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阿裏的困境:曾經和騰訊壹樣有名,現在卻越來越差,很難和騰訊抗衡。

阿裏的困境:曾經和騰訊壹樣有名,現在卻越來越差,很難和騰訊抗衡。

1998,馬,剛畢業,在深圳創辦騰訊。

1999年,辭去英語老師的馬雲在杭州創辦了阿裏巴巴。

從此,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兩大巨頭開始誕生。他們壹直相愛相殺,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二十年裏,很多著名的互聯網公司都失去了輝煌,比如曾經與騰訊、阿裏並稱“BAT”的百度。

然而,騰訊和阿裏卻壹直並駕齊驅,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雙子星。

然而時至今日,阿裏似乎也在逐漸步百度的後塵,在各方面與騰訊對抗已經越來越困難。

阿裏和騰訊已經攜手多年。雖然它們之間有時會有微小的差距,但都是極其微小的。然而時至今日,阿裏已經逐漸落後,越來越難以與騰訊對抗。

阿裏的衰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商業市值、競爭地位和負面影響。

首先是商業市值,阿裏離騰訊越來越遠。

騰訊上市較早。2004年,騰訊在香港上市。

當時,中國首富李嘉誠的次子、PCG集團主席李澤楷持有騰訊20%的股份,被視為騰訊的大股東。

然而,後來李澤楷不看好騰訊,賣掉了所有股份。如今的騰訊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港股之王”,李澤楷早已後悔莫及。

與騰訊相比,阿裏的上市相對較晚。

2014,19年9月9日,創始人馬雲在紐交所敲鐘,阿裏巴巴正式上市,創造了史上最大IPO紀錄,股票代碼為“baba”。

同年165438+10月26日,阿裏巴巴再次在香港上市,總市值超4萬億,成為港股“新股王”。

當時市值壓倒騰訊的阿裏跑在騰訊前面,長期占據優勢。

然而,2020年2月24日65438的壹則新聞迅速打破了這壹局面。

2020年2月24日,65438+,阿裏巴巴因涉嫌壟斷被國家調查。

短時間內,阿裏巴巴股價隨即暴跌,市值壹天蒸發4300多億港元。同時騰訊股價順勢上漲,很快就比阿裏巴巴多了4400億港幣。

時至今日,阿裏巴巴壹蹶不振,在商業市值上,騰訊和阿裏巴巴差距很大。到2021年3月7日,阿裏巴巴港股市值為4.91萬億港元,騰訊港股市值為6.51萬億港元。

騰訊市值比阿裏巴巴多1.6萬億港幣,約合2061億美元,相當於兩個百度的市值。

阿裏和騰訊的市值差距可見壹斑。

其次,競爭現狀,阿裏已經被騰訊的小弟們深深包圍。

阿裏和騰訊掀起了全方面、全領域的抗戰,並深深影響了中國。

比如2014年和滴滴打車打架,2016年黃嘯和摩拜單車打架,美團和餓了麽連續外賣打架。

在各個領域的戰爭中,阿裏往往輸多贏少,而騰訊往往會贏。

由於騰訊的主營業務是社交和遊戲,阿裏繼續想侵入騰訊的社交和遊戲腹地。

在社交領域,阿裏連續推出了人脈圈、釘釘和支付寶,還投資了陌陌和微博。但壹直以來,沒有壹款產品能對騰訊的社交霸權構成實質性威脅。

在遊戲領域,阿裏於2016正式進軍遊戲,成立阿裏遊戲。通過幾年的努力,雖然已經做到了全國第四的位置,但是和騰訊遊戲還是有很大差距。

所以阿裏對騰訊社交和遊戲腹地的入侵從來沒有成功過。

但騰訊入侵阿裏電商腹地,也算是頗有成效。

2014,騰訊投資電商巨頭JD.COM;2015,騰訊入股團購霸主美團;2016,騰訊扶持電商新秀拼多多。

這三家公司就像三只狼,不斷圍攻阿裏的主要電商業務,騷擾阿裏這只老虎。阿裏因為“二選壹”涉嫌壟斷被調查,也是因為與這三家公司的競爭造成的。

今天的阿裏已經被騰訊的小弟們深深包圍;而騰訊卻壹直安然無恙,阿裏對它的攻擊根本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威脅。

阿裏和騰訊,很難平起平坐,齊頭並進。

最後,在負面效應方面,阿裏陷入了輿論漩渦。

第壹,2020年6月24日,10,馬雲在上海外灘發表激烈演講,後被國家媒體批評。然後他主導的螞蟻金服上市被上交所叫停。

兩個月後的2020年2月24日,65438+2020,壹則重磅消息再次將阿裏巴巴推上風口浪尖,因為“二選壹”涉嫌壟斷,阿裏巴巴被國家調查。

接二連三的負面新聞將馬雲和阿裏巴巴推入輿論漩渦,難以自拔。

人們談論馬雲和阿裏,也就是資本家,壟斷這些負面詞匯,網上對他們的批評不絕於耳。

很多人對馬雲和阿裏的認知已經完全從正面轉為負面。對阿裏巴巴的影響可以說是嚴重而深遠的。

另壹方面,騰訊除了遊戲產業,壹直很穩定。

無論是騰訊誤傷老幹媽的神奇操作,還是微信與Tik Tok長達數年的法律糾紛,這些負面新聞都沒有給騰訊造成大的公關災難,壹直都在掌控之中。

這說明騰訊的公關和法務團隊真的不是壹般的強。

壹方面阿裏深受負面影響,另壹方面騰訊長期穩定。雙方變了,阿裏遠不是騰訊的對手。

所以,時至今日,阿裏在與騰訊的競爭中已經逐漸落後,很難與騰訊平起平坐,並駕齊驅。

曾經與騰訊並駕齊驅的阿裏,已經不是騰訊的對手,很難重現輝煌。

當年在笑傲江湖的阿裏巴巴為什麽發展乏力,逐漸落後?我覺得這可以從主營業務屬性和投資策略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說說主要的業務屬性,這幾乎決定了騰訊和阿裏的發展方向。

眾所周知,騰訊的主營業務是社交和遊戲。那麽,這兩個主業的屬性和特點是什麽呢?

騰訊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社交霸主,旗下的qq、微信早已風靡全國。特別是微信,到2020年已經達到654.38+0.2億月活用戶。

社交最大的屬性和特點是,它是互聯網流量的起點。人們每天用微信之後,總要找點事做。這個時候,騰訊可以引導有目的的流量流動。

因此,依托社交主業優勢,騰訊成為國內最大的流量地主。流量對它來說唾手可得,它需要的是廣泛的變現渠道。

騰訊的另壹個主打遊戲,它最大的屬性就是暴利。騰訊把自己的社交流量分流到遊戲上,很容易賺得盆滿缽滿。

除了自己的遊戲產業,騰訊還為自己扶持的小弟們引流社交流量,加速他們的發展。例如,JD.COM和拼多多在微信上都有壹流的門戶網站。

所以騰訊依托的是流量起點的屬性優勢。壹方面靠自己的遊戲產業賺錢,另壹方面給弟弟們導入流量,所以騰訊發展的更好更強。

阿裏的主營業務是電子商務,那麽電子商務的屬性和特點是什麽?

阿裏是中國電子商務之王,旗下的淘寶和天貓已經成為中國最常用的兩個網購軟件。

電商最大的屬性和特點就是它是互聯網流量的終點。互聯網公司聚集更多的流量,最終目的是為了變現,而電商是變現的有力渠道。

所以阿裏缺的不是變現渠道,而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流量。這也導致了阿裏各種投資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給他的電商行業增加足夠的流量。

但是,在互聯網領域,流量才是王道。只要有流量,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變現渠道。流量增加顯然比渠道變現更難。

所以阿裏選擇的電商主業顯然比騰訊的社交+遊戲主業更難。在長期的競爭中,阿裏逐漸處於劣勢,這很正常。

其次,說說投資策略。騰訊的投資策略比阿裏更成功。

從騰訊眾多的投資公司可以看出,騰訊采取的是合作共贏的投資策略。

例如JD.COM、美團和拼多多,騰訊不僅投資了這些公司並為他們提供發展資金,還向他們開放其社交流量以支持他們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騰訊從未幹涉過這些公司的“內部事務”,並允許它們獨立運營,只是按時給它們分紅。

妳想想,如果有壹個大哥,他不僅把錢給別人,而且不幹涉妳自己的戰略和決策,妳會很歡迎他嗎?妳的公司會發展的更好嗎?

正因為如此,騰訊投資的公司大多發展良好。JD.COM、美團、拼多多都對阿裏的電商行業構成了嚴重威脅。

阿裏的投資策略偏向強控。大多數情況下,阿裏更傾向於全資收購。

很多公司被阿裏收購後,阿裏會換掉原來的創始團隊,自己派兵管理。正因為如此,阿裏可以更好地掌控公司的戰略和決策,讓這些公司為自己的電商主業提供流量。

但是這樣做有很大的弊端。

壹種是被收購的公司已經完全無法按照創始人的規劃發展,已經嚴重偏離了正常的發展軌道。這些公司發展好不好,其實阿裏不在乎,只是需要他們給阿裏提供源源不斷的流量。

第二是阿裏這樣做,給他在投資界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和口碑。很多獨角獸公司的創始人都拒絕被阿裏收購或投資,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創業努力被阿裏毀掉。

比如美團的王興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美團最初是阿裏投資的。後來因為王興對阿裏的做法不滿,轉投騰訊,成為阿裏的死敵。

如果妳是壹家被投資或被收購公司的創始人,相信妳會更加歡迎和青睞騰訊。

所以騰訊和阿裏在投資策略上的差異也極大的影響了兩家公司未來的發展。

當然,阿裏逐漸落後於騰訊的原因有很多。限於篇幅,在此不再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添加。

今天的阿裏已經不再輝煌,在與騰訊的競爭中逐漸處於劣勢。這是阿裏的困境,也是對商業模式的重新思考。

可以預期,如果阿裏在後續發展中不能積極轉型改變,很可能與騰訊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最終會走上百度的老路,嚴重落後於騰訊。

各位朋友,對此妳怎麽看?歡迎大家踴躍發表意見,踴躍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