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香粽子》:“糯米淘洗幹凈,與棗、栗子、綠豆,用艾葉包好,放鍋裏煮。”
《薄荷味粽子》:“薄荷浸米蒸至軟,拌洋糖,裹糯米熟。”
《紅豆沙餃子》:“紅豆沙、糖、脂肪油,煮在小餃子裏。”
《蓮子餡餃子》:“剝心,拌洋糖,包小籠包。”
《松仁粽子》:“沒有皮包的小粽子”
《火腿餃子》:“把餃子放在火腿塊裏。如果火腿是金華的,細肥要均勻。還有,肉丁可以包餃子。”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個頭大,外形獨特。除了鮮肉粽子和紅豆沙粽子,還有以雞丁、鴨丁、叉燒、蛋黃、香菇、綠豆沙為餡料的什錦粽子。
閩南粽子:廈門、泉州的燒臘粽子、堿水粽子享譽海內外。燒臘水餃的米飯壹定是最好的,豬肉是五花肉,豬肉先腌制香爛,再加上香菇、蝦仁、蓮子、紅燒肉湯、糖等。吃的時候蘸上蒜泥、芥末、紅辣醬、蘿蔔酸等調料,香甜爽滑,油而不膩。閩南的粽子分為堿粽子、肉粽子、豆粽子。堿性粽子是在糯米中加入堿液蒸出來的,粘粘的,軟軟的,滑滑的,冰後加入蜂蜜或糖漿特別好吃。肉餡餃子的材料有紅燒肉、香菇、蛋黃、蝦皮、筍幹等。廈門的肉包子是最有名的。豆粽子流行於泉州,九月豆拌少許鹽,用糯米包裹。蒸熟後的豆子聞起來很香,還有人蘸白糖吃。
寧波粽子:浙江寧波粽子呈四邊形,品種有堿水粽子、紅豆粽子、紅棗粽子等。其代表品種酸水粽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適量的酸水,用老黃葉包裹而成。糯米煮好後變成淡黃色,可以蘸白糖,又香又好吃。
嘉興粽子:嘉興粽子呈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比如鮮肉餃子,瘦肉裏往往夾著壹塊肥肉。餃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進米飯裏,入口肥而不膩。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個頭小,呈斜四邊形。在北郊農村,人們習慣吃大黃粽子,又粘又香,餡多是紅棗和紅豆沙。
其他著名的粽子還有四川和湖北的辣粽子,貴州的腌粽子和蘇北的鹹蛋粽子。
上海有很多種粽子。
以杏花樓、新雅為代表的廣式粽子,口感綿軟,味道濃郁。它的形狀底部是平的,正方形和五邊形,壹個角朝上,其余的向四面八方延伸。廣式餃子的品種很多,有栗子、鮮肉、蛋黃、香菇。枕包餃子有烤鴨、香菇、栗子、鮮肉、蛋黃、米仁等,其他還有堿水餃子、豆沙餃子、鮮肉餃子、鮮肉蛋黃餃子、紅豆餃子等。
淮陽的特色水餃,以老板齋、揚州飯店為代表,有“八味八式”,正宗的“小腳”粽子,四角形紅棗紅豆粽子,秤砣形蛋黃栗子粽子,元寶形火腿粽子,三角豆瓣鹹肉粽子,抱枕鮮肉粽子,長枕雞肉粽子,菱形豆沙粽子,各具特色。
Kutokuhayashi供應的蘑菇湯圓、豆板湯圓、豆沙湯圓、紅豆紅棗湯圓、松子白米湯圓、羅漢湯圓都是素食。
清真洪長興的粽子很清真,外殼微綠,棱角分明,外表細膩,味道純正,尤其是“牛肉粽子”,是其他幫派沒有的。
沈大成,嘉興粽子店,五芳齋和其他傳統專賣店供應各種粽子,如紅豆沙,鮮肉,白米飯,紅棗和紅豆,以及新鮮的蛋黃。沈大成首創了咖喱雞粽子,這是豐富多彩的。各種粽子的品種、形狀、味道、顏色都不壹樣。廣式抱枕包裹的大粽子450克,而迷妳粽子只有25克。
棗子粽子
類別:甜品/零食自汗盜汗補虛養生食譜夜尿食譜及更多食譜
工藝:烹飪口味:香濃可食用:早餐|中餐|晚餐|小吃
味道:這個粽子舒服又有營養。
材料:糯米1000g。
輔料:葡萄幹50g,蜜棗100g。
烹飪方法
1.將400克粽子葉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至軟身,瀝幹水分備用。
2.糯米洗凈瀝幹備用。
3.將蜜棗放入碗中,蒸軟,取出,趁熱去核,葡萄幹洗凈瀝幹。
4.取3片毛對生的粽子葉。先加入1/3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幹,再加入2/3糯米做成三角形粽子,用繩子紮緊。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加水用大火煮2小時左右,再用小火煨3小時左右,即可食用。
綠豆鴨蛋粽子(很多人都說好吃)
烹飪方法:糯米、綠豆750克,花生25克,熟鹹鴨蛋蛋黃5個。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制成餡料。將泡好的粽子殼葉折成漏鬥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放入鍋中瀝幹水分,加入冷水浸泡粽子,煮1小時,再用文火煮1小時。
陳皮牛肉餃子
烹飪方法:1000克浸泡糯米和綠豆,100克牛肉和陳皮,50克豬肉末,蔥花,姜末和鹽。用豬油炒出蔥花,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肉末,翻炒半分鐘,然後淋上香油作為餡料。包的時候先把拌好的糯米和綠豆放進去,把餡放在中間,然後按照上面的方法煮。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25克,菠蘿肉、冬瓜條25克,西瓜仁、核桃仁、葡萄幹、紅綾15克,白糖300克。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用白糖煮開,瀝幹水分,再用白糖腌制24小時,就是餡料。包成方底的餃子,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
健康素食湯圓材料:三寶飯3碗(熟),棉繩1米,蘿蔔幹1/2杯,香菇6個(中等大小),粉葉12片(大),栗子6個,水煮花生1/2杯,素食蛋黃60g(65448)。
調料:
1,黑胡椒1/8茶匙,糖1/8茶匙,香油1/4茶匙,醬油1/4茶匙。
2.少許鹽,白胡椒和素蠔油。
練習:
1.將粽子葉放入熱水中煮8分鐘,然後洗凈擦幹水分備用。
2.將蘿蔔幹放入水中浸泡10分鐘,然後切碎,擠出水分;將蘑菇浸泡在軟方塊中;栗子用水浸泡2小時,香菇栗子蒸熟(約15~20分鐘)。
3.將蘿蔔幹絲、香菇丁、調料(1)翻炒,備用。
4.將調味料(2)加入煮熟的三寶飯中,拌勻。
5.將兩片重疊的粽子葉卷成尖桶狀,然後放入方法(4)的2大勺三寶米,再放入1大勺切碎的蘿蔔幹、香菇丁、栗子、素蛋黃、素肉松,然後放入1大勺三寶米,稍壓,包成粽子狀,用棉繩紮緊。
6.放入蒸鍋蒸10分鐘。
五鬥宗
6月8日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雖然中國人壹直有吃粽子的習俗,但甜粽子糖分高,熱量大,鹹粽子富含油脂,讓人敬而遠之。現在,我們就來教大家做壹種“五豆餃子”,既滿足了人們的食欲,又保證了營養和健康。
“五鬥粽子”以綠豆、紅豆、花生、梅豆、糯米等豆類和粗糧為原料,具有清熱解毒、消暑祛濕、健脾和胃的作用。還包了粽子葉,涼性,有治療作用。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非常適合夏季的食療,適合鹹宜各個年齡段的人食用。
材料:白糯米360克,紅豆60克,綠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子葉24片。
練習:
1.糯米、紅豆、綠豆、花生分別洗凈後用冷水浸泡2小時,梅子豆洗凈後用冷水浸泡1小時;
2.瀝幹水分,將糯米、紅豆、綠豆、花生、梅豆、玉米混合,加糖調味;
3.將葉子洗凈,用熱水浸泡2小時,然後晾幹。
4.取出2片粽子葉,交叉折疊成三角形的頂端,加入適量糯米混合物,首尾對折。把另外兩片葉子包在兩邊,折疊後用細繩包起來,就是五個豆包。
5.入籠蒸20分鐘即可食用。
海南五色粽子
吃過海南苗族同胞五色飯的人都覺得又香又好吃。但是,如果妳嘗過上海南苗細胞做的五色粽子,妳壹定會念念不忘!
五色粽子是海南島苗族同胞家庭團聚吉祥的象征。根據民間傳說,很久以前,苗族祖先生活在黃河流域。由於苗族首領的殘酷壓迫和剝削,五兄弟無法忍受被迫逃離。逃亡時約定農歷三月初三在海南島五指山見面。五兄弟歷經艱難險阻,漂洋過海,跋山涉水,按時到達五指山。於是,他們高高興興地點起篝火,包五色粽子,慶祝兄弟團圓。此後,他們在海南島生活繁衍,五兄弟改五姓。所以海南島苗族只有李、鄧、金、江、馬五個姓氏。為此,苗族同胞家家戶戶都在農歷三月初三包五色粽子,以示對祖先的懷念和家人團聚。
五色粽子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先用豬油或花生油把糯米炒香,然後取出分別放入五個盒子裏。然後用壹盒野生植物的葉汁染壹種顏色,分別是紅、黃、藍、黑、白王。加入腌制的野味,如山豬肉、黃肉、鹿肉等。或者禽肉。然後用樹葉或芭蕉葉包起來,每種顏色壹種糯米,再用麻繩綁好。粽子的形狀是圓柱形的,大小是任意的。煮粽子的時候,水要浸在裏面。如果是多鍋煮,每鍋要有五種顏色的粽子,寓意吉祥。煮兩個小時左右,粽子香味濃郁就可以拿出來吃了。
吃五色粽子可以分熱食和冷食。剛從火鍋裏出來的五色粽子,香味四溢,讓妳垂涎三尺。當妳從葉子裏咬出壹口,只覺得又軟又粘,舌頭又甜又滑,滿嘴都是香味,讓人想吃。涼拌粽子逐漸變硬,細嚼慢咽能給人醇厚的口感。吃完後嘴裏還有壹股久久不能下咽和吐出的余味。
魚味荷葉餃子
材料:三寶米1杯、糯米1/2杯、魚80g、蘿蔔幹20g、香菇2朵、蝦米5g、姜3片。
調料:醬油2大勺,65438+米酒0大勺。
練習:
1.將泡好的三寶米與糯米混合,加入1/2杯水,放入電飯鍋蒸熟(非電飯鍋,外鍋加入1/2杯水);將荷葉浸泡在水中
使用。
2.魚洗凈切片;蘿蔔幹粉洗凈,瀝幹水分;將蘑菇浸泡在水中直至變軟;蝦洗凈備用。
3、鍋熱,放入油煸炒蝦仁,放入香菇煸炒至香,取出備用。
4.燒熱鍋,放油炒香姜片,再放入魚片和調料小火煮100分鐘。
5.將荷葉鋪在小蒸鍋上,加入三寶糯米飯,然後加入方法(3)和(4)中的材料,加入三寶糯米飯,包裹荷葉,放入電飯鍋蒸(外鍋加1/2杯水)。
八寶粽子
蘆葦葉500克,糯米1000克,大棗50克,薏苡仁50克,紅豆50克,綠豆50克,金桔75克,青梅50克。
1.用開水焯壹下蘆葦葉,放涼待用。糯米洗凈,用冷水浸泡24小時待用。
2.將大棗、薏苡仁、赤小豆、綠豆用水浸泡;金桔和青梅切丁。
3.將糯米與加工好的食材混合,用蘆葦葉包裹,放入水中煮2小時即可食用。
鮮果粽子
配料:紅棗或栗子,白糯米。
做法:先將紅棗或栗子切成粒,將白糯米用冷水浸泡三四個小時,然後按照壹層米壹層餡的順序包三層米三層餡,最後用蘆葦葉將這些原料包好煮熟即可。
豆沙宗
配料:紅豆沙、白糯米
做法:白糯米用冷水泡三四個小時,然後按照壹層米壹層餡的順序包三層米三層餡。最後將這些原料用蘆葦葉包裹,煮熟。
方法和鮮果粽子壹樣。
谷瑋肉粽
食材:板栗、香菇、五花肉、鹹蛋黃、蝦仁、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栗子煮至栗子的香味熟透。香菇用水浸泡壹小時,小火煎,加香料煮熟。先炒五花肉,然後取出用醬油和香料腌制。蝦也用油炸,使它變香。花生要熟了。同時將白糯米放入水中浸泡3~4小時左右,浸泡至軟身。
把白糯米和其他所有加工好的原料放在壹起。具體比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混合在壹起。混合後加入醬料翻炒片刻。炒好後用粽子葉包起來。
小貼士:水必須淹沒所有的粽子,然後煮壹個半小時左右。
瑤柱肉粽
配料:類似於古代的肉餡餃子,只不過多加了壹種原料,即瑤柱。(瑤柱是什麽:/view/502.htm)
方法和古代的肉餡餃子壹樣。
頂級養生宗
原料:紫米、銀杏、扇貝、鮑魚、栗子、香菇、五花肉、鹹蛋黃、蝦仁、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第壹步,栗子、香菇、五花肉、鹹蛋黃、蝦仁、白糯米、肉醬、花生的加工方法與古代的肉粽相同。紫米泡熱水需要6個小時左右。泡好後將紫米用文火炒香,但不要炒得太軟。瑤柱和銀杏也需要提前煮熟。最好用幹鮑魚,要提前7天泡水。第二步:將60%白糯米和40%紫米混合,加入其他原料,用臺灣省竹葉包裹成四角,放入水中浸泡壹個半小時。
莎拉沙楊總
材料:糯米600g,香葉,黃梨4片,速食材料1包蔥籽,3湯匙蒜米1湯匙勃蘭特油,3湯匙醬油,半湯匙米葉,適量米繩。
餡料:雞肉800克、土豆400克、洋蔥3克、蝦80克。
麻辣炒飯速食材料2湯匙雞精1茶匙。
3茶匙玉米澱粉馬拉詹1茶匙。
做法:將雞肉、土豆、洋蔥切碎,加入其他餡料拌勻。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將香葉切成6厘米長,蔥蒜切碎。燒熱炒鍋,放入勃蘭特油,爆香洋蔥和大蒜,放入糯米和姜黃,煮熟並生抽,攪拌均勻。將2片粽子葉折成漏形,放入1湯匙炒好的糯米,放入餡料和香葉,再在上面放入1湯匙糯米。用粽子繩把粽子綁好,放在高壓鍋裏煮30分鐘,然後趁熱吃。*普通烹飪需要2小時。
檳城娘葉粽子
材料:糯米600g,肉末/雞肉250g,蝦150g,蔥120g,糖瓜120g,蒜2茶匙,花生4湯匙,芝麻3湯匙,香葉4片,宗盛4片。
調料:芫荽籽粉2大勺、雞精1大勺、姜粉1小勺、醬油2小勺、糖1/4大勺、鹽半大勺、姜黃1小勺、水1小勺、紅鷹油4大勺。
練習:
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瀝幹水分,加入4湯匙油和2茶匙鹽,攪拌均勻。鍋內熱4大勺,爆香蔥蒜,加入豬肉、蝦仁、糖、冬瓜和調料,炒至冷。將葉子折成桶形,加入糯米和餡料,用繩子裹緊。將粽子放入沸水中煮2小時左右,取出食用。
芋頭餃子
材料:糯米450g芋頭550g梅豆150g芋頭飯速食材料1包辣椒1茶匙香油1茶匙蔥子(切碎)2湯匙大蒜(切碎)1湯匙宗野適量紅鷹油。
餡料:雞肉豬肉600克小米100克蝦米50克香菇20個鹹蛋黃10粒調料:五香粉1茶匙地溝油1茶匙胡椒粉1茶匙香油。
生抽1大勺酒1大勺風幹油半茶匙雞精半茶匙糖半茶匙鹽1茶匙。
做法:糯米、眉豆洗凈,用清水浸泡半小時。芋頭去皮,洗凈,切丁,上油。鍋中熱油,爆香蔥蒜,倒入材料A,爆香。將豬肉和雞肉(加入2茶匙生粉)、小米、蝦米、蘑菇和調味料抖勻。將米葉折成筒狀,放入炒好的糯米,放入餡料,蓋上米蓋,折成三角形,用米繩綁好,放入有開水的氣壓鍋中30分鐘,加熱2小時。
材料:豬前臀尖,糯米
肉與米的比例約為3: 5(即3斤肉,5斤米),醬油,鹽,糖,雞精,料酒。
嘉興肉粽
準備工作:
宗葉:新鮮宗葉如果洗凈,把根(有兩個小尖)稍微炒壹下,水燒開,把宗葉放進去3、5分鐘。如果葉子是幹的,要先泡壹天,然後泡到軟,切掉根部,像新鮮的壹樣處理。
米飯:快淘米,盡量不要讓米飯進水。用蘿蔔把米飯擦幹,放壹會兒(米飯會吃壹點水)。加入醬油和鹽(醬油稍微多壹點)。
肉:去皮,將肥肉和瘦肉分開,切成3到4厘米見方左右的塊。肥肉和瘦肉塊的比例是1: 2。將料酒、醬油、鹽和少許糖倒入肉、雞精中。酒多了好喝,醬油少了。用手搓到肉起泡,說明味道已經完全吃進肉裏了。
這是餃子:
粽子的葉子明顯分為兩面(有毛的壹面是反面,可以通過葉子直徑來區分,向外凸出的是反面),正面向內,包著枕式粽子。這很難描述。用棉線或草繩系住。粽子好吃不好吃,和紮得緊不緊有很大關系。每個粽子壹定要放肥肉,不然不好吃。
煮粽子:大鍋壹定要夠深。把粽子放進去,加水,水不會被粽子的火烤熟。如果粽子有我上次打包T版的那麽大,就要1個小時。粽子再大,也要2 ~ 3個小時才能點燃。煮粽子中途千萬不要停火,要保持水開著。吃粽子不用我說吧?
如果發現粽子比較淡,可以在煮粽子的水裏加鹽和醬油,煮壹會味道就能進去了。
臺灣粽子
配料:長糯米,豬肉,香菇,鹹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宗葉,宗盛。
做法:糯米洗凈,浸泡3小時。將豬肉切成約4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狀;香菇泡軟後,去蒂切條;豬肉、香菇用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料腌制2小時;鹹蛋黃切半備用。
將粽子葉和粽子繩洗凈,取兩片粽子葉,三分之壹處折成漏鬥狀,將壹半糯米舀入漏鬥中,加入豬肉、香菇、鹹蛋黃等餡料,再填入糯米。然後把多出來的粽子葉折回去蓋住漏鬥,包好,用繩子在粽子的腰部紮緊,做完就放好。
將粽子放入鍋中,蓋水,中火煮2小時。煮熟後,就可以吃了。
目前,傳統的方法是浸泡粽子的葉子(蘆葦葉或竹葉等。)先把糯米泡在水裏,取肉、豆瓣醬、棗仁等。作為餡料,包成三角形、方形、枕形,蒸熟即可。具體做法,詳述如下:
1,肉棕色
a、5斤香糯米,將糯米浸泡在溫水中(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熱,水溫摸起來有點燙但可以接受)2、3個小時(期間撓1到2次,讓米泡得更好),用小簸箕或過濾籃將水瀝幹。
b、2斤去皮綠豆,用同樣的溫水浸泡同樣的時間,瀝幹。
c、半肥瘦肉2斤(用瘦肉煮的粽子不夠滑香),將肉切成寬2cm、厚1cm、長10-15cm的條狀,再加入少許鹽、味精(雞精)、料酒、姜片、1湯匙醬油。
d、將粽子葉放入水中煮10分鐘,然後取出冷水將剪刀兩端多余的洗凈瀝幹。
e、剪若幹棉線,每根約20cm長。在妳的腿(膝蓋)上放壹條毛巾,以防淋濕。
f、取兩片(兩面反面)粽子葉,壹端壹尾反方向重疊(不完整),放入壹小碗(125g)大米中,用食指在大米中間輕輕畫壹個字,放入1,2勺綠豆,然後放入肉條,在肉條上放同樣的綠豆,再蓋上123g大米。
g、右手先將粽子葉的外端向內向後折,包好壹端,同樣完成另壹端。將粽子從壹端綁到另壹端之前,先在中間綁壹次,以防變形。繩子不能太緊(煮)也不能太松(淹),輕拉不動即可。
h、綁好後壹個個放入鍋中,然後在粽子上澆冷水約1cm,點火...水燒開15分鐘後,將上下粽子在鍋內的位置對調,然後文火煮1小時。
2.紅棗和粽子
不難發現如何用蜜棗包餃子。最大的區別:大棗用溫水浸泡,去籽切成豆粒,然後和幹糯米混合。至於調味,喜歡甜的可以放點糖。
3、綠豆鴨蛋餃子
糯米750克,綠豆750克,花生25克,熟鹹鴨蛋黃5個。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制成餡料。將泡好的粽子殼葉折成桶形,填入適量餡料,放入鍋中,用冷水浸泡。煮1小時後,用文火煮1小時。
4、陳皮牛肉餃子
泡糯米和綠豆各1000克,牛肉和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花,姜末和鹽。用豬油炒出蔥花,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肉末,翻炒半分鐘,然後淋上香油作為餡料。包的時候先把拌好的糯米和綠豆放進去,把餡放在中間,然後按照上面的方法煮。
5.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25克,菠蘿肉、冬瓜條25克,西瓜仁、核桃仁、葡萄幹、紅綾15克,白糖300克。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用白糖煮開,瀝幹水分,再用白糖腌制24小時,就是餡料。包成方底的餃子,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
6.鹹雞肉餃子
材料:糯米600克、雞肉800克、土豆400克、蝦米80克、蒜1湯匙、醬油半湯匙、蔥、鹽、雞精、生粉少許、粽子葉適量、粽子繩適量。
練習:
(1)將雞肉、土豆、洋蔥切碎,加入鹽、蒜、雞精、生粉拌勻。
(2)糯米洗凈,浸泡半小時。燒熱炒鍋,放入蔥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醬油,炒勻。
(3)將2片粽子折成漏形,放入1湯匙炒好的糯米,放入1方法中均勻裹好的餡料,再放上1湯匙糯米。
(4)用粽子繩把粽子綁好,放在高壓鍋裏煮30分鐘,趁熱吃。如果是普通鍋,壹定要煮2個小時左右。
7、正宗金包餡蒸餃
材料:
(1)糯米500g,幹香菇1,蓮子4個,蝦皮10g,綠豆仁50g,栗子2個,幹荷葉1,幹竹葉6片,幹堿草2根。
(2)鹹蛋黃1,胡椒粉少許,芋頭30g,排骨100g,肥肉;五香粉、蔥油、味精。
練習:
(1)將材料1中的材料在水中浸泡至發起,其中尖糯米浸泡至少2個半小時,再用胡椒粉、蔥油、味精、鹽腌制。把芋頭切好,煎壹下。放在壹邊。
(2)肥肉切塊,用五香粉腌制30分鐘左右。排骨剁碎用黑醋、醬油、鹽、味精、面粉腌制備用。
(3)將荷葉成對撕開,粗糙的壹面朝下,鋪上3片竹葉,放壹半糯米。然後加入香菇、蓮子、蝦皮、栗子、鹹蛋黃、肥肉、排骨、芋頭、綠豆仁。放另壹半糯米,蓋上另外三片竹葉。
(4)將荷葉左右對折並抓住,然後來回對折並抓住將其裹成四邊形,用堿草裹緊。5.上桌前,將餃子在水中煮四個小時。小心,別吃太多,會拉肚子的。粽子葉的選擇請註意以下幾點:廣州人大多用竹葉做粽子,選擇表面光滑、柔軟、堅韌的為佳。汕頭人通常用竹葉包粽子。粽子有竹葉的香味,但要煮到軟。在上海等地,每年三伏天采自安徽黃山的樹葉,含有壹種特殊的香味,俗稱“徽州馥若”。
餃子餡的調味:新鮮豬肉要用少許味精、糖、酒、鹽、醬油混合反復揉搓,直到調料滲透到豬肉裏,再包裝。
粽子的捆紮:豆沙粽子不要捆得太緊,以防米粒擠入豆沙中。如果沒有煮透,就會被夾住。鹹肉餃子如果用的是肥豬肉,不要紮緊,松緊適度。如果用瘦肉,要紮緊,因為瘦肉煮熟後會收縮,水餃的肥汁會漏到水裏,不能保持水餃的肥糯。
煮粽子:將粽子用水煮開後再放下。用水浸泡粽子表面,大火煮3小時左右。煮粽子的過程中不要加生水。需要註意的是,勾水粽子不能和其他粽子壹起煮。熟了就拿出來。吃的時候打開粽子的葉子,粽子又香又香。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中帶甜,香嫩可口。註意事項吃粽子時,可以適當喝點茶或糖水,幫助消化。最好和壹些蔬菜水果壹起吃,更有營養。
哪些人不應該吃粽子?
粽子清香淡雅,軟糯膩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但是,做粽子的原料糯米,又油又粘。暴飲暴食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從而導致胃酸分泌增多,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不可貪吃。
粽子有很多種。肉粽和豬油豆沙粽子含脂肪較多,屬於油膩食物。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響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負擔和缺血,容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故不宜食用。
粽子蒸熟或煮熟後能釋放出壹種膠狀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負荷,同時吃多了會增加腸胃負擔,所以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最好不吃或少吃。此外,老人和小孩,以及消化功能較弱的人也要謹慎食用,以免影響消化和正常飲食。
摘粽子
要五個小心:
第壹,看粽子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要買變質的粽子;
第二,小心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的餡,有點酸,有點苦,味道不好,就不要再吃了。
第三,小心粽子的質量,壹定要從商場、餐飲企業、超市購買正規粽子;
第四,小心粽子的外包裝,買安全衛生的粽子;
第五,小心吃粽子的方式是否正確。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膽結石、膽囊炎、胰腺炎的不要吃肉粽子、蛋黃粽子、太油膩的粽子。
▲朝鮮的粽子朝鮮人有端午節吃“車輪餅”的習俗。人們將新鮮嫩嫩的艾葉煮熟,搗碎,加入米粉中,然後做成車輪形狀。韓國人稱之為“車輪餅”。
▲日本粽子日本人也在端午節吃粽子,但日本的端午節是在公歷5月5日。日本粽子不是糯米做的,是米粉做的。粽子的形狀與中國粽子不同,是種子狀的,很獨特。
▲越南餃子越南餃子用芭蕉葉包著,圓圓的,方方正正的。他們認為,圓形的粽子代表天空,方形的粽子代表大地,天地壹體,欣欣向榮。端午節吃粽子可以實現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緬甸的粽子緬甸人愛吃粽子,但沒有喜慶的文化色彩和紀念活動,只是作為壹種食物。緬甸粽子是以糯米為主料,香蕉、椰子為餡。它芳香撲鼻,綿軟酥脆,香甜醉人。
▲泰國餃子泰國人包的餃子小如雞蛋。因為它們被綠葉包裹,蒸熟後呈淡綠色,吃起來很香。
▲墨西哥的粽子也叫“Dagmar”。它的原料是粗粒玉米粉,餡料是被稱為辣椒的肉片,用玉米葉或香蕉葉包裹,風味獨特。
▲印尼的粽子印尼人特別註重粽子的餡料。他們經常在剁碎的鮮肉中加入蘑菇和洋蔥來包餃子。吃的時候爽滑可口,多吃不膩。
▲哥斯達黎加的粽子哥斯達黎加的粽子是用壹種經過特殊加工的黏糊糊的玉米粉作為主料,配以雞肉、牛肉、胡蘿蔔、土豆、橄欖和辣椒。有的還澆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鮮的香蕉葉裹成扁扁的正方形。
▲菲律賓的餃子菲律賓的餃子有點特別。他們習慣用長條狀包裹,味道和中國江浙壹帶的餃子差不多。此外,他們認為餃子是聖誕節不可或缺的食物。
▲拉丁美洲的粽子拉丁美洲也流行壹種類似粽子的食物,大概起源於印第安人的傳統食物。他們用芭蕉葉包粽子,主料是玉米粉和蕓豆,味道鮮美。關於它還有壹個傳說: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者統治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印第安人被迫外出打工。為此,婦女們把煮好的玉米粉和四季豆包在香蕉葉裏,作為幹糧,讓她們的親戚帶上路。久而久之,這成了他們的傳統。
▲秘魯的粽子
秘魯人在聖誕節吃粽子,全家人坐在壹起慶祝聖誕節,吃粽子。就連出嫁的女兒也趕回父母家品嘗粽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