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請教大神,這幾種野菜能吃嗎

請教大神,這幾種野菜能吃嗎

常吃的野菜:

毛妮菜

河南常見野菜之壹。冬季萌芽生長,春季幼苗嫩株可食。植株葉面布滿絨毛,葉子富含葉綠素、鐵等微量元素。花開小喇叭狀,紫色,也有白、紅色。種子褐色。味道稍澀,無毒。富含氨基酸和其它微量元素.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這種野菜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面條菜

中原常見野菜之壹。和毛妮菜生長環境和季節壹樣,也是冬季萌芽,春季幼苗成長。整株和毛妮菜有所區別:葉面稍寬,油亮且綠,無絨毛且光滑,可食用。和另壹種野草比較像,較難區分。

薺菜

薺菜性喜溫和,只要有足夠的陽光,土壤不太幹燥,薺菜都可以生長,薺菜對土壤的選擇不嚴,但以肥沃、疏松的土壤栽培為佳。薺菜屬耐寒性蔬菜,要求冷涼和晴朗的氣候。種子發芽適溫為20~25℃。生長發育適溫為12~20℃,氣溫低於10℃、高於22℃則生長緩慢,生長周期延長,品質較差。薺菜的耐寒性較強,-5℃時植株不受損害,可忍受-7.5℃的短期低溫。在2~5℃的低溫條件下,薺菜10~20天通過春化階段即抽薹開花。

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春天摘些薺菜的嫩莖葉或越冬芽,焯過後可涼拌、蘸醬、做湯、炒食,薺菜水餃、薺菜餛飩、薺菜春卷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還可以做成鮮美的薺菜粥。

馬齒莧

又名馬齒菜、馬齒草、五方草,東北地區又俗稱為“馬藺[lìn]菜”,壹般為紅褐色,葉片肥厚,像倒卵形。

它含有蛋白質硫氨酸、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物質。由於其中含酸類物質比較多,所以吃的時候會覺得稍有些酸味。

馬齒菜的藥用功能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恒定,對糖尿病有壹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種,焯過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米毫

屬野生胡蘿蔔科。形狀類似於胡蘿蔔葉子,但葉較細小,開黃色小花。無毒,嫩株可食。富含氨基酸和葡萄糖之類,河南常見野菜之壹。

蒲公英

又名婆婆丁,它的花粉含有維生素、亞油酸,枝葉中則含膽堿、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具有抗菌、消腫利尿、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其主要成分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膠、菊糖、膽堿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種腫瘤。

蒲公英焯過後生吃、炒食或做湯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絲;還能配著綠茶、甘草、蜂蜜等,調成壹杯能夠清熱解毒、消腫的蒲公英綠茶。

苦菜

苦菜又名苣蕒菜、曲麻菜、曲賣菜、苦苣菜,莖呈黃白色;長葉片,尖部略圓,邊緣有齒牙,齒牙大小因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花色鮮黃,屬野菊科。

苦菜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磷、鈉、鐵、等元素,能清熱、消腫、化淤解毒、涼血止血。苦菜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苦菜嫩葉可采食,生吃略帶苦味,用開水燙壹下制熟,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湯,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燙後蘸面醬食用,也可以和面粉做成菜餅。或做麻醬拌苦菜、苦菜粥等。

蕨菜

又名蕨兒菜、龍頭菜、拳頭菜,學名: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蕨菜能起到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 在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有廣泛分布,由於其具有壹定的致癌成分,牛羊使用過量會導致死亡,人食用會導致癌癥的發病率提高。

蕨菜吃起來鮮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譽。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燒、煨、燜都可以。在現代菜譜中,用蕨菜烹調出的名菜有木須蕨菜、海米蕨菜、肉炒蕨菜、脆皮蕨菜等多種。這些菜肴素以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清香味濃而深受食客的青睞。蕨菜葉呈卷曲狀時,說明它比較鮮嫩,老了後葉子就會舒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