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是壹個很懶惰的孩子,他做任何事都慢吞吞的,自己的書房像個垃圾堆似的也不想整理壹下,所以大家都稱他為“懶蟲”。
壹天早上,小明又睡過頭了,他媽媽跑去書房準備叫醒他時,看見了“世界第九大奇跡”:房間竟然比垃圾場還臟還亂呢。書房裏的文具和書滿屋子都是,水杯還沒有蓋上,椅子也倒了,書包壓在壹本書下……而小明意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呼呼大睡。媽媽生氣了,立即扯醒小明,狠狠地訓了他壹頓。結果可想而知,小明還是遲到了。
老師問清了遲到的原因後,語重心長地說:“小明,剛才妳媽媽打電話來,說妳在家裏很懶,妳的書房亂了也不收拾壹下。有壹個好的習慣和環境妳才能安心讀書呀!看看妳的房間那麽亂那麽臟,妳總是那麽懶惰,怎麽能學好呢?”小明聽了老師的話,臉上熱辣辣的,決定痛改前非。
於是,小明回到家後立即去整理房間。他把書包掛好,把椅子扶正,把籃球放在桌子下,把水杯蓋蓋好,把文具放好……小明還制定了壹份《作息時間表》,每天都按照表上的內容去做。現在,小明已改掉了以前所有的壞習慣,變成壹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了。每天清晨,小明都出去鍛煉身體,很快原本瘦弱的他就變強壯了。老師聽到了這些消息後,都開心地笑了起來。從此,大家不叫他“懶蟲”了。他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萬人迷”。
大家都說:“小明的房間變了,它的小主人也變了。”
《唐某某變了》
“老師,唐某某又打架了!” “老師,唐某某又沒完成作業!”“這已經是今周第四次不完成作業了!”……
在壹天之中,我接到了四次這樣的報告,都是有關我剛接手的班中的問題學生唐某某的。
唐某某:男,頭腦聰明,在班中常有奇思妙想,只要是腦筋急轉彎或是其他同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壹準會給妳壹個正確的解答。但學習成績老是徘徊在中下遊。他還從小喜歡打架鬥毆,原來他所在的班中學生三天兩頭被他打哭,找老師告他的狀的更是不計其數。原來的老師也經常批評教育他,但收效甚差。常常是這邊剛表示不再犯,回去沒二分鐘又犯了。
我通過多方面的調查,了解到,這個孩子受家庭的影響比較大,他的父親脾氣暴躁,常常壹不順心就拿妻子和孩子出氣,家庭關系很不合睦。孩子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因而對所有的人特別冷漠,認為拳頭就是老大哥。他父親對他的學習壹點也不管,他媽媽想管可也管不了。所以學習成績不好。
了解到以上情況後我就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對之施行教育。
俗話說事情要從源頭抓起,我多次和他的家長談心,利用我所學到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將父母對孩子壹生的影響,講歷史上父母對孩子影響的實例,講周處,講嶽飛,講蘇軾,……講父母應尊重孩子,應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幸福,還要多方面克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不粗暴的對待孩子。
經過我多次同他父母談心,我希望他能夠認識到他父母對他還是挺關心的,同時我也對他進行了特殊教育。引導他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觀察父母幾點叫他起床,起床後誰做飯,誰給他收拾書包,誰送他上學,放學後誰來接他。剛給他布置完這壹任務,放學的鈴聲響了,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唐某某看見同學們壹個個被家長接走自己失望地坐在教室裏,看來他想自己的父母不會來接他。就在他焦急地等待中,風雨中出現了壹個渾身是泥水的人,走進壹看原來是他的父親。我不失時機地加上壹句“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從這壹次以後,唐某某的行為有所改變,對人不再是那樣的仇視。同時我又發動全班的同學盡最大可能的去幫助他,壹次他得了腸胃炎,嘔吐了壹地,是我們班的同學不怕臟,幫助他收拾好汙物,又有幾個同學飛快的報告我,我和同學們把他送到醫務室,他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從此後他和同學們的關系融洽了。
在受這個學生的學習,以前,他學習老是沒有耐心,作業老是完不成。我和班委幾個同學商量壹下,決定讓他擔任他缺作業最多的壹科的課代表。同時給他指定壹個實力差不多的對手,讓他在競爭中獲得學習的動力。
經過我們壹個學期的努力,唐某某確實變了!變得愛幫助別人了,變得愛學習了!學習期末,還被評為三好學生,贏得同學們壹片片掌聲和家長的贊揚。
我想:班主任工作的成績就來源於對學生的持之以恒的愛。
《我變了》
我在變,如魔術般神奇,幾年前那個我好象已經從人間蒸發。現在我已經是壹名堂堂中學生了。
記得剛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十分淘氣,壹放暑假,爸爸就把我送到奶奶家住。我整天纏著奶奶和我玩,可滿頭銀發的奶奶哪會玩呀!不久後,爺爺開始教我下棋。起初,我的棋藝太差,總是耍賴,要麽悔棋,要麽把爺爺的老將拿走。有時,眼看就要輸時,就把棋盤上的棋子壹把推亂,然後就壹邊大笑壹邊喊“我贏了,哈哈!”回憶起這段淘氣的時光,真是有趣。
小學中,下棋和畫畫就是我最大的愛好了。那時候,我學棋不認真,總覺得下棋只是下著玩兒。漸漸地,這種意識改變了。很快,我的棋藝大增,開始參加比賽,小學中,我先後獲得過四次濟南市的第壹名呢!而且省賽也得了第六和第八的好成績。
步入中學的大門,顯然與小學不同了,學習緊張起來,我也不象以前那樣淘氣了,而變得沈穩多了。中秋佳節,我依然依偎在奶奶身旁賞月,她的白發在月光下泛出點點銀光,我不再吵著讓奶奶陪我下棋玩了,而是靜靜地看著可望不可即的圓月,沈思著……
初中非小學,沒有了那麽多玩樂嬉戲的時間,但我仍然追求著我的愛好,不同的是,不再把下棋當作“玩玩”了,而開始鉆研它其中的奧妙。這下棋的時間是擠出來的,主要任務當然還是學習,那個淘氣的我是屬於小學的,讓它隨著小學的生活消失吧,結束吧!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壹分壹秒,默默地走過。時間過得真快,我也在不經意之間變化著。
讓我從小學的記憶中走出,讓嶄新的我度過這豐富多彩,渴望已久的初中生活吧!
《我變了》
爸爸說我變了,媽媽也說我變了,的確,我真的變了。
踏入初中校門的那壹天起,我就變了,不再是小學的那個貪玩,調皮,做事不怎麽經大腦思考的乳臭未幹的小子。如今的我,變得更加成熟、實在、有責任心。當然啦!” 十八變” 不僅僅是女孩子的專利,男孩也可” 十八變” 啊!無論如何,今日的我勝昨日的我是硬道理。下面,就看我怎樣變吧。
開學不久,班裏的體育委就拿來了校運會的報名表,是參加體育項目的。熱愛陽光熱愛運動的我就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啦!我執起筆,毅然在個人200米田徑賽與4*400米接力賽的欄目上打了鉤。參加校運會,當然不是說說就算, 紙上談兵就行了的,如果不作些準備,在比賽場上不跑最後壹名恐怕很難呢!因此,我給自已訂下了壹個訓練計劃;每天下午放學後訓練跑步,直到把力氣揮發得所剩無幾為止!孤軍作戰,未免有點孤獨感,因此,我拉上了我們的體育委員與幾個同學壹起練。第壹天,我們來到田徑場,先來了個眾人比試,然後針對個人情況分開訓練。跑啊跑,把力量發揮幹凈!我們訓練到六點多才回家。回到家,媽媽就湊上來問:”怎麽這樣夜,功課又多,不知今夜幾點才做完呢!””我訓練跑步,為校運會作準備!報了名,當然就不能愧對這個名額啦!””妳變了!變得更加有責任心!今非昔比啊,上了初中就變了,我的兒子。”
這就是在不斷變化的我,敢作敢為,更有責任感。我喜歡在變化的我。
《我變了》
人,總在變化,不是嗎?就拿我來說吧!小時候,我是個幼稚的小孩,對世界充滿著好奇,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發生了變化。不管是在待人接物到處事態度或是從言行舉止到心理狀態都已悄悄發生了變化。
比如說,小時候我是個害羞並且膽小的孩子,每當有人到我家來,我總是躲在房裏,為此媽媽沒少罵過我,從此,我也變成了壹個不懂禮貌的小孩兒。在學校,我經常壹個人呆呆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幻想著世界:“外面的世界真大啊。”我常常會不由自主的想。在上課的時候,我也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記得有壹次,我舉起手,開始了我的第壹次,但是站起身後,不停的發抖,臉上變得通紅,連耳根也紅了,支吾了好半天才陸陸續續的說出來,最後不好意思的坐下了。每當看到同學們活潑的個性在學校洋溢,壹股羨慕之情油然而生。
自從踏進中學的門檻,我漸漸變得成熟了,知道了自己已不是個小孩子,不是那個整天膽小怕事的小孩,我變了,覺得外面的世界真大,空氣特別新鮮,樹綠了,花開了,春風拂面,壹切都是那麽美好。“長大的感覺真好”我大聲對著外面的世界說。過去的種種都歷歷在目,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好傻啊!現在每當碰上熟人,我總會和他打聲招呼,問個好。在學校,我也總是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這壹切的壹切都說明了“我在變”,由壹個幼稚的小孩變成了壹個自信的青少年。
《老師變了》
我,生活在燦爛陽光下的女孩,壹位有溫室花瓶美稱的孩子,和天使般的寵兒。
1年前,我還快樂、有活力,有點傲慢,但和其它孩子沒什麽兩樣,喜歡在操場上奔跑。可現在,我卻喜歡壹個人靜靜的看著螞蟻活動情況,課間只是不斷的做著習題。同學們給我取了個外號“怪”人。
但我確實進步了,我語文成績從去年期末考的90升高到了96,英語從89也升高到了96,語文還排名第三,愛好也漸漸廣了,從體育到音樂在到網頁制作,從寫字比賽壹等獎到禮儀之星,我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汗水。
我的進步和性格的改變全都來源於我的壹位老師,她像大姐姐壹樣愛護著我,我愛哭,愛鬧,壹旦鬧起來,別說是老師家長了,有時連自己都控制不住,她徹底改變了我,也縱容了我,從同學欺負我,她安慰我,還狠狠批評了那個學生,害得我哭笑不得。到了她批評我,我發脾氣,她竟在上課時,把我叫過去“丫頭,怎麽,生我的氣了。”聽到這壹連串安慰的話,我自然是無比高興。接著,她在暑假時來我家家訪,和我打乒乓球,簡直像我的壹個玩伴,前幾個月她還送了我壹疊厚厚的書。
可最近她變了,變得每天愁眉不展,見誰都想出氣,有壹個同學因為經常講話,被她叫她媽媽將他送回去,她又體罰學生,有時我們沒做錯什麽,也要挨壹頓訓,我就盡量不讓她生氣,上課做的好好的,舉手發言,不講話,誰叫我是壹名班幹部呢。我真希望她,早日變回以前的樣子。
《小明變了》
小明父親在他很小時候就很少在他的身邊,父子的交流只是通過電話偶爾交談幾句。母親是中學教師,上班路途遙遠,再加工作繁忙。因此很少有時間和兒子交談、玩耍。平時都是由鐘點工接送他、陪伴他。老人特別寵愛他,遷就他,他有什麽要求就滿足他,壹切都包辦代替,連話也代他講。如:他不會吃魚,看到菜譜上今天吃魚就壹定要鐘點工來跟我們說:“他不吃魚”,而不是自己主動和老師說。可以說該幼兒性格內向,怕羞而且不合群。難以想象壹個連話都不敢和老師說的孩子,還有什麽自信可言。
沒有自信又怎麽能適應以後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增強該幼兒自信心,使他能主動與老師和小朋友交往。
1、尋找其身上的閃光點,肯定成績,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增強其自信心。
在平時的日常遊戲活動中,他不善交往,性格內向,因此很難發現他優點。可是壹次在區域活動中,我發現他的領悟力極強,反應很快。只要我壹說遊戲規則,他馬上會玩了。而其他小朋友則非得再次解釋才會玩。於是我馬上表揚了他,並請他當負責人,介紹新遊戲的規則、玩法。從不開口主動講話的他,由於受到了肯定和鼓勵,看到自己的長處,有了壹點自信心。他能開口介紹遊戲玩法了,盡管不是他主動要說,但不管怎樣能開口說話了。
以後每到遊戲時,我總是有意培養他主動和小朋友交往,在玩中發展其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2、加強家園聯系、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穩步提高其自信心。
小明的思維活躍、能做許多數學題,這和他當數學老師的媽媽有壹定關系(遺傳較好)。但同時,又受媽媽的影響太多,導致膽怯和退縮。從和他母親的交流中發現,他的媽媽對他有很高的期望,總是說:“我們兩個人教挺會說的,可是這孩子怎麽這麽沖不出,不敢出頭露面。”“望子成龍”之心人皆有人,但是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要切合實際,使他們“跳壹跳就能摘到樹上的蘋果”,而不是看到高高掛在樹上的蘋果可望而不可及。我和他媽媽交流了看法並取得了壹致。決定從小事做起,正確評價孩子,不講或少講他不愛交往的短處,多講壹些他的長處,如思維敏捷、愛動腦筋等。要相信孩子能做壹些事情。千萬不能包辦代替。平時有什麽事壹定要求他主動和老師說,不能叫外公或媽媽幫著說;遊戲中請他做負責人,要求他主動去和小朋友交往等等。
小明進步很步,對自己有了壹定的自信心,變得主動和活潑了。在做角色遊戲中他由壹個旁觀者轉而變為小舞臺的“經理”。有什麽事也常悄悄走來主動向老師說。我認為下壹步是要鞏固他取得的這些進步使他有更大的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