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欺騙過孩子的家長,請舉手,讓我看看我們是否誌同道合。

欺騙過孩子的家長,請舉手,讓我看看我們是否誌同道合。

除了聖誕節和情人節,我們喜歡湊熱鬧的這些西方節日,愚人節也要算壹個。

尤其是學生時代,估計是以愚人節的名義捉弄同學或者被同學捉弄。

我這個年紀的朋友可能對這個節日不感興趣,但是我們公司的年輕人還在努力的玩,還年輕。

不像我們那對中年夫婦煮女人,要不是同事提醒,我根本記不住。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各種瑣事。對我們來說,這只是生活中平常的壹天。

事實上,在我有孩子之前,更不用說的愚人節,甚至聖誕節,我都沒把它當回事。我認為這是壹個外國節日,沒有必要在那裏花這麽多時間。

自從有了孩子,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基本都會來湊熱鬧。我相信生活需要創造壹些儀式感,但任何能帶來快樂的東西都值得混。我們必須學會為自己創造幸福。

話說回來,雖然我們家不過愚人節,但是想想,除了開玩笑,我們對愚人節的理解幾乎就是壹個“欺騙節”。

自從“出軌”之後,我們幾乎都長大了。我們小時候誰沒被父母騙過?

“壓歲錢我給妳存著”“妳不能吃幹凈的米,長大了還長麻子”“妳從垃圾桶裏撿的”......

對於我們這些孩子來說,只要父母不同意,每天都是愚人節,噗,哈哈哈哈~

等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終於有機會“騙”他們了。雖然不是特意選的愚人節,但平時也沒有“騙”過兩個孩子。

寶寶小時候,我沒給他吃過冰淇淋。他看著別人吃了就想吃。我說:“這還不如媽媽做的好吃。媽媽會給妳做的。”

然後,我用酸奶騙了他很久,直到我上幼兒園後的某壹天,我再拿給他的時候,他對我說:“媽媽,這不是冰淇淋,這是酸奶。妳傻嗎?”

現在的孩子還是見多識廣,不像我以前那麽幼稚,以為長大了就真的有壹大筆錢存了。

有壹次去美國出差,對寶寶說:“媽媽出差了。妳和爸爸在家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媽媽回來會給妳帶個超級禮物。”

然後我就翻臉在淘寶下單,假裝是在美國出差給孩子帶回來的禮物。

我必須和我父親合作。收到快遞,我會先藏起來。到家前幾分鐘,我會把它裝在包裏藏在樓道裏,假裝是我買的。

同事說:“肉包真可憐,老是被我媽騙。”

我說:“他壹點也不可憐。從小到大,沒有人這樣騙過我好嗎?”

後來包包還小的時候,每次出差都會給他帶“超級禮物”,壹次壹個,都是他最喜歡的東西。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對孩子的“欺騙”,但這是壹個很好的慣壞孩子的例子。

在我們家,不僅母親“欺騙”了孩子,他的父親也做了很多。

有壹次父親去美國跑步,參觀了波音工廠。走之前,他讓我告訴寶寶,爸爸要給他買壹架大飛機。

孩子徘徊了壹天,禮物還是有的。最後他也不知道是從哪裏來的。

到了二胎,不能厚此薄彼,要胡搞~

哥哥帶他去了玩具店,姐妹倆看得眼花繚亂,東張西望,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完全迷路了。

我哥哥問:“楊洋,妳想買什麽?”

我:“這是博物館。妳只能看到它。”

然而,鬼混沒多久。經過幾次探訪,老二學會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見到爺爺說:“爺爺,我們出去走走吧。外面陽光明媚。”然後,我出門就帶著它去了玩具城。

我在包餃子。雖然有時候“騙”孩子或者逗孩子很好玩,但是我們做父母的還是需要註意壹個尺度。

適當的撒個小謊,這個謊可能會給他的童年帶來很多快樂。如果孩子願意接受,覺得開心就可以了。

即使長大後知道了真相,但把它當成幸福就夠了。孩子也需要幽默感,積極的幽默感也能給孩子帶來自信。

如果妳認為孩子什麽都不懂,只是逗逗他們,嚇唬嚇唬他們,“妳不睡覺狼就來找妳了”或者“妳媽媽不要妳了”,就不要說讓孩子害怕和失落的謊言。

如果妳不喜歡自己從小接受的“待遇”,為什麽還要讓孩子再承受壹次?

畢竟孩子還小,無論是認知還是三觀,都需要大人的正確引導。我們必須幫助他們理解它,對嗎?

“文怡家常菜”視頻號現已開放~

看食譜,小竅門,搞笑生活視頻~

等妳來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