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現在農民多是四五十歲。等他們老了,那塊地該怎麽辦?

現在農民多是四五十歲。等他們老了,那塊地該怎麽辦?

稍微了解農村現狀的人都應該知道,土地大規模耕種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人均土地太少,壹般是1-2畝。壹家壹戶的農耕模式,只能維持溫飽。在過去,它足以滿足人們對現代生活的需求。而且壹家壹戶的耕作模式效率太低,付出的勞動、時間和收入不成比例。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不願意種地了。40歲以下的年輕人基本沒有務農。

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現在50-60歲的農民退休後,下壹代就不再種地了,土地會更加集中,以大農戶為主,或許還會出現有資金投入的大農場。總之,可以預期的是,壹家壹戶的耕作模式將逐漸淹沒在時代潮流中,未來的農業只是在“大農場主”、“資本農場”和“國有農場”的模式中進行選擇。

在中國,私人農場不是壹個好的選擇。民間資本以追求利潤為第壹目標,不顧社會責任和糧食安全。能多賺錢的就種。中國是壹個人多地少的國家,糧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到那時,優質和無汙染的食品將成為富人的獨家供應,而農場也將有過去孫元建成,成為富人的度假勝地。國家重大項目征地也會很難,即使土地使用權承包幾十年,效果也壹樣。

中國幾千年來壹直是農業社會。人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如果建立私人農場,社會效益將是壹個大問題,對社會公平穩定將是壹個充滿未知的考驗。太平盛世會好,壹旦經濟不好就更不好了。而且從經濟效益來看,土地私有化並不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占GDP 8%左右的中國農業產值還在下降,美國不到1%。國家強大是因為科技和工業的強大,而不是因為農業。

從社會效益的角度來看,建立“國有農場”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國有農場存在壹個固有的問題,那就是管理效率問題,因為我們已經有了前車之鑒,鍋飯的弊端已經深入人心。如何有效管理?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國有農場”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有人說用現代企業管理方法不可行。農業生產不像工廠那樣集中在作坊裏,便於管理和考核。中國有幾十億畝耕地,大部分遠離城市,遠離交通,遠離大山。即使高度機械化,也需要幾千萬勞動力。與城市工人上下班打卡不同,農業工人必然會在農村長期定居,結婚生子可能都是親戚關系。久而久之,就不可能對它們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

國家服務體系不僅為國有農場的存在提供了前提,而且使國有農場能夠集中力量去做私人農場做不到或不想做的事情,比如大規模整合耕地、布置大規模灌溉設施、開墾荒地、植樹造林等等。同時,對於在職的年輕人來說,也是壹次極好的鍛煉。這壹代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只知道喧囂的城市,高樓大廈,電腦電話,未來堪憂。如果妳高中畢業,在農區工作三年,讓他們親近孕育我們的田地。進入壹個和城市完全不同的環境,在那裏找到自己的根,擺脫城市的浮躁。除了城市的彩虹燈,妳還有機會在夜晚仰望璀璨的星空。就像當兵壹樣,會影響人民的生活,影響我們國家的未來。沒有什麽比教育更重要了。

據說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當兵,國家也在下大力氣提高軍人待遇和榮譽。但是軍人素質壹直在下降,體檢標準壹再降低,更重要的是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我見過。壹些分析人士說,中國害怕打仗。原因是大部分軍人都是獨生子女。現在世界並不太平,戰爭離我們並不遙遠。壹旦爆發戰爭,如果出現重大傷亡,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來說,真的是難以承受之痛。我認為,雖然我們不會害怕打仗,但這確實是壹個隱患。如果實行國家義務兵役制,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凡是沒有身體原因的,只能在服兵役和服農役之間選擇,軍隊會優先考慮那些不是獨生子女,身體心理素質好的優秀士兵。

除了管理,農民的問題是“國有農場”存在的另壹個前提。許多人反對“國有農場”,因為他們擔心壹旦農民失去土地,城市消化不了這些勞動力會怎麽樣,或者城市爆發失業浪潮,他們會成為無根的難民,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現在農村扮演著就業海綿的角色。

這些擔憂不無道理,但事實上,無論有沒有“國有農場”,未來從事農業耕作的人數都會大大減少,這是機械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農業從業人員銳減,肯定是遲早要面對的。1人能做到的,100人不可能做到的。目前,農村地區的情況也是如此。大多數年輕人在城市就業。在農村,只剩下老弱婦孺。見過外面世界的年輕人回不去了,回去也不會種地了。建立“國有農場”不會使農民在漂泊的城市中失去根基,反而會使農民沒有進城打工的後顧之憂,原因如下:

1.國有農場的土地不是強制征用的,而是向農民出租的,農民自願出租或隨時收回。現在農民把土地承包給大戶,租金是每畝5/600,而“國有農場”的租金會高壹些,只比承包給大戶的多。

2.國有農場只從事主食生產,如大米、小麥等。蔬菜、水果、農副產品還是留給農民生產。在國有農場周圍,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留出足夠的田地,供繼續願意務農的農民從事農副產品生產、種植和養殖。農民可以用自己偏遠的耕地置換國有農場交通便利的耕地,繼續從事農業。

3.國有農場不會剝奪農民在農村生活的權利。因耕地整合需要搬遷的,農民可以自由選擇就近的村、鎮、縣。農民的生活條件只會更好更方便,不會出現大家擔心的失業後無立足之地的窘境。反而是土地私有化的發達國家,無家可歸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