反方向做5次。
2勤運動。勤奮切割
我建議妳早上早點起床鍛煉身體。步行是最好的選擇。以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向前邁壹大步,順便雙手甩地走3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妳的全身都會暖和,因為壹大早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就會加快,所以妳壹整天都會精力充沛,不容易感冒。
也可以嘗試簡單的爬樓梯,原地跳躍,運動20分鐘到出壹點汗的程度,這些都有助於加強體溫調節能力。工作40分鐘後,工作時最好能站起來,走走,踩踩,時不時活動壹下手指和腳趾,這樣有助於血液循環。
3多服用維生素e補充劑。
維生素E可以擴張末梢血管,對末梢血液循環通暢很有幫助。但是維生素E的作用比較慢,需要3個月才能見效,每天服用210-250IU就夠了。
多吃含煙酸的食物。
煙酸對穩定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很有幫助,還能改善神經緊張、緊張性腹瀉和皮炎。還能擴張末梢血管,改善手腳冰涼。如果大量服用,會使妳的臉變得又紅又熱。
tips 1-煙酸在哪裏
煙酸在動物肝臟、雞蛋、牛奶、奶酪、糙米、全麥制品、芝麻、蘑菇、花生、綠豆和咖啡中含量豐富。
小貼士2——維生素B有助於合成煙酸。
維生素B1、B2和B6可以幫助煙酸的合成。為了促進外周血管擴張,每天可以補充30-60毫克的維生素B。
多吃堅果和胡蘿蔔。
可以通過日常食補來溫暖身體,比如核桃、芝麻、松子等堅果。蔬菜如韭菜、胡蘿蔔、羽衣甘藍、菠菜等。;水果,如杏、桃、木瓜是最好的選擇。其他如牛羊肉、海鮮、四神、糯米、糙米、大豆、豆腐、芝麻、紅糖等都是溫性食物,手腳冰涼的人要多吃。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壹年四季都要避免吃冷食、冰品或喝冷飲。
培養吃辣的習慣
辣椒、胡椒、芥末、大蒜、小蔥、咖喱等辛辣香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用平時的飲食時,吃炒面、炒米粉時加點辣椒醬。喝湯的時候多加點辣椒;吃餃子的時候,配壹碗酸辣湯,無形中就吃了很多調料。
7經常吃溫熱的食物。
如人參茶、姜母鴨、桂圓茶、黑芝麻、湯圓等。,冬天吃不僅讓身體暖和,還能達到逐漸滋養身體的效果,手腳也能不再冰涼。
中醫中有很多藥物可以改善和預防手腳冰涼,如人參、黨參、當歸、丹參、北海角、鹿茸、兔絲、巴戟天、桂枝、肉蓯蓉、仙茅、桂枝、麻黃、幹姜、胡椒、肉豆蔻、草豆蔻等。
防手腳冰涼食補3崗:
*人參枸杞湯
人參、枸杞各5元,加水1500cc,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15-20分鐘,即可飲用。
*人參核桃飲料
人參7-8片,核桃15-20片,加水,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煮沸10-20分鐘。可以只在睡前喝湯,但最好是把煮過的殘渣壹起服下。
*紅棗桂圓飲料
紅棗、桂圓可以用水煮喝,特別適合貧血、容易頭暈的人。
不要太餓。
不要偏食,過度減肥。讓妳的身體儲存壹些適量的脂肪,可以幫助維持體溫。如果提前知道今天工作忙不能按時吃飯,可以準備壹些餅幹、面包,或者人參茶,及時補充熱量。
9服用中藥
中醫也有治療手腳冰涼的固定方劑,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君子湯、四物湯、理中湯、桂枝湯、葛根湯、麻黃湯、當歸四逆湯、腎氣丸、貴由丸等。這些中藥通常更適合虛寒體質的人。如果不確定,也可以找中醫開個方子。
10註意保暖
不要因為愛美或者怕穿多了被嘲笑而少穿保暖的衣服。各種保暖措施,如大衣、毛線帽、手套、圍巾、口罩、衛生衣、襪子等,在寒冷天氣要穿戴齊全。在妳脫下妳的外套之前,妳必須確定天氣變熱了。不要因為精神煩躁、緊張、潮熱,或者活動後發燒而馬上脫掉保暖的衣服。也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因為太緊的衣服會阻礙血液循環。晚上睡覺前,記得穿上保暖的羊毛襪,幫助雙腳禦寒。需要註意的是,如果雙腳失去溫度,就不容易入睡。
11精油浴
有空的時候可以多泡澡,加入生姜或洋甘菊、羅勒、肉桂、迷叠香等精油、胡椒浴劑等。熱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溫暖妳的身體。
洗澡時可以用冷水和熱水交替淋浴手腳,通過血管由冷到熱的伸縮,達到疏通血液的目的。睡前用熱水浸泡手腳,也能促進末梢血液循環,幫助入睡。泡完腳別忘了馬上用毛巾擦幹,趕緊穿上保暖的襪子。
超級手足浸泡劑:
如果妳的手腳真的很冷,僅僅是熱水是滿足不了妳的。建議妳找壹個桶裝熱水+米酒+生姜,熱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 1。看電視或者休息的時候泡壹泡很有效果。
12穴位按摩
中醫建議,日常按摩可以緩解手腳冰涼、全身發冷的癥狀。
*是否有全身發冷。
妳可以按摩...拇指內側合谷穴,手腕內側3-5厘米內關穴,膝蓋下6-8厘米足三裏穴。
壹般來說,貧血和胃腸疾病、營養不良或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或肢體末梢血液循環障礙都會導致手腳冰涼。
在醫學上,頻繁而長期的手腳發涼可稱為“畏寒”。
如果不是很嚴重的畏寒(壹般不是很嚴重,不是難以忍受的刺骨寒冷),是可以預防和自我調節的。
第壹,加強體育鍛煉
特別是久坐或長時間站立的人,壹定要註意間歇運動,多做手腳和腰部的活動,加強血液循環。
第二,註意飲食
多吃溫熱的食物,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常見的溫熱食物有:牛、羊、狗、雞、蒜、辣椒、姜、蔥、山藥、桂圓等。
第三,三個食譜
1.姜絲炒羊肉
將羊肉切片。姜切絲。
鍋裏加少許油,大火。油冒煙時,放入花椒、八角,炒至香,放入姜絲,翻炒,放入羊肉片,加鹽、味精,倒香油出鍋。
2.紅棗枸杞羊肉湯
將羊肉切成八大塊,用開水鍋泡出血水備用。大棗、枸杞洗凈備用。
鍋中加水,放入羊肉、蔥、姜、大料同煮。煮到半熟時,加入大棗、枸杞、鹽,再煮煮。如果不喜歡羊肉的味道,可以加壹兩片橘子皮加大棗來減輕膻味。
3.三香料辣椒
紅辣椒(根據食物辛辣程度選擇辣椒品種),放在火上曬幹至接近焦香;花生,炸至酥脆(芝麻也可以);將蔥白放在火上烤至外層燒焦,剝去外層。
將上述三種原料在研缽中搗碎,然後混合在壹起,加入鹽和味精。
對於喜歡吃辣和粗糧的朋友來說,這道菜是最美味的——三香椒參與煎餅和結巴,最過癮。吃“金塔”(窩頭)的時候,在窩頭的洞裏放三香椒也是壹種享受!
以上幾道菜對畏寒的朋友壹定有用,不妨壹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