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會逐漸變冷,不是降溫那麽簡單,厚厚的羽絨服也開始出現。
虎年搖著尾巴走了,兔年蹦蹦跳跳地來了。
現在冬天已經開始了,大家最關心的壹個問題很快就要解決了:這個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隨著全球變暖,也許這個冬天會是壹個暖冬,但別忘了另壹句話:“大熱之年,必有大寒”。
今年的夏天真的太熱了,40多度的溫度讓人難以忍受,還有壹只讓人難忘的“秋老虎”,不是病貓,是真老虎。
這個冬天會不會冷的問題,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就做了預測,按照古人的方法就可以得到答案。
為了預測的準確性,我們的祖先從兩個方面來預測冬季的氣候趨勢,可謂煞費苦心。
首先要看風向,這壹天要看立冬的風向。
立冬才兩天,相信大家都親身經歷過。
這裏面有很多壓力。古人總結出“初冬北風多冰雪,初冬南風無雨雪”的說法。言下之意,如果刮北風,這個冬天會更冷,如果刮南風,這個冬天會很暖和。
這裏有壹個常識。我們在北半球。正常情況下,我們都喜歡北風。如果要吹南風,只有春夏才有機會。
從天氣預報來看,立冬的這壹天正刮著西北風。據我們的祖先說,今年將是壹個寒冷的冬天。
其次,也可以通過這壹天初冬的天氣情況來判斷。
因為立冬是整個冬天的開始,有壹個好的開始當然是好的。
從四川的天氣來看,這壹天的立冬氣候比較低,比前幾天低了4攝氏度左右,還是陰天。
農村的老人常說,“立冬暖,今冬暖”。
這句農業諺語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如果這壹天初冬陽光燦爛,也預示著整個冬天將是壹個溫暖的季節。
但今年正好相反。初冬的天氣條件非常惡劣,這意味著這將是壹個寒冷的冬天。
立冬代表著冬天的開始,冬天是享受豐收和休息的季節。
對於古人來說,以農業生產為主,作為農耕文明的代表,即使是在休息的冬天,也時刻為來年的播種和收獲而擔憂,因為這關系到全家的生存大計。
冬天冷是壹件好事。
厚厚的積雪就像壹床被子,既保護了莊稼,又把害蟲凍死了。只有到了第二年春天,莊稼才會茁壯成長。
通過千百年來對自然規律變化的總結,誕生了二十四節氣和無數的農業諺語,它們不僅是先人生活的瑰寶,也為後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其中,這句諺語很有代表性:“立冬九不寒,立春寒”,其實是說明古人希望冬天冷,因為暖冬過後,會有“春寒”,而農作物應該生長的春天卻還是冷的,這顯然是不利的。
龜毛兔年將至,無論是從“大熱之年,必有大寒”還是從古人以立冬為參照標準,最後的結論都是:“寒冬”。
雖然古人的生活經驗從來都是準確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自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全球變暖。
所以,無論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我們還是要選擇相信天氣預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