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多數人面對這種情況時,都會想到“辭職”這個詞,但王均瑤沒有。他不僅沒有辭職,而且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他的內心還燃起了想要發財的念頭。那麽壹個山村的窮小子如何致富呢?其實連王均瑤自己都不知道這壹點,但是經過多年的摸索,他自己發現了壹個道理,那就是“低買高賣”!
的確,古往今來所有的商業活動都離不開這個道理。只有明白這個最基本的道理,才能致富。所以基於這個原則,王均瑤開始了他的商業生涯。他開始帶著兩個弟弟去城裏買壹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玩具,五金配件,裝飾品,什麽便宜就買什麽。
然後利用農村和城市的信息差,高價賣給村裏的人。雖然利潤不大,但妳要知道,當時王均瑤還只是壹個十五歲的孩子。壹個孩子有這樣的商業頭腦,用這種頭腦賺錢養家。這真是壹個天才。
然而,如果我們只是這樣做,即使王均瑤是天才中的天才,他也賺不到幾億美元。那麽是什麽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讓他正式走上了經商之路呢?
原來全靠壹個人壹件事。這個人是王均瑤村的壹位老先生。他以當年“紅頂商人”胡雪巖的風範看待王均瑤,所以遇到王均瑤賣貨,向他解釋了很多經營之道,還告訴他,要想徹底改變命運,不能固守大禹鎮的這壹畝三分地,必須向外走。聽到這個道理,王均瑤終於意識到了這壹點。
這就是改革開放政策。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下,王均瑤結合自己之前明白的道理,看到了此時的機會,於是決定帶著兩個弟弟去南方沿海城市經商。
在政策和王均瑤自身才能的驅使下,三兄弟如蛟龍入海,奔赴沿海。他們拿著失去的資本,開始在街上賣貨。後來,他們有了壹個小店面。他們可以被描述為他們賺了錢賣了什麽,他們受了什麽苦,他們累了什麽,沒有人做什麽。
所以,就這樣的努力,僅僅過了幾年,在王均瑤的指導下,王家賺到了人生的第壹桶金,也就幾十萬塊錢,但是妳要知道,這是在90年代初,手裏拿著的錢足夠三兄弟安享晚年了,所以在那之後,王均瑤原本好鬥的心態悄然改變,他開始享受生活,開始有規律了。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王均瑤是如何將現有資產擴張到上億的呢?
原來,這壹切都是因為王均瑤回家看望父母時發現了商機。當時是國慶假期,所以王均瑤給工廠工人放了幾天假,他準備回家陪父母。他們之間的距離真的不近。當時沒有高鐵,他不願意買飛機票。所以他不得不選擇坐公交車回家。
然而,眾所周知,公交車的速度很慢,而且鄉下的山路非常崎嶇,所以他開了六天,終於在假期的最後壹天到家了。當他的父母得知他只能待壹個晚上,第二天壹早必須返回時,原本的喜悅漸漸變成了失望。作為壹個孝子,王均瑤不忍心看到父母傷心,所以為了安撫老兩口的情緒,他不得不選擇將工期推遲幾天。
當時正值生意旺季,兩個弟弟不滿哥哥自己回家的行為。當他們聽說要待很多天的時候,自然的憤怒壹下子就出來了。他們在電話裏不停地責備王均瑤,問他為什麽他明明知道公共汽車這麽慢卻還要回去。春節後不能壹起回去嗎?
作為大哥,被小弟罵是自然的,於是馬上回答:“我怎麽知道會這麽慢?我想要乘飛機去。我也想包下整架飛機,帶妳們兩個壹起回家。這不是錢嗎?父母想我,我不能不管……”
說到這裏,王均瑤突然停了下來,聽到弟弟的話中間沒有聲音。兩個弟弟以為哥哥生氣了,趕緊向他道歉。他們沒想到的是,王均瑤壹點也不生氣。他停下來是因為他通過剛才說的話瞬間想到了壹個很大的商機。沒錯,就是下飛機!
要知道,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民航業處於美國客機取代蘇聯客機的混亂階段,很多蘇聯客機都在為如何應對而發愁。這個時候,個人買下這些飛機,在年限到期前開辦民營民航業務,吸引老百姓以更低的價格乘坐,豈不是壹筆有利可圖的生意?
當然,正是想到這裏,王均瑤萌生了下飛機獨自行動的想法。讓他沒想到的是,聽了他的話,不僅是電話那頭的兩個弟弟,就連他身邊的父母都驚呆了,懷疑王均瑤是不是瘋了。
我真的不能怪他們這麽想。畢竟當時沒有個人承包飛機的先例。即使王均瑤被賣掉,它也無法通過包租、購買航線和出售機場來賺錢。但是妳認為王均瑤會放棄這些困難和疑慮嗎?
答案是否定的,面對質疑,王均瑤不僅沒有放棄,反而變得更加精力充沛。憑著他的努力,果不其然,僅僅壹年後,他就攢了壹大筆錢,還從銀行貸了壹大筆款,真正完成了當時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壯舉。
王均瑤成立了壹家名為溫州天龍的包機公司,建了壹個機場,買了壹條飛行航線,壹舉成為“中國包機第壹人”,而在他的努力經營下,公司的航班越來越多,到最後,甚至已經覆蓋了全國幾乎所有的飛行航線。
當老百姓聽說天龍公司不僅是私企,而且票價比以前便宜好幾倍,於是越來越多的人來湊熱鬧體驗飛行,天龍公司的營業額在這些人的光顧下幾個月就翻了幾倍。
此後,天龍公司的業務越做越大,但王均瑤並沒有停止他的奇思妙想。成為千萬富翁後,他依然沒有選擇過退休的生活,而是在牛奶、房地產、廣告等行業創業,而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生意都很成功,讓王均瑤的身價在短短幾年內又翻了幾十倍,讓他真正成為了。
此時的王均瑤,風光無限,世人對它充滿了敬仰,但就在這個時候,壞消息也隨之而來。
因為他常年孤註壹擲,什麽事都要自己做。王均瑤的健康狀況也在惡化。起初,他以為只是單純的胃痛,但在醫院詳細檢查後,醫生告訴了他壹個不幸的消息,那就是他患上了腸癌晚期。...
這種疾病發生在2003年,即使是現在,康復的機會也很渺茫,更不用說王均瑤的腸癌已經到了晚期。因此,在王均瑤被診斷出腸癌後不到壹個月,他終於死於癌細胞擴散導致的器官衰竭,享年38歲。
壹代商業天才就這麽英年早逝,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太多的遺憾。那麽之後如何處理他的葬禮呢?是像很多巨頭鬧事,還是他死後努力奮鬥的行業支離破碎?
沒有,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均瑤的兩個弟弟並沒有因為財產繼承的問題與嫂子和侄子鬧翻。他們不僅沒有鬧翻,兄弟倆還主動把均瑤集團40%的股份給了他們,並承諾等大侄子長大了,把產業全部歸還。現在,在兩兄弟的經營下,均瑤集團也是如日中天,算是對得起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