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刷手機刷到這樣壹句話。
三代人,總有壹代要努力,要麽妳吃苦,要麽妳的孩子吃苦,要麽妳的父母為妳繼續吃苦。
身為80後的我,當我看到這句話後,瞬間有種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沖動。
80後,是特殊的壹代人。
我們經歷過貧窮,也體會過富裕的生活。
小的時候,最怕開學交學費,那種低頭借錢的日子,讓我現在都不願欠任何人錢。
小的時候,最怕半夜下大雨,那種被雨滴滴答醒的感覺,讓我壹直都在不停鞭策自己,壹定要有壹個自己的小窩。
小的時候,最盼望著過年,只有過年才有新衣服穿,只有過年才有橘子瓣糖吃,只有過年才能吃到喜歡吃的紅燒肉。
80後真的是窮怕了,所以才這麽拼。
有句歌詞唱得好:為了碎銀幾兩,為了三餐有湯,為了車呀為了房。
歌詞字字入心,真的就是80後的我們,現實生活的寫照。
2
80後的我們,為何這麽拼,為的就是父母不再繼續為我們吃苦。
80後的父母,大多都是60後,那個年代的人,吃的苦要比我們這壹點多得多。
那個年代,種地全是靠人壹鎬頭壹鎬頭刨出來的。收玉米黃豆,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壹鐮刀壹鐮刀割出來的。
那個年代,工廠沒有機器,整整齊齊的貨物,都是靠人壹件件搬出來的。
那個年代,交通還不是很發達,路都是靠人壹步步走出來的。
伴隨著高考制度的恢復,父母看到了,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讓人生活得更好。
沒有多少知識的父母,為了能讓我們將來,不再像他們壹樣受苦,不再像他們壹樣挨累。
他們省吃儉用,砸鍋賣鐵,供我們讀書上學。
忙活了大半輩子,我們長大成家了,他們也退休了。
如今的他們,本該到了安度晚年的時候。可為了能給子女多留點遺產,為了能給子女減輕負擔,他們不肯閑著,只為能多賺點錢。
自從成了家有了孩子後,身為父母的我們,更能體會到做父母的不易。
為了父母請拼吧,拼的就是讓他們能不吃苦受累,拼的就是讓他們能夠有個好身體。
俗話說:七十有個家,八十有個媽。
父母是擋在,我們跟死亡之間的壹道墻。沒父母在,我們就直面死亡了。
80後,請為了父母的安康,努力拼吧!
3
80後,為何這麽拼,為的就是不讓我們的孩子吃苦。
在這個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時代,誰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現如今,雖然那裏的孩子都能上學讀書,但父母的努力程度,也影響著孩子的壹生。
記得我曾看過這樣壹個欄目,講述的就是把農村孩子和城裏孩子互換身份。
有壹集講到,壹個在農村年年全學年第壹的小學生,被換到大城市來生活。
入學當天,自認為很優秀的他,主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可看到身邊的同學比自己優秀很多倍。
自尊心深受打擊的他,立馬就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為何在農村品學兼優的學生,在這裏就成了中下等生呢?
這也許就是受,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條件的影響。
大城市的社會資源比較豐富,他們從小就接受各種各樣的教育。
相對農村,社會相對比較落後,教育也比較單壹,這就大大拉開了彼此之間的差距。
農村的小孩,將來其實也可以有出息。但由於從小就輸在起跑線上,他們後期則需要付出比大城市孩子更多的努力,才能追趕上他們。
80後的我們是最有體會的,我們跟壹線城市的學生相比,需要付出更多辛苦,才能勉強在大城市站穩腳。
所以,為了孩子拼吧,拼的就是他們將來能少吃些苦,少受點累。
在這個拼父母的時候,給孩子壹個更高的臺階,他們才能跳得比別人更遠。
80後,為了孩子的將來,努力拼吧!
4
80後,也請為自己拼壹回,為的就是到老的時候,不成為孩子們的累贅。
80後,正因為經歷過貧窮,才懂得賺錢的重要性。
80後,正因為過上了富裕的生活,才懂得只要肯努力,就會過上好生活。
小的時候,我們總是有很多夢想,可伴隨著生活的壓力,以及年齡的增長,壹切夢想都只能成為幻想。
在這個物質豐富的年代,只要有足夠的金錢,壹切幻想都將變換成現實。
80後,大多數人都到了中年,此時正是事業發展的黃金期。
為了家庭能夠生活更好,請放棄妳的懶惰,拼壹回。
為了子女能夠贏在起點,請放棄妳的懈怠,拼壹回。
為了父母能夠安度晚年,請放棄妳的懶散,拼壹回。
最後,願妳我都能成為家裏的富壹代,過上幸福健康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