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印尼海底撈出7萬件中國文物,中國想拿回來。結果如何?

印尼海底撈出7萬件中國文物,中國想拿回來。結果如何?

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壹。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比如今天人們能看到的大量古建築和文物就是中國重要的文化成果。雖然中國發現和出土的文物很多,但這只是冰山壹角。事實上,許多文物在戰爭中流失到了國外。許多外國收藏家或博物館可以看到中國的文物。

印度尼西亞海底發現寶藏

除了因為戰爭而流失到國外的中國寶藏,還有壹種方法可以讓中國以前沒有發現的大量寶藏流失到國外。這條路和壹個組織有關,是壹個尋寶公司。國外成立了很多尋寶公司,公司裏有很多探險者。他們的任務和目的就是每天在世界各地搜尋寶藏,然後通過交易賺錢。

印度尼西亞周圍有壹個美麗的島嶼。俗話說,島上的人每天靠下海打魚為生。就在上世紀90年代,島上的壹些漁民照常出海捕魚,有壹位漁民出海後“帶著全負荷回來了”,壹度引起轟動。這件事之所以引起轟動,並不是因為他“帶著全負荷回來”的不是魚,而是大量的金銀首飾。剛被報道的時候,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尤其是在全世界的考古界。出於好奇,壹些探險者組織隊伍趕到島上詢問和搜尋。

寶藏多達7萬件,是中國唐代的文物。

在這些探險者中,有壹位名叫沃達發的德國探險者,他也是事件被報道後第壹個進行探索的人。這個人的探索能力不得不說是壹流的。他來到印尼的這個島後,自己壹個人把島周圍海域的寶藏都找遍了。原來大量寶藏來自海底的壹艘古代沈船,所以很容易被沃達發搜到。發現這艘船後,沃達發還特意去找了壹下。

這麽多寶藏,很多工作都不會輕松。據說當時的打撈工作持續了整整壹年。完工後,打撈人員對這些寶藏進行了整理和清點。經過統計,這些寶藏的數量讓人們大吃壹驚,甚至讓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坐不住了,因為這些寶藏的數量達到了7萬件。打撈之前,人們只知道文物數量巨大,沒想到這麽巨大,所以這壹件。

考古專家對這些珍寶進行研究和分析後發現,這些文物都來自中國,價值巨大。時間大概是9世紀上半葉,那個時期是中國的唐朝。眾所周知,唐朝的文化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巔峰,很多文物也是在這個時代產生的。因為唐朝與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文化交流,壹艘裝載大量財寶的船在海上出事是很正常的。根據鑒定,這艘船很正常。

中國想買回來,對方要價3.5億。

中國聞訊,也有很多博物館派專家來交涉,希望拿回這些原本屬於中國的文物,但是他們沒有買,也給出了自己的態度,就是想拿回來,但是要用錢買。這壹要求也得到我國的理解。畢竟外國人是把利益放在第壹位的,沒有利益他們是不會做任何事情的,所以國內很多博物館都表示願意出錢。比如北京博物館,湖南博物館等。,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對方借此機會連獅子都開口了。他們說要以3.5億元的價格全部買下。

中國不理解這麽巨大的代價,但對方說錢不是全是他們的,壹部分會和印尼政府分攤。畢竟這些文物是在印尼海域挖掘出來的,所以肯定是這個價格。低於這個價格就賣不出去,中國也很尷尬。最終雙方談判失敗,中國未能成功回購這些文物,對方開始公開拍賣。最終,這些文物在2005年被新加坡的壹個富豪以2.4億元的價格買走,而中國卻錯過了。很多歷史學家說,這也是壹件很幸運的事情,因為新加坡大部分都是華人,也算是壹個華人文化圈。

這些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價值。它們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而且對中國歷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在後來的研究中發現,這艘船雖然是壹艘阿拉伯帆船,但卻滿載著中國唐代的精美瓷器和壹些手工藝品,只是因為在返航途中遇到了巨大的黑色礁石,導致帆船觸礁沈沒。到現在已經壹千多年了。因此,這些文物對研究中國唐代文化,特別是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有很大的幫助。可惜這些文物沒能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對方獅子大開口,索要3.5億的天價,很遺憾,也很難受。畢竟這些文物本來就是屬於中國的。

標簽

正如天體通過運動保持活力壹樣,君子應該不斷追求自我完善。——文天祥

很多網友也表示,這件事應該算是壹個教訓,因為當時中國國力還不是很強,那些小國自然不怕中國。試想壹下,如果當時的中國有今天的強大實力和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恐怕他們會主動把這些文物物歸原主,所以我們國家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盡可能的發展,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會被別人鄙視。而中國壹直在這條路上掙紮,從不放棄。我相信在未來的某壹天,中國壹定會站在世界之巔。不知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看法,記得關註和贊,謝謝!

參考

世界名人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