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油炸豆腐的詳細信息

油炸豆腐的詳細信息

炸豆腐是中國著名的傳統菜肴,味道鮮美,非常受歡迎。主要原料有豆腐、豬蹄、醬油、大蒜、辣椒、短豆芽、茴香等。

基本介紹中文名:炸豆腐昵稱:家常豆腐主要原料:豆腐是否含防腐劑:無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料理特點、影響因素、環境影響、鑒別方法、顏色、重量、內囊、彈性、反應、相關食譜、肉餡炸豆腐、素蒸炸豆腐、炸豆腐蒸魚、炸豆腐冬粉、營養價值、菜品特點炸豆腐,即炸豆腐塊。簡單又好吃。炸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經過研磨、壓榨、油炸等工藝制成。油煎豆腐塊大小約8立方厘米,色澤金黃,表皮光滑,內軟如網,富有彈性。壹旦揉成團,就會釋放復原,存放壹個月也不會發黴。可以作為蒸、炒、燉的主菜,也可以作為多種肉類的配料,就是肉。切塊作為煮湯燉肉的配料,湯味清香,久燉不爛;切絲用肉絲、豆芽和粉絲拌炒或涼拌,其味道更鮮。炸豆腐壹般是指炸豆腐泡和炸臭豆腐。壹般工藝流程如下:研磨(水與豆的比例為4:1)→煮沸→冷卻75-85℃→加入固形物→加入鹵水+發泡劑(豆酥)→靜止凝固→刮榨→豆腐→油炸(鹵水泡臭豆腐)→營銷的影響因素。油炸豆腐是中國和日本的壹種重要豆制品。質量好的油炸豆腐應膨脹率高,表面有光澤,內部結構海綿狀,氣孔小而均勻,有壹定的彈性。為了得到更高的膨脹率,中國和日本的豆制品廠大多在煮好的豆漿中加入適量的冷水或生豆漿,然後將煮好的豆漿翻炒制成豆腐。制成的胚先在120℃左右的油中充分膨脹,然後逐級升溫或轉移到180℃左右的油中繼續油炸,使豆腐表面進壹步脫水幹燥,成為品質良好的成品。如果豆漿煮的時候不加生水,做好的豆腐在油炸的時候不會充分膨脹,如果豆漿煮的時間長,得到的豆腐在油炸的時候幾乎不會膨脹。豆漿加熱時間過長,膨脹率會降低。這是因為加熱過程中豆漿中溶解的空氣量減少,過度加熱也會引起蛋白質分子的締合。所以制作油炸豆腐時要避免過度加熱,通過加入生水或生豆漿來補充空氣。此外,在豆漿中加入低濃度還原劑可以提高溶脹率,加入S H基封閉劑或氧化劑可以降低溶脹率,大豆蛋白中壹個S H基團與壹個-5 5鍵的適當比例可以提高油炸豆腐的溶脹率,說明溶脹也與它們之間的交換反應有關,氫鍵也對溶脹率有影響。環境影響2014北京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發布《廟會、遊園會、展銷會等活動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根據措施,烤肉串和油炸臭豆腐等在廟會上最受歡迎的攤位將被取締。“現場制售攤位禁止從事油煙、油汙、惡臭等汙染環境的食品經營項目。”《辦法》明確要求,廟會、遊園會、展銷會等活動的舉辦者要合理安排食品攤位數量和規模,嚴格限制和審核從事現場生產銷售的攤位數量。禁止從事油煙、油汙、惡臭等汙染環境、違反國家政策或者動物保護政策的食品經營項目。換句話說,以前廟會上最受歡迎的大排檔,比如烤肉串、油炸魷魚、油炸臭豆腐,很可能在廟會市場上很難找到,因為燒炭冒煙,散發異味,汙水垃圾容易汙染周邊環境。鑒別方法優質的炸豆腐顏色為鮮橙色,摻有大米等雜質的炸豆腐顏色為暗黃色。重量摻雜炸豆腐比優質炸豆腐重,每斤優質炸豆腐80左右,摻雜炸豆腐只有60左右。摻有內囊的油炸豆腐內囊數量多且結塊,優質內囊數量少且分布均勻。用手輕輕壹捏炸豆腐,絕大部分無法回收的都是摻假貨。在反應中,油炸豆腐上的碘滴不會變色,而摻有大米的油炸豆腐呈藍黑色。相關食譜炒豆腐釀肉材料:五花肉、黃金豆腐、蒜、生粉、醬油、蔥花1。先把五花肉切片用大蒜剁碎,然後和生粉、鹽拌在壹起。2.將黃金豆腐切成兩半。3.把肉剁碎,用筷子夾到切了壹半的豆腐裏。4、放鍋裏炸壹下,壹根壹根放回去。5.煎三到五分鐘再反過來煎。6.炒好後放醬油,瀝幹水分。然後把水燒開,直接出鍋。素蒸炸豆腐原料:炸豆腐、糯米、油條、黃花菜。產量:1。買6塊方形的炸豆腐,大壹點的,每塊炸豆腐打壹個洞,用勺子舀空,然後放入開水中壹分鐘,再舀起來把水擠出來;2.在糯米中加入醬油、味精、鹽、糖等調料,靜置4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將糯米放入鍋中蒸成糯米;3.將壹整根油條切成碎末,拌入糯米中,然後將攪拌好的糯米分成小團,塞進炸豆腐中;4.將炸好的豆腐用幾根黃花菜紮成小包,蒸10分鐘後上桌。炸豆腐蒸魚食材:桂魚(草魚)壹條,炸豆腐(泡或長)若幹,蔥、姜、蒜隨意。做法:1,把炒好的豆腐切成小塊鋪在盤子裏(我看著太小了,就問我媽為什麽切這麽小?她說:只有切小塊,大家才能拿分,不然妳壹筷子就全吃光了。材料豐富的同學可以享受炸豆腐。2.將魚洗凈切片,鋪在炸豆腐上;3.鋪上姜絲、蔥絲等。(蔥葉切碎放最後);4、淋上醬油(或蒸魚豆油)、植物油;5.蒸鍋的水燒開後,把魚放進去蒸10分鐘左右。出鍋後撒上蔥花~點評:這道菜造型可愛,色澤淡雅,壹煮就香。吃壹口炸豆腐。有點鹹,很好吃。平時喜歡吃賣的朋友壹定很喜歡。油炸豆腐冬粉的配料:冬粉100克,油炸豆腐100克,雪裏蕻100克。輔料:湯3杯半,醬油1湯匙,糖半湯匙,精鹽適量,色拉油1湯匙,蔥花3根。方法:1。把冬粉泡好,切成2寸左右長。2.將雪裏蕻用清水浸泡約1小時(浸泡時在水中加入少許鹽,快速降低鹹味),洗凈,瀝幹水分,切碎。3.將1大勺色拉油放入器皿中,加入3杯半湯、1大勺醬油、半大勺白糖、適量精鹽(或用1大勺雞精和3杯水代替湯和鹽)調好味,大火燒開10分鐘,再加入冬粉和芥菜籽。材料:豆腐75克,茄子300克,青椒200克。調料:植物油70g,醬油15g,米酒15g,姜5g,芥末5g,白參木耳1g,1。將豆腐用紗布包好,斜放。2.茄子去蒂,斜切成1cm厚的片,用水浸泡,純凈水取出。辣椒切成兩等份,去蒂去籽,再切成四等份。3.將油燒至七成熱,將豆腐、茄子片、辣椒裹上慈姑粉,分別炸熟,取出幹凈的油。4.將炒好的豆腐、茄子片、辣椒分別放入湯盤中。5.用勺子將30毫升素湯、醬油、利口酒燒開,澆在炸好的豆腐、茄子片、辣椒上,再加入姜蓉。營養價值豆腐營養極其豐富,含有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和維生素B6。每100g固體豆腐含有69.8%的水分,其中蛋白質15.7g,脂肪8.6g,碳水化合物4.3g,纖維0.1g,可提供611.2kJ的熱量。豆腐中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含量很高,是谷類的良好補充食品。豆腐脂肪是78%的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所以有“菜肉”之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在95%以上。兩小塊豆腐可以滿足壹個人壹天的鈣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