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的豆腐沒有豆腐渣,而且很細膩,比買回來的豆腐好吃多了。
材料?
大豆150克
水1200克
3克內部脂肪
豆腐怎麽做?
將大豆浸泡在水中4小時以上。冬天變冷的時間越長,浸泡時間內果肉生長速度越高。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用水沖洗浸泡過的大豆。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倒入豆漿機中,加入1200ml水。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打磨成細膩的豆漿。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將磨好的豆漿倒入棉布袋中。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用手擠出豆漿,分離豆渣。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將擠出的豆漿倒入不粘鍋,加熱至沸騰。用深不粘鍋或厚底鍋煮豆漿,防止鍋溢出。時不時攪拌壹下,不要糊鍋。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煮豆漿,撇去浮在上面的浮沫。繼續煮2分鐘。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最上層的豆油皮也要去掉,讓豆漿更細膩。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冷卻到90度左右,溫度不能低於80度。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將3克內酯和20克溫水放入溶解器中,攪拌溶解均勻。溫水可以加速溶解。內脂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酸,放多了會有點酸,放少了也不容易定型和擴散。用3克內脂就差不多夠了。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現在開始洗漿,將煮好的豆漿從30 ~ 40 cm的高度快速倒入內部溶脂器。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撇去洗好的豆漿,蓋上蓋子保溫15分鐘左右,就凝固成豆腐了。我用電飯煲保溫固化,保溫效果挺好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這樣做出來的豆腐腦,細膩嫩滑,早餐配果汁吃也很不錯。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如果制作豆腐需要以下步驟,在豆腐模具中加入壹塊薄薄的棉布,用勺子將準備好的豆腐腦舀入模具中,刮平。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再用力擠壹點,擠出壹部分豆腦裏的豆水,將豆腐定型,然後繼續壓30分鐘以上,就成了豆腐。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這樣,豆腐就做好了。把模具倒過來就可以脫模了。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時間壓得越久,豆腐就越老。反之,時間越短,豆腐越嫩。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做。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