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閩南有哪些飲食習俗和禁忌?

閩南有哪些飲食習俗和禁忌?

飲食習俗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們物質生活的第壹需要。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和鮮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閩南人早上做的第壹件事就是泡茶。廈門人把茶稱為“茶米”,並把它比作大米。他們把喝茶叫做吃茶,和吃飯處於同壹位置,以此來說明茶和飯在人們的生活中同樣重要。就像王安石說的“茶為民所用,等於米為鹽,不可能壹日無壹物”。閩南的飲茶習俗主要是喝功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比喝茶更費時費力。喝茶壹般要“茶配”,尤其是喝高濃度的功夫茶,可以防止“茶醉”,而豪飲是閩南最重要的壹種酒俗。俗話說“無酒不成席”,人們喝酒慶祝節日,如春節酒、端午節雄黃酒和中秋節酒。

閩南人壹日三餐,以米飯為主,早晚稀飯,中午吃午飯。閩南話裏,粥叫米。它是薄的,厚的,薄的。稠粥叫“烤頭肉末”,意思是“幹水”,稀粥叫“安米仔”。至於過年的飲食習俗,根據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飲食習俗。比如春節和年夜飯,除了圍著竈臺吃各種雞鴨魚肉菜,習慣上還要吃壹頓火鍋。老銅火鍋,中間燒炭火,象征全家人圍著竈臺團圓。

民間禁忌

禁忌是壹種傳統習俗,是壹種約束社會行為和信仰活動的觀念和實踐。閩南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形成了壹些關於衣食住行、交際、語言等方面的禁忌,比如吃飯時用筷子敲碗,因為在舊社會只有乞丐才會敲空碗乞討。筷子不宜插入飯碗,這與民俗中“拜腳尾飯”的喪葬習俗有關。不要用掃帚打人,不然會不吉利,因為人們把掃帚當成有靈性的東西。避免在庭院中種植香蕉樹和榕樹。據說香蕉是無籽的,所以不利於生育。榕樹被視為聖樹(因為它最老),種在家庭院子裏是不尊重和不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