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65438+2月,湖北江陵張家山出土三座漢墓。這些墓葬中沒有屍骨,只有壹些漢代的竹簡。然而,這些竹簡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經過三年的研究,專家認為,這些漢簡記錄了中國失傳已久的壹部奇書,而這部奇書也正是秦國統壹天下的秘密。這是怎麽回事?
我們追溯到1983 65438+2月,荊州博物館對湖北江陵張家山三座西漢早期古墓進行清理,考古工作基本清理完畢,壹直到1984 1。當地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從這三座漢墓中發掘出大量的竹簡,統稱為‘張家山漢簡’,壹般包括二年律令、記數簿、引經簿等。荊州博物館獲得這些竹簡後,組織文物專家和當地文史專家進行了全面的修復工作。三年後,張家山出土的簡牘基本打印破譯完畢。
從這些簡牘中,後人基本了解到漢高祖劉邦建立大壹統制度是為了學習百家爭鳴,摒棄秦朝暴政的惡習。而楚漢爭霸多年,天下早已疲憊不堪。所以西漢初期,中原政權休養生息,沒有主動對外擴張。張家山出土的這些竹簡,包含了27種漢代的法律,涵蓋範圍非常廣泛,明確規定了社會各方面的責任,罪犯應該采取什麽樣的刑法,以及對老人的贍養和子女的繼承權等。
同時,在這些竹簡中也有很多已經失傳的古籍。舒舒、脈舒和尹姝都是非常重要的中藥材。由於張家山漢簡記載全面,涉及軍事、政治、法律等相關領域,許多專家直到今天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這些漢簡背後隱藏的知識。然而,這些竹簡卻和中國的壹部奇書有關。這本精彩的書的名字叫《尚軍書》。顧名思義,《尚軍書》是戰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商鞅的生平記錄,也可以說是商鞅在秦國進行改革的重要框架。那麽張家山漢簡和《尚軍書》有什麽必然的聯系嗎?
公元前375年左右,商鞅從魏來到秦去孝,隨後商鞅在秦實行新政改革。商鞅此舉雖然幫助了秦國騰飛,但也損害了不少守舊派貴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這時,因為商鞅得罪的人太多,秦王王輝沒有辦法,只好把商鞅抓起來,然後自己劈車而死。商鞅在秦國的改革仍然沒有停止。奇怪的是,商鞅的尚軍之書不見了。後來的專家認為商鞅樹敵太多,秦惠文,王稱王,害怕壹些秦貴族聯合起來反抗王室統治,所以商鞅的壹切都被破壞了,只留下了壹些蛛絲馬跡。
西漢離秦朝不遠。漢高祖劉邦繼承了秦制,《尚軍書》的精華很可能被劉邦吸收並為漢政權所用。張家山出土的這批漢簡顯然是商鞅寫的《尚軍書》。然而,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尚軍書》的真跡早已無從考證。商鞅在秦國改革中留下的框架和壹些基本的法律,都是西漢繼承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張家山漢簡是商鞅變法《商君書》的又壹次演變。
我告訴妳壹個小細節。張家山漢簡最後成書的時間應該是呂雉當政時期。我們現在能看到這些古籍,還是要感謝這位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