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清末民初的八大建築包括哪些老字號?

清末民初的八大建築包括哪些老字號?

清末民初,京城八大風味酒樓老字號,正陽樓、泰豐樓、新豐樓、萬德樓、嶽斌樓、青雲樓、東興樓、匯源樓。

正陽樓,開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最初,正陽樓的招牌是由壹位姓孫的山東人在前門南口路的東面掛上去的。其經營特色是魯菜、北京烤羊肉、渤海秋蟹和JD.COM燒鍋酒。

到清末民初,正陽樓已經發展成為北京知名的高檔酒樓。最有特色的是涮羊肉以其精選的材料、美味的湯、精湛的刀工、即食的烹飪和新鮮美味的味道傳遍了北京。

泰豐樓是清道光初年,山東孫姓人士在前門外大柵欄煤市街創建的。泰豐樓寬敞明亮,100多個房間,60多桌同時進行,在當時的北京南部是最大的。泰豐樓經營魯菜。名菜有砂鍋魚翅、燉烏魚蛋、洋蔥炒海鮮、炸魚、鍋炒雞等。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壹品鍋”。

新豐樓於民國四年(1915)在虎坊橋香場路口開業。經營特色是紫袍大白菜、油爆肚、芝麻湯圓、素面等。1949歇業,1984恢復老字號,白光路南口35號重新開業,依舊保持魯味。餐廳特別邀請了前東興樓師傅,傳承了過去著名的特色菜:燉甲魚蛋、炒雞肝丁、煎魚片、糖蒸鴨肝、油燜大蝦等。,開創了烤鴨片的先河。

位於前門外珠寶市場的萬德樓,開於清朝同治年間。有特色菜,比如釀肉、煮肉、醬油,還有特色面,比如腐肉面。

建於清光緒初年,由山東人田在前門外的大柵欄創建。特色菜有紅燒魚頭、神仙全鴨等,風味面有琥珀蓮子、韭菜筐等。

青雲樓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位於戴燕謝傑什剎海北岸。主要以正宗的山東特色為主,糕點有益於糕點和炸春節。

匯源樓開於清朝光緒年間前門外的朝壽胡同。它自己的菜,如三擔和豆腐湯,很受顧客歡迎。

東興樓開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位於東安門大街以北。東興老宅,原名“東興公館”,是壹座四合院,有兩個院子,三間平房。被稱為“八大建築”。

據說東興樓開業的時候請了以前在清宮禦膳堂工作的廚師。1937,東興樓在東安門大街路南建了壹棟樓,裝修華麗,餐具精致。象牙筷子,銀勺子和精美的瓷器餐具都刻有龍的圖案,使它成為北京的高級餐廳。

東興樓經營山東膠東風味菜肴,特點是清、素、鮮、嫩、油而不膩,色香味俱全。特色菜有烤魚翅、油酥、野菜清湯、醬雞丁等。

東興大廈1944停業,直到1983才恢復老牌子。它在東直門內大街47號重新開業,仍然以膠東菜為特色。招牌菜有油煙大蝦、醬油魚片、韭菜筐、蝦烤冬筍、脆皮炒冬筍、火腿裹冬筍、東興壹品獅子頭等。,還經營掛爐烤鴨。

關於北京過去著名的“八大建築”,有兩種說法。另壹個是正陽樓、泰豐樓、新豐樓、東興樓,還有菜市口的致美樓、紅星樓,王府井的安福樓,和平門的春華樓,經營江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