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可以說是有價無市,但近年來有壹種說法,兵馬俑是被活人火燒的,甚至在壹些影視劇中,這種說法被直接搬上了銀幕。影響最大的事件是1974兵馬俑復活的消息。
這是什麽鬼東西?74年,陜西的壹個農民在挖井的時候,意外地在土裏發現了兵馬俑。當時他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兵馬俑,但在土裏看到如此栩栩如生的人頭,還是驚呆了。有人說這些兵馬俑是活的。後來有了口口相傳,事情就變成了這樣。很多人以為兵馬俑復活了,但其實這些剛被發現的時候真的很像活人,因為做工非常精良。
當然,當我們去看兵馬俑的時候,自然是看不出什麽區別的。說起來,也挺可惜的。兵馬俑不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那麽塵土飛揚。其實兵馬俑本來就是彩色的。剛出土的時候,上面的顏色還保留著,加上色彩的搭配,整個兵馬俑變得栩栩如生。但問題是,發掘後封閉的空間被打破,大量空氣流入,使得兵馬俑迅速氧化,失去了本來的顏色。以我們現有的技術,根本沒辦法完全分析出這些顏料的成分,更別說還原了。
所以人們看到的兵馬俑是這樣的。其實不僅僅是兵馬俑。很多古代文物本來就有各種顏色。在墓室長期封閉的空間下,他們可以保證壹個穩定的環境,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是當這個環境被破壞後,顏色自然會發生變化。
所以,除非我們現在的考古是已經被破壞或者暴露的墓葬,其他完整的墓葬都是盡可能完好的。雖然沒有顏色,但兵馬俑已經成為壹個奇跡,但它是如何制成的也很令人費解。
在古代,用兵馬俑作為陪葬品並不少見。以前很多墓葬都是這樣規定的,但只有秦始皇陵有這麽多特殊的兵馬俑,其他時期都沒有過。這就是它的獨特之處。此外,這些兵馬俑的風格與其他時期出土的不同。在當時生產技術還不那麽發達的情況下,秦人是如何制作它們的?
顯然,這些兵馬俑不可能是活人燒的,因為兵馬俑本身就是代替活人殉難的產物。古人把死亡看得和以前壹樣重要。
和這些皇帝壹樣,都想把自己的軍隊收在地下,這樣就可以壹直統治世界,但是古代最缺的就是人力。這麽多部隊去陪葬,也是國家的巨大損失。所以用兵馬俑代替這些人,可以避免白白浪費人力。另外,現在坑裏還有壹些兵馬俑,因為各種因素,沒有頭。從上面可以看到,這些兵馬俑都是空心結構,說明不是人燒制的。
再說,不管什麽時候,沒有技術可以和人壹起做陶俑,也不會有人做這麽殘忍的事。秦朝雖然技術發展沒有那麽先進,但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秦人用泥土燒制泥人並不困難。無論如何,兵馬俑是壹個非常偉大的存在,它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但是現在兵馬俑只是秦始皇巨大陵墓的壹部分。真正有價值的是始皇帝的陵墓。如果有壹天陵墓的地宮被打開,估計寶藏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