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了獨樹壹幟的“馮氏喜劇”,讓無數人捧腹大笑,感受中國式幽默。這些導演都主導了90年代和新世紀初的電影市場,引導了中國電影的發展,用時代的符號迎合了觀眾。
由於這些偉大的導演不再年輕,他們可能很難跟上年輕觀眾的步伐。過去那些黃土地已經成為城鄉結合部,武俠題材不再流行,慢幽默也比不上新的網絡段子。這就是為什麽馮小剛尷尬地稱之為“垃圾觀眾”。
其次,非職業導演的吳京和Xu zhēng能夠在當下的票房市場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更貼近時代,眼光獨到,他們開創了壹種新型的中國電影市場。比如《將死求生》,口碑票房雙豐收,敢於直擊社會痛點,關註底層民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推動了我國抗癌藥的普及。
此外,吳京的《戰狼》系列可以說是國內軍事戰爭題材的開創者。宏大的戰爭場面堪比好萊塢大片,充滿愛國情懷的主題迎合了國人大國崛起的心態。更重要的是,吳京對《流浪地球》的投資和參與已經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的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