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江西中秋火塔的含義中秋火塔的由來

江西中秋火塔的含義中秋火塔的由來

雖然中秋節的主要寓意在於古代人對月亮的崇拜和對家人團聚的美好祝願,但每個地方對中秋節的理解都不壹樣,所以會衍生出很多各具特色的中秋節習俗,這使得中秋節的寓意更加復雜。比如江西中秋火塔的寓意是什麽?中秋火塔的由來是什麽?以下是我精心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西中秋火塔的寓意

中秋節燒塔習俗流行於江西省安福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

每年中秋節,農歷八月十四,沃市各村都會派人造塔,塔高壹般在1.5m不等,村大則塔大。塔底要用磚砌,塔身多以碎瓦砌成,約占塔高的3/4,再加蓋瓦園。塔底壹定要留個塔門,前門放燃料,後門拉灰。

晚上會被點燃焚燒(大村可以連續燒三個晚上,小村至少要燒到中秋晚上)。燃料是稻草和谷殼,主要是年輕人敲鑼打鼓收集的。火旺的時候澆松香粉,給火焰加油。場面很壯觀。

現在除了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還有祈願全村興旺。塔越燒,村子就越繁榮。

中秋節火塔的由來

推翻元朝。

相傳元朝統治中國後,采取了各種歧視性政策,剝奪了人們的許多權利,並采取監控措施來監視人們的活動。

元朝統治者把五大家族組織成壹個鎧甲,元朝政府派了壹個蒙古貴族作為鎧甲的首領。在元朝,貴族們利用他們在各個村莊的權力向人民勒索錢財。元朝末年,黃河連年泛濫,物價上漲,人民流離失所。

壹些愛國誌士紛紛揭竿而起,事先做了壹個秘密約定:八月十五日,在壹個空曠的地方,用瓦片築起壹座塔,燃著猛烈的火,作為共同行動推翻賈昌的信號。從此,燒塔就成了中秋節的習俗,壹直流傳下來。

這座塔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被燒毀的。

據史料記載,南宋元年(1276)正月,文天祥被元兵扣留,押解北上。到了鎮江,文天祥冒險出逃,接觸了全國各地的抗元造反派,堅持鬥爭。

之後,文天祥從廣東領兵攻打江西。在杜愚(今江西杜愚)大獲全勝後,重兵攻打贛州、冀州(今江西吉安,文天祥故裏),先後收復多郡。

元代江西宣威使恒力在冀州、興國兩縣發動反攻,文天祥大敗。祥興元年(1278)秋,文天祥在冀州、興國等地收編殘軍近萬人,準備再次反攻。農歷八月十五日,他在皂市(今江西省太和縣河市鎮)牛後河邊的壹個小山村(後被明朝廷命名為果都村)裏見了面。

中秋節那天,沃城人民用自己的門板和茅草在牛後河上架起了壹座浮橋,供文天祥率軍過橋。(後來被朝廷命名為國都渡口遺址)。每到中秋之夜,普通人都會在渡口邊上建壹座燈塔,以度過火海。在他的家鄉紀念這位愛國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