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胃切除術後患者如何進食?

胃切除術後患者如何進食?

胃切除術後,胃的結構發生了變化,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受到了影響,往往出現食欲不佳、飯後飽脹、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等等。此外,胃切除術和胃腸吻合術後,由於幽門或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喪失,胃內食糜突然湧入十二指腸或空腸,也可引起上腹部脹痛、脹滿不適、惡心、嘔吐、噯氣、腹瀉、頭暈、乏力甚至心動過速等壹系列癥狀,嚴重者出現血壓下降、暈厥,稱為傾倒綜合征。

因此,胃切除術後的患者,飲食護理非常重要。科學的飲食保健主要包括:

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促進傷口愈合;吃少量食物,增加身體吸收營養的機會;改變食物的加工方式,適當添加壹些營養物質,可以促進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對身體的恢復也有重要作用。

具體方法是:

1.胃切除術後,

腸道功能可在1 ~ 3天內逐漸恢復。腸道衰竭時,可吃少量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稀、蜂蜜水、面湯、青菜湯等。,且每次飲用約100 ml,每日7~8餐。3~5天後可以吃大米粥、小米粥、蒸雞蛋湯、雞蛋湯、雞蛋面糊等。,而且每天的用餐次數可以在6次左右。在這個階段,不要吃牛奶、豆漿等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以及芹菜、豆芽、洋蔥等含有大量粗纖維的食物。

2、為了預防傾倒綜合征的發生,除了胃切除術後少量多餐,吃飯時盡量少喝水,還要註意盡量不要吃高糖飲食。另外,飯後平躺30分鐘左右對預防傾倒綜合征的發生也有很好的作用。

3.胃切除術後的患者也要註意在飲食中添加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

4.應采用煮、燉、蒸、燜等烹調方法,而不是涼拌、油炸、生煎,以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5.胃切除術後的恢復期,要註意慢慢增加食量,逐漸減少進餐次數,最後恢復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