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轉載▼中道/文
上個月,秋田先生作為公司的藝術顧問來到工地指導工作(秋田先生在東京迪士尼樂園工作時是壹家大型建築公司的工程部長,現在是日本壹家小型塑料作品店的社長)。晚上和壹個分包商的經理老夏聊了聊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的壹些事情。
我問: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秋田先生是否感覺到“日本經濟奄奄壹息”?
秋田:沒有這種感覺,什麽是泡沫經濟?直到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兩年後我才知道。當時覺得項目不好找,價格太低。泡沫經濟時期,除了政府項目,大部分壹般項目都不搞招投標,基本都是指定合同。我拿著報價表給業主看,業主說我報價高,我就拿起報價表轉身走了,等著我做壹大堆項目。後來就反過來了。我畢恭畢敬地把報價單交給了業主。店主說報價高的地方,我得趕緊換,降價也得做。這個項目不容易找到。
我問:生活水平下降很明顯嗎?
秋田:生活水平是壹個很難定義的東西。工資下降了,物價也在下降。泡沫時期壹根黃瓜100日元,泡沫後70日元,吉野家壹碗牛肉飯600日元,泡沫後450日元。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變了,生活方式開始回歸家庭。泡沫時期,酒吧、夜店每天下班;後來每天下班,夜店肯定是不去了,最多就是回家去酒館喝壹杯;泡沫期喝了酒直接打車回家;後來老婆開車去電車站接(秋田當時住在小田原,下班後需要從東京坐電車去小田原);泡沫時期的休息日是打高爾夫;後來帶孩子去了不花錢的公園、博物館、科技館。
我問:泡沫經濟後失業率高嗎?
秋田:我不覺得失業率高。只要我想工作,我就不挑剔。我確定我還有工作。
夏經理:泡沫經濟時期,我在日本留學,日薪15000日元。泡沫經濟後減少到12000日元。留學生找工作還是沒有問題的。
我問:工資降了。秋田先生沒有想到其他出路嗎?
秋田:是的,在日本很難找到項目。1994我們承包了曼谷壹個10多萬平米的購物中心的室內裝修。到了曼谷,我本能的覺得和當年的日本差不多,也是泡沫經濟,心情特別好。我在曼谷工作三年多了。1998年離開泰國(泰國泡沫經濟已經崩潰)的時候,我在曼谷郊區的馬路兩旁看到奔馳、寶馬等二手豪車,都在等待出售。車上全是泥和灰塵,我感覺比日本糟糕多了。
我問:1998年,日本經濟也不景氣。妳有什麽計劃?
秋田:當時泡沫經濟的影響還在持續,大公司都在裁員。其實所謂裁員的主要目的是資金和股權的重組,專業分工越來越細。換句話說,公司資金越大,融資渠道越多,人的工作越專業,工作水平越強。裁員的另壹個目的是減少工作崗位和獎金。現在我的公司是當時壹起工作的十幾個人共同成立的,大家都選我當總裁。專業從事建築包裝施工,從深化設計到成品制作,這也是為了滿足大公司對專業化公司的需求而設立的。
我問:當總統比當部長難多了?
秋田:好累,項目不好找,價格還低。但是,壹想到這十幾個人要吃飯,我就沒辦法了,只能去做!2007年,我覺得好累,想退休回老家種地。我在家鄉青森縣花了1.5萬日元,買了1.5萬平方米的土地,包括壹間木屋和壹口井。我還沒有播下種子。我在做香港迪士尼的時候認識的壹個香港人來找我,讓我來中國做項目。直到去年年底,公司壹大半都來中國了。現在公司的食堂都是我免費提供蔬菜水果。我買壹輛皮卡,每天送貨。完全綠色食品。
我問:妳感覺中國的泡沫經濟崩潰了嗎?
秋田:回顧日本和泰國泡沫經濟崩潰前的癥狀,我感覺中國的泡沫經濟應該在08/09年就崩潰了,但那時候我在中國越來越忙,直到2014年底。中國應該有應對泡沫經濟的好辦法,尤其是有了日本和泰國泡沫經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