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營養價值的評定主要包括:營養成分的種類和數量、營養成分的質量、營養素的生物利用率、食品的衛生質量、食品的烹飪加工方式。
1、營養成分的種類和數量:食品中提供的營養素種類是否齊全,數量是否充足,是評價食品營養價值的重要指標。壹般來說,食品中所提供的營養素種類及其含量越接近人體需要,則該食品的營養價值就越高。
2、營養成分的質量:除了營養成分的種類和數量,營養成分的質量也是評價食品營養價值的重要因素。例如,蛋白質的來源、脂肪的種類、碳水化合物的質量等都會影響食品的營養價值。
3、營養素的生物利用率:食品中的營養素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是評價食品營養價值的重要指標。不同種類的食品,其營養素的生物利用率也有所不同。
4、食品的衛生質量:食品的衛生質量也是評價其營養價值的重要因素。如果食品中含有害物質,不僅會影響其營養價值,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5、食品的烹飪加工方式:不同的烹飪加工方式可能會影響食品的營養價值。例如,壹些烹飪方法可能會破壞食品中的營養成分,而另壹些烹飪方法則可能會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
食品中的營養成分:
1、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基本物質,對於生長發育、組織修復和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蛋白質還參與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如代謝、催化等。優質蛋白質來源如動物性食物和豆類,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促進身體健康。
2、脂肪:脂肪是人體所需的三大營養素之壹,為人體提供能量。同時,脂肪還參與體內各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合成,如激素、維生素D等。不同的脂肪來源其質量和功能也不同,不飽和脂肪酸相對於飽和脂肪酸更有益於人體健康。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之壹,提供能量以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還參與體內多種酶的合成和活性,如糖酵解酶、磷酸化酶等。
4、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對於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維生素在人體內發揮不同的作用,如維生素A促進視力發育,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等。新鮮的水果、蔬菜等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
5、礦物質:礦物質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於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礦物質在人體內發揮不同的作用,如鈣促進骨骼發育,鐵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等。全谷類食物、堅果等富含豐富的礦物質,可以滿足人體對礦物質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