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嫂子餐廳菜單

嫂子餐廳菜單

01

壓歲錢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習俗,通常用紅紙包著,意思是辟邪保平安。雖然時代在進步,但這種傳統習俗壹直傳承至今。過年走親訪友,給老人小孩發紅包也是壹種禮貌。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的思想也變了,覺得拿不到幾十塊的壓歲錢,起碼都是百元大鈔起步。往往壹年下來,發個紅包就要幾千塊錢。難怪很多普通工薪階層都害怕過年。

其實壹切都是量力而行,沒必要跟在別人後面。妳要知道,壓歲錢只是壹種祝福的形式,只要有這個意思就行,沒必要讓它成為經濟負擔。況且壹段感情的真誠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但是,總有壹些人信奉金錢至上,認為金錢可以判斷感情的親密程度。越是親近的人,越要給個大紅包,這樣才對得起親人的稱號。這種扭曲的價值觀真讓人不敢茍同。

02

李艷秋已經結婚好幾年了,她很少和家人聯系。她的父母不會主動給她打電話。甚至在她坐月子的時候,父母象征性的來參加滿月酒,當天就回去了,連壹句關心體貼的話都沒說。

回想我的童年,自從我哥哥出生後,李艷秋就像壹個多余的人。父母的關註點和關心點都在我哥身上,她完全是散養的。還好同村有爺爺奶奶愛她,不然她真的感受不到親人的溫暖。

後來,我的祖父母相繼去世,李艷秋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每天,我必須在上學前做家務,放學後做飯和洗衣服。即便如此,也很少有父母開心的時候。稍有差錯,就用棍棒伺候,燒肉。他們從來沒有零花錢。每次開學交學費,他們都要聽父母的抱怨。

父母認為女孩子讀書沒用,只有兒子才是這個家的希望。李艷秋讀完初中後,父母說不願意再在她身上浪費錢,讓她去親戚開的餐館打工,掙的工資全部交給家裏。

03

唐明是壹家餐館的廚師,他很同情李艷秋的生活經歷。他們成為戀人很長壹段時間,但李艷秋的父母強烈反對,擔心壹旦他們的女兒結婚,他們就不能再為她的家庭掙錢了。

然而,來自家庭的阻力越大,李艷秋和唐明就越堅定要在壹起的決心,沒有說再見就跟著他去了婆家。父母不肯給戶口本,堅持要老公用654.38+萬彩禮交換。為了順利領證,唐明不得不妥協。

我老公家不富裕。婚後,為了改善家庭條件,夫妻倆借錢開了壹家小飯館。然而好不容易有了壹個回頭客,婆婆卻發現她得了重病。幸運的是,她被及時發現並在手術後迅速恢復,但李艷秋和她丈夫的債務又增加了。

父母從不關心或過問女兒的生活,弟弟卻經常和她聊天,鼓勵她振作起來。雖然他不能被父母關心,但對李艷秋來說,有壹個好弟弟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04

經過兩年的努力,這對夫婦終於還清了部分債務。他們只想放松壹下。誰知壹個借錢給他們的親戚急著用錢討債。夫妻倆急得答應想辦法還貸。由於經濟壓力,李艷秋原本計劃今年不回娘家,但在哥哥和嫂子的盛情邀請下,夫妻倆還是回去了。

家裏只有三千多塊錢。除去給親戚買年貨和回父母家的錢,夫妻倆只剩下1000多塊錢了,不禁發愁。不管和父母有多不愉快,也不能省下錢孝敬老人,也要給剛出生的侄子壓歲錢。經過壹番討論,李艷秋決定給他的父母壹個500元的紅包,給他的侄子200元的壓歲錢。

我的哥哥和嫂子準備了豐盛的飯菜招待他們,他們也試圖解決李艷秋和父母之間的矛盾。這頓飯吃得很愉快,壹家人有說有笑。李艷秋對他的哥哥和嫂子充滿了感激,並反思說,如果他沒有不辭而別,他與父母的關系可能不會如此僵持。

然而,壹頓飯後,李艷秋拿出了紅包,母親順手拿走了侄子的紅包,說:“讓我看看妳給大侄子包了多少紅包。”我媽壹看裏面只有兩張薄薄的床單,就惡心了。

“妳真行。壹年難得回來壹次。200塊錢拿出手也不算太差。那是妳的侄子。妳是這樣的阿姨嗎?”

05

聽著母親諷刺的抱怨,李艷秋感到心裏發冷。她遇到了麻煩,但她的父母視而不見,拒絕幫助她。沒關系。為什麽還要踩幾腳?這讓她剛剛對父母的態度軟化,再次變成失望,哭著收拾行李走了。

哥哥嫂子攔不住她,只好把她送到路口。在車上,李艷秋的手機響了,小姑發來壹條信息,說知道大姐急需用錢,放了壹張銀行卡在手提包裏。密碼是她侄子的生日。他們不用還錢,因為我公婆用我姐的彩禮給他們買婚房的時候,他們還給原主了。嫂子還告訴李艷秋要保密,以免她的公公婆婆知道這件事。

李艷秋被她嫂子的行為感動了。她壹生沒有遇到壹對好父母,卻有壹個好哥哥好嫂子。我以為結婚久了,娘家就是我回不去的家。現在看來,事實並非如此。至少哥哥嫂子對她是真心的。

重男輕女的父母只關心兒子的利益。甚至在女兒出嫁後,他們也想盡辦法讓她為父母的家庭做貢獻。難怪有些女人結婚後就和父母家漸行漸遠。不是他們沒心沒肺,而是他們心都碎了。

其實,相比金錢,親情才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感到溫暖,照亮了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