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秋冬氣候特別幹燥,人體最容易缺水。清湯是廣東人對抗幹燥天氣的有效方法。用鮮甜木瓜煮湯或燉湯,是廣東秋冬常見的湯類之壹,其香味為桂花香。用木瓜和牛奶煮竹雞湯,可以去除牛奶的腥味,入口有牛奶的質感。其清香清新的氣味淡淡的襯托出竹雞的肉味,更有潤肺健脾益胃滋陰養顏的功效。是深秋冬季的家庭周末湯,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木瓜600克(半熟)、鮮牛奶750克、1竹筒雞絲、姜3片。
烹飪:木瓜洗凈,去皮,去瓤,切塊;將雞肉用竹絲洗凈,去臟去尾,切塊。將它們與姜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大火煮約2個半小時,加入鮮牛奶,加入適量鹽和少許食用油。這個量可以3-4個人用,木瓜和竹絲雞可以挑起來拌醬油當飯吃。
2.什錦牡蠣湯
湯要在秋天做,秋天也是吃牡蠣的好時節。挑選牡蠣時,外殼要凸起,表面要圓潤飽滿,有厚重的手感;點壹下就立刻關閉。選擇不帶殼的牡蠣時,汁液要清澈無色,冷凍牡蠣的汁液會變成乳白色。同時需要註意的是,大胖也不好。其實直徑4~5厘米的人最好吃。這種牡蠣鮮嫩,肥而不膩,就是人們常說的“牡蠣”(即小牡蠣)。中醫認為它具有清熱益陰、收斂固澀、斂陰潛陽、養血補血的作用。吃蘑菇、豆腐、雞蛋、粉絲等。而牡蠣作為湯,爽滑可口,有清熱養陰、生血的作用。
材料:豆腐2塊,香菇15g,雞蛋2個,粉絲15g,生蠔10g,生姜3片。
制作:將豆腐和香菇粉絲分別洗凈,略浸泡,豆腐切成小塊,香菇切成小塊。牡蠣洗凈;雞蛋去殼,打勻。炒鍋加入1500 ml (6碗)清水,燒開後放入香菇,然後中火放入豆腐粉條,再放入生蠔滾至剛熟,再放入蛋液、馬蹄細粉、鹽、香油。這個量可以供3~4人使用。
3.鮮百合瘦肉燉海參
秋末冬初,南方的氣候特別幹燥,空氣中的濕度降低。俗話說“幹不如不幹”。中醫認為,肺主氣機和呼吸,肺主皮毛,肺和大腸都是表裏。人的皮膚、嘴巴、鼻子和肺與外界接觸最密切。由於秋冬燥熱,生理變化中以皮膚、頭發等幹燥癥狀最為突出。所以肺系、大腸、皮毛首當其沖,必然有燥象。常見的皮膚幹燥、瘙癢甚至皸裂。用鮮百合和豬瘦肉燉海參,可以潤燥消炎,滋陰潤膚,對防止皮膚幹燥有壹定的輔助作用。
材料:鮮百合50g,瘦肉150g,海參120g,生姜3片。
烹飪:將鮮百合、瘦肉洗凈;海參泡發,洗凈,切段,沸水焯1~2次,豬油去姜酒鹽,水煮,撈起。用姜燉,加入1250 ml涼開水(5碗),加蓋燉3小時。飲用時取適量食鹽,可供3~4人使用。
4.白菜煮鴨雜。
晚菜心是增城有名的特產。所謂“晚菜心”,是指這種菜心比其他地區的菜心收割得晚,要到冬末才能上市。壹般的菜心也就壹兩斤,但每顆重1斤左右。更重要的是,它清新爽口,香甜嫩滑。池財鑫可以說是增城人的驕傲。每年收獲的時候,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品嘗,尤其是目前,許多人更加喜愛這道美味的郊區菜。每年晚白菜上市的時候,增城人都會舉辦晚白菜節來慶祝。去年的晚白菜節始於冬至。白菜心煮鴨味道鮮美,開胃補氣,是秋冬家庭的好湯。
材料:大白菜600克,鴨肝壹對,鴨腸壹對,鴨心壹對,鴨腎兩個,生姜三片。
烹飪:白菜洗凈,切段;鴨肝分別洗凈,切成薄片,用1湯匙生油、生抽、生粉腌制片刻。加入油和姜,把白菜炒壹會兒,撈起。向炒鍋中加入清水250毫升(約5碗)。炒鍋大火燒開後,下午晚些時候白菜燒開後,改為文火,直到鴨子剛剛熟,拌上鹽和油。適合3~4人。
5.黨參葛根豬月亮湯
Dayang.com視頻《名醫養生在線》的“如何預防心源性猝死”這個話題出街後,本欄目收到了很多讀者打來的電話和來信,詢問這款湯的情況。
在民間,有壹種中藥,黨參、葛根、黑木耳,用來做豬展湯。此湯能補益氣血,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腦供血,可用於胸悶氣短、頭暈、血粘度高等心腦供血不足癥狀的輔助治療。上述所有癥狀都是心源性猝死的前兆。此湯還可用於心血管疾病的輔助治療,是中老年人的滋補養生湯。
材料:黨參、葛根各30克,黑豆皮(中藥店均有售),黑木耳15克,紅棗4枚,豬肉展350克,生姜3片。
制作:將食材略浸泡,洗凈,紅棗去核。將豬肉洗凈,切塊,放入沸水中煮壹會兒,取出洗凈(即“飛水”)。將它們與姜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2500毫升水(約10碗),用武火煮沸2小時,加入適量鹽。
6.肉蓯蓉和胡愛山水煮水蛇
“秋風起,三蛇肥”,現在正是吃蛇的好時候。蛇肉不僅是美味的保健食品,也是治療疾病的藥膳材料。比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水蛇有“治口渴、心煩熱、毒痢”的功效。中醫的“解渴”,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糖尿病。本專欄過去曾介紹過水蛇合中藥治療糖尿病的偏方湯劑。還有很多讀者給本欄目打電話,要求更多推薦。由於糖尿病種類繁多,補腎的肉蓯蓉、補脾的胡愛山等水蛇是輔助治療腎虛型糖尿病的民間湯藥,既能補腎,也可作為中老年人秋冬養生湯。
材料:肉蓯蓉、山藥各20克,熟地黃、澤瀉各15克,水蛇肉500克,瘦豬肉100克,生姜3片。
烹飪:將藥材略泡後洗凈;將水蛇肉切成段,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撈起洗凈(即“飛水”);將瘦豬肉洗凈,與姜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2500ml(10碗),用武火煮沸,再小火煨約2小時,加入適量鹽。適合3 ~ 4人。
7.蘋果、番茄、土豆和盆栽豬展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每年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的65438+2月7日左右開始,意味著雪會有小有大。比如《二十四節氣》說:“十壹月節,最大最旺。至此,雪已滿。”通常,在這個節氣期間,黃河流域會下雪。但由於近年來“暖冬”氣候的影響,此時只下著雪。但是在我們南方,現在進入了秋末冬初的氣候,空氣濕度更低,氣候更幹燥。所以養生的湯或飯要養陰潤燥。今天的湯適合展出蘋果、西紅柿、土豆、豬,新鮮可口,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1個紅蘋果、2個西紅柿、2個土豆、400克豬肉、3片生姜。
烹飪:壹切洗凈,紅蘋果去皮去核切丁,西紅柿切丁,土豆去皮切丁。將豬肉和生姜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2500毫升水(約10碗),用武火煮沸,然後文火煮約2小時,加入適量鹽。這個量可供3~4人食用,豬肉和土豆可以挑起來拌醬油佐餐。
8.羊肚菌扇貝燉果凍
羊肚菌生於針葉混交林的草叢中。它純凈可口,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益胃助消化,化痰理氣。花膠是壹種很好的滋補品,含有高粘性的膠質蛋白和粘多糖。具有很好的養血止血、滋陰填精、潤肺健脾的功效。幹貝是江河之柱,有滋陰補腎、降血脂、破壞癌細胞生長的功效。羊肚菌幹貝燉涼粉味道鮮美,具有明目醒腦、益胃養血、滋陰益髓的功效。
材料:羊肚菌100克、華嬌100克、扇貝40克、瘦豬肉100克、姜3片。
烹飪:羊肚菌、扇貝分別洗凈,略浸泡;瘦肉洗凈;將花膠浸泡,切絲,用姜、蔥、紹興酒煨,撈起晾幹。放入有姜的燉盅中,加入1250 ml涼開水(約5碗),加蓋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適量鹽。這個量可以供3~4人使用。
9.芝麻瘦肉燉鮮鮑魚
南方尤其是粵港澳的初冬特別幹燥。這個時候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便秘,或者腸燥引起大便幹燥。壹般便秘應喝蜂蜜水或止瀉藥物,但不適合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芝麻瘦肉燉鮮鮑魚湯,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湯裏的芝麻性平味甘,有滋補肝腎、潤腸通便的作用;鮑魚味甘鹹,有滋陰填精、清熱利濕的功效;豬瘦肉滋陰潤燥,益氣養血。組合成湯,具有滋陰養精、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是秋冬季節中老年人的養生湯。
材料:芝麻45g,瘦肉150g,鮮鮑魚5個,姜3片。
蒸煮:芝麻去雜質,洗凈;瘦肉洗凈,切塊;鮑魚洗凈。壹起放入燉鍋中,加入1250 ml冷開水(約5碗),加蓋燉3小時。飲用時取適量食鹽,可供3~4人使用。
10.青胡蘿蔔雪耳燉乳鴿
秋冬季節,經常容易出現身體虛弱、頭暈的人,以及學生、職業女性,久坐不動、運動少,導致身心困倦、懶惰、易感冒、咽幹、便秘、皮膚幹燥等。,並且可以多喝青胡蘿蔔和雪耳煮鴿子。滋潤可口,有滋陰補虛、燥濕潤燥之功效。
青蘿蔔有清除內臟塵埃的作用,而胡蘿蔔能舒中下氣,健胃消食。鴿子性平,味甘鹹,入肝腎經,滋補腎陰虛。合為湯,對陰虛引起的消渴、腰膝酸軟有補中益氣之效。還能祛風解毒,治療白癜風和痘。
材料:青蘿蔔胡蘿蔔250克,銀耳20克,紅棗蜜棗3個,乳鴿2只,生姜3片。
烹飪:胡蘿蔔洗凈、去皮、切塊;其余食材略泡,洗凈,紅棗蜜棗去核;幼鴿被宰殺和清洗。放入裝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用武火煮沸2小時,加入適量鹽和油。這個量可以供3~4人使用。
11.北興百合鵝湯
中醫認為,鵝肉有養胃止渴、益氣生津、解五臟之熱的功效。民間還有“喝鵝湯,吃鵝肉,壹年四季不咳嗽”的說法。
鵝湯由止咳平喘的杏、潤肺潤燥的百合、梨制成,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民間藥膳湯之壹。此湯治療咳嗽,多因熱邪郁肺,久傷陰津,或感秋冬燥熱之邪,肺失養養,宜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而且這個湯有補虛的作用,是清肺潤肺之品,所以對咳嗽少燥熱、肺郁的慢性支氣管炎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材料:北興10g,百合30g(中藥店有售),鴨梨1g,鵝300g,生姜3片。
烹飪:將藥材洗凈,略泡;將梨去皮、去核、切片;鵝洗凈,去皮,切塊。放入放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2500毫升水(約10碗),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煮2小時,加入適量鹽。這個量可以供3~4人使用。
12.白術陳皮燉鱸魚
中藥白術是壹種燥濕滋補藥,性溫,利水、止汗、平腹。常用於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水腫、風寒濕痹等。
陳皮也是健脾化氣的著名中藥,常用來煲湯,能化氣散結,氣味芳香。白術陳皮燜鱸魚湯,雖有中藥的微香,但具有益氣健脾、和中開胃的功效,是壹種非常有效的健脾湯,可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身體疲勞、精神疲勞、形體消瘦的輔助治療。
材料:白術40g,陳皮10g,鱸魚1g(約500g),生姜3片。
烹飪:將白術、陳皮略泡後洗凈;陳皮去皮;將鱸魚洗凈,煎至微黃或不黃。放入裝有生姜的砂鍋中,加入清水2500ml(約10碗),用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約1.5小時,加入適量鹽和油。喝的時候撒壹點胡椒粉,可以3 ~ 4個人用。
13.銀耳鵪鶉淡菜湯
今天天氣轉涼,氣候幹燥。不補虛的人會有很多不適,比如胃氣便秘,腎氣不足,精力下降。肺氣虛容易感冒咳嗽,這個季節喝銀耳鵪鶉清淡蔬菜湯非常合適。滋補滋補,男女老少皆宜。
銀耳又名銀耳,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性平味甘,入肺胃。鵪鶉也是性平味甘,如《本草尋源》認為它能“益氣調肺,利水滲濕”。貽貝是滋陰辛辣的海鮮。合而為湯,潤肺潤燥,寧心補益,各臟腑虛損所致的便秘、咽幹、幹咳最為適宜。
材料:銀耳20克,芡實100克,淡菜和瘦豬肉,胡蘿蔔250克,鵪鶉3只,姜3片。
烹飪:所有材料洗凈略泡;胡蘿蔔去皮切絲;將鵪鶉宰殺洗凈,放入沸水中煮壹會兒(即“飛水”)。放入裝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用武火煮沸2小時,加入適量鹽。這個量可以供3~4人使用。
14.胡愛山的玉米、胡蘿蔔、燉牛肉。
今天是壹個幹燥的周末,今天的湯是小米,胡蘿蔔和胡愛山山燉牛肉展。其氣味清新可口,具有潤肺養陰、健脾益氣的作用。是深秋初冬的家庭湯品之壹。
小米性平味甘,能養胃、祛濕、利尿。因其味甜潤,在廣東常被用作熬制美味湯料。胡蘿蔔也是藥食兩用,山藥是健脾益氣的中藥。牛展可以養心安神,補氣,是牛肉中的上乘之品。組合就是湯,也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養生湯。
材料:小米2片、胡蘿蔔300克、山藥20克、牛腩500克、姜3片。
烹飪:將所有食材洗凈,小米切段,胡蘿蔔去皮切段;將牛秀洗凈,放入沸水中煮熟(即“飛水”)。放入放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燉2小時,加入壹定量的鹽。這個量可以供3~4人使用。
15.玉竹榕燜鯽魚。
中藥玉竹,性涼溫和,潤澤而不膩。能滋陰潤肺治咳嗽,益胃生津止渴,補氣血不愛邪。廣東民間常用清補涼藥材煲湯,它就是這些清補涼藥材中的壹種。古人說玉竹能代替腎氣,滋陰生地黃,增加楊琪和人參,稱贊其為陰陽雙補之品。而無花果則有健胃、潤腸、利咽、滋陰的功效。現在幹燥的秋冬季節,最適合用玉竹、無花果煮鯽魚,幹凈可口,有益胃潤肺、滋陰生津的功效,男女老少皆宜。是秋冬周日家庭湯之壹。
材料:玉竹20克(中藥店有售),無花果25克,鯽魚1,瘦豬肉100克,生姜3片。
烹飪:將玉竹、無花果浸泡,洗凈;鯽魚洗凈,入油鍋炸至微黃,濺少許水;將瘦豬肉洗凈。鍋內放入生姜,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用武火煮沸,然後文火燉2小時,加鹽。適合3 ~ 4人。
16.山楂燉雞翅
山楂是壹種藥食同源的食物,性質溫和,味甘。現代藥理分析表明,它含有三萜類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強化和調節心肌、增加心室心房運動幅度和心血管血流量、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壓的作用。其顯著作用在於促進胃液中酶的分泌,促進消化,緩解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飽脹,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有明顯療效。雞翅是廣州飲食文化中對雞翅的稱呼。山楂燉雞翅具有消食減肥、補養氣血的作用,適用於消化不良、脂肪瘤、氣血兩虛、面黃浮腫等。也是女性減肥的佳肴之壹。
材料:山楂30克,雞翅300克,姜3片,蔥花少許。
烹飪:山楂洗凈切片;雞翅洗凈。放入有姜的燉盅中,加入1000 ml涼開水(約4碗),加蓋燉兩個半小時,再用蔥花煨壹會兒。飲用時取適量食鹽,可供3~4人使用。把山楂扔掉,雞翅可以佐餐。
17.玫瑰木耳紅棗湯
秋冬是皮膚修復保養的季節。同時,秋冬季節空氣濕度明顯低於夏季,氣溫下降,皮膚新陳代謝對氣候變化要有壹個適應過程。北方有壹種美容養顏的玫瑰木耳大棗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美容養顏,保濕祛斑,強健肌膚。這個時候喝非常合適。
材料:玫瑰花3朵,黑木耳30克,大棗20克。
烹飪:用淡鹽水將玫瑰洗凈,然後用清水沖洗幹凈。所有材料洗凈後,壹起放入陶罐中,加入1500ml清水,用武火煮沸,然後小火燜20min,鋪上花瓣烘烤約10min,也可加入冰糖。
18.楊桃番茄鍋和快樂螃蟹
雖然廣東湯主要是廣州和珠三角的人經常喝的湯,但潮汕、客家、四義、粵北、粵西的湯也包括在內。海南雖然是鄰省,但是廣東的飲食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兼收並蓄。文昌雞、東山羊、鮮椰子都是粵菜常用的原料。在海南的四大名菜中,樂和蟹是唯壹的海鮮食品。楊桃番茄鍋和樂蟹是海南的名湯。它們味道鮮美,微酸,能刺激食欲,滋養肌膚,特別適合在幹燥的霧霾天氣飲用。
材料:1個楊桃、3個西紅柿、2只樂和蟹(其他蟹也可以)、3片姜。
烹飪:將楊桃和番茄洗凈,切塊,去除楊桃的核;將螃蟹洗凈,蓋好,切塊。先將西紅柿、螃蟹、生姜放入泥鍋中,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鍋用武火燒開後,改為文火1小時,放入楊桃鍋15 ~ 20分鐘,再加鹽。這個量可以供3 ~ 4人使用。
19.桑葉枇杷葉燉水雞
在佛山和南番順(即南海、番禺、順德),有壹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家禽叫水雞,也叫田東雞,本來是壹種山雞,但被聰明的南番順人飼養起來了。至少要3個月才能長大可以食用。因其以河海沿岸的蝦類、小魚為食,活動多,有潤澤滋補之功效,肉質不膩。
桑葉枇杷葉燉水雞,祛風明目,潤澤而不寒,滋補而不熱,具有潤肺止咳、潤燥滋補的作用,是壹種適時的養生湯。
材料:桑葉12g,枇杷葉15g(中藥店有售),水雞1只,生姜3片。
烹飪:將中藥材略泡後洗凈;將水雞宰殺洗凈,放入沸水中焯壹會兒,然後洗凈(即“飛水”)。放入有姜的燉盅中,加入1250 ml涼開水(約5碗),加蓋燉3小時,飲用時放入適量鹽。這個量可以供3~4人使用。
20.白菜燉牛肉湯。
晚白菜心是增城人的驕傲。每年冬至,土地富饒的蕭樓鎮都會舉行遲到的白菜心節。晚菜心是在農歷十月種植的,直到冬末才上市,所以叫“晚菜心”。每顆可重達500克,是普通菜心的10倍。更重要的是,無論炒、煮、煮,都特別甜嫩、酥脆、爽口、香甜可口,因此越來越受到都市人的喜愛。近幾年,很多人都是在大白菜節後期前後專程來品嘗的。目前在廣州的市場上可以買到晚白菜。晚白菜心卷牛肉味道鮮美,潤肺益脾,也是現在的家庭湯品之壹。
材料:大白菜600克,牛肉400克,姜3片。
烹飪:白菜洗凈,切段;牛肉洗凈,瀝幹水分,切成薄片,用1湯匙生油、生抽、生粉腌制片刻。將65,438+0,250毫升水和生姜放入炒鍋,大火燒開,放入白菜至剛剛熟,放入牛肉至剛剛熟,加入適量鹽和油,做成湯(即“菜”),可供3~4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