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是壹種小白蛤,大小形狀都像南瓜籽。它是壹種生長在沿海灘塗的小型水產品,因其外形酷似南瓜子而得名。海瓜子是慈溪市著名的海水特產,多產於潮汐頻繁的泥灘。海瓜子因瓜子的形狀和大小而得名,學名梅蛤,又名“虹彩亮櫻蛤”、“平蛤”。海瓜子5438年6月+10月繁殖。在廣東、廣西,海瓜子叫蛤、蛤;威海人叫它錐,威海銀耳雜等。名字太多了!瓜子被抓的時候含有大量泥沙,必須用淡鹽水浸泡半天,然後洗凈備用。
海瓜子的經典食譜
壹、炒海瓜子
材料:海瓜子300克,青椒,味精,油,蔥花。花椒油和芝麻油合適。
制造工藝
1.將海瓜子洗凈;2.鍋裏放油,燒熱後放入蔥花和海瓜子。當海瓜子八成熟時,加入青椒翻炒。待口熟,加入味精、花椒油、香油。
蔥油海瓜子
肉質鮮嫩,味道鮮美。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17.8克脂肪3.8克糖1.6克鈣354毫克膽固醇140毫克熱量112千卡。
原料:大井海瓜子400 g。
調料(香精):食用油、紅辣椒絲、鮮醬油、紹興酒、味精、姜絲、姜末、蒜末、蔥絲、胡椒粉。
制作:
1.用清水將炒鍋燒開,放入海瓜子,焯水,炒鍋放底油,將姜末、蒜末略炒,倒入海瓜子翻面,即加入紹酒、鮮醬油、味精、胡椒粉,翻面後迅速出鍋,放入盆中。
2.將蔥絲、姜絲、紅辣椒絲放在瓜子上,倒入八成熱油。
第二,鹹泥滑
大量的海瓜子產於遼寧營口,被營口壹帶的人稱為“泥滑”,表示海瓜子生活在泥灘的習性。
以前營口人壹般生吃海瓜子,也就是鹹泥。
原料:海瓜子適量。
調料:鹽(大量)、花椒、大料、適量蒜、蔥、姜、紅辣椒。蒜瓣搗碎,蔥切段,姜切片備用。
制作:首先,制作鹵水。先在鍋裏加入適量的水,水量要以最後的鹵水過不了瓜子為準。放鹽、花椒、大料、姜、紅椒等。放入鍋中,加大大火燒開,待鍋燒開,鹽全部融化後,將鍋取下,晾涼備用。
然後找壹個容器,比如盆或者罐子。將洗凈的海瓜子放入容器中,然後將冷卻後的鹵水倒入容器中,鹵水量要少於海瓜子。然後依次放入蒜和蔥段,蓋上容器,腌制24小時左右,鹹泥就鹹了。泡好的泥巴稍微縫壹下,用手指甲就能掀開蓋子為宜。如果腌制時間過長,泥已經開了口,說明時間太長了,已經碎了,不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