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煙熏臘肉,外觀壹致,熟切片,透明有光澤,色澤鮮艷,紅中帶黃,口感醇厚,肥而不膩,瘦而不塞,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的作用。陜南臘肉壹直保持著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壹煮肉香百花齊放”的美譽。
特點:從鮮肉的加工、制作、儲存來看,臘肉肉質不變,久香,久存。這種肉是柏枝熏制的,夏天蚊蠅不爬,三天不壞,是壹種獨特的地方風味食品。
缺點:如果暫時放下“口味”,從營養健康的角度來說,臘肉確實不是很多人適合的食物,尤其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和老年朋友。
首先,臘肉的脂肪含量很高。從重量上看,100g臘肉中脂肪含量高達50%;不僅如此,臘肉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膽固醇——每100克含膽固醇123毫克,比豬肉高50%!許多證據表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是導致高脂血癥的“危險因素”。其次,培根損失了很多營養。在制作過程中,肉類中的許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幾乎損失殆盡,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可以說,臘肉是壹種“雙重營養失衡”的食物。這種雙重失衡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也可能“更嚴重”。第三,臘肉含鹽量高。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是普通豬肉平均含量的十倍以上。長期大量食用臘肉,必然導致鹽分攝入過多,可能會加重或導致血壓升高或波動。
所以,對於高血脂的朋友來說,科學地選擇和食用油脂是非常重要的。吃大量的油是不健康的,吃油是完全不可取的。日常飲食中可以使用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茶油等,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但是,再好的“油”也要適量食用,每天20-25克就夠了。
臘肉不能每餐都吃,因為它是腌制食品,含有大量的鹽。這超過了人體每天的最大鹽攝入量;所以作為調理生活的偏方;當然,可以先煮或者多次煮,盡可能降低肉的含鹽量,這樣可以吃得更多;同時還能享受臘肉的淳樸香味。
鑒別:如果臘肉色澤鮮艷,肌肉呈鮮紅色或暗紅色,脂肪呈透明或乳白色,肉質幹燥、緊實、有彈性,具有臘肉的腌制風味,則為優質臘肉。另壹方面,如果肉的顏色暗淡,脂肪發黃,有黴斑,肉軟,無彈性,有粘液,腐臭或其他異味,這是變質或有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