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嶽縣北周建德四年置周浦、安嶽縣,州縣治同城,以“居山”得名;它孕育了韓國“太後”徐黃玉、南宋數學大師秦等歷史名人。
中國安嶽石雕“古老、豐富、精美、美麗”,“承敦煌,啟後世”,被授予“中國民間藝術(石雕藝術)之鄉”、“中國佛像雕刻之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是中國唯壹的檸檬生產縣,檸檬種植面積達52萬畝,產量占全國的80%,被譽為“中國檸檬之都”。境內還有通縣柚、傷心涼粉、安嶽竹編等地方特產。
安嶽縣是四川盆地中心地帶的陸路交通樞紐,成渝經濟區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川渝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物流中心,319國道、247國道、內綏高速、成渝高速貫穿全境。
景點。
臥佛寺位於八廟鄉臥佛溝。北距安嶽縣城40公裏,距八廟鄉5公裏。臥佛寺位於臥佛溝兩側約20米高的懸崖上,長約壹公裏。它的雕像區長865米,有142個龕位。有1613石像,15石經洞。
毗盧洞位於縣城東南石羊鎮雲螭區油坪村塔子山,距縣城45公裏。是毗盧洞、遊居洞、千佛洞、觀音寺的總稱。有465個摩崖石刻雕像和32個銘文。
覺遠洞位於縣城東南1公裏處的嶽陽鎮金花村雲居山。始於唐代,盛於五代北宋。它因北宋時期開鑿的12個覺遠洞而得名。是集石雕文化、自然景觀、科普教育、遊客接待中心為壹體的綜合性風景旅遊區。
千佛村位於縣城西北2.5公裏的大雲山上。因山頂四周天然形成的巖村崖壁上雕刻著3000多尊大大小小的佛像而得名。唐代名為“齊顏寺”,清康熙年間改名為“千佛寺”。千佛寺原殿重五倍,歷經千年滄桑。幾經盛廢,到1974年,壹個神經病燒了大英雄僅存的大殿。懸崖上只剩下幾千尊佛像,所以群眾也稱之為千佛村。
華嚴洞,因題寫“華嚴三聖”而得名。洞穴高6.2m,寬11.1m,深11.3m。洞穴的正面是長方形的。華嚴洞造像,以密宗為主,是佛、道、儒三教同穴造像,共有39個主題。它是北宋精美的石雕藝術,是安嶽石雕旅遊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洞穴。
明山寺又名虎頭寺,位於定襄縣民樂村虎頭山頂,距安嶽縣城60公裏。因寺名“唐代佛教傳於名山”而得名。該寺始建於唐、元時期,興盛於北宋。是集石雕文化、登山觀光、求知為壹體的山嶽型風景旅遊區。
木門寺位於安嶽縣城以北20公裏的石鼓鄉木門村清泉山腳下,距八廟鄉臥佛寺4公裏。始建於明朝洪熙元年(1425),是壹個集古建築景點和自然風光為壹體的旅遊區。
神秘的寺廟位於遠大鎮白洋山腳下。玄妙寺始建於唐代。玄妙寺是中國道教造像勝地。摩崖造像分布在壹塊蘑菇狀平頂巨石周圍,巨石前後長約10米,左右長約6米,高約5米,頂部平坦。有79個四面豎壁的雕刻雕像和洞穴,有1293個石雕,都是唐代精美的雕刻。
孔雀洞位於雙龍街鄉孔雀村孔雀寺巖壁之間,毗鄰明山寺景區,距縣城60公裏。明朝隆慶四年(公元1750),壹位僧人拜智,在此建寺。因祖上雕有孔雀王,故名孔雀廟。它的洞是由巖石切割而成的,高4.7米,寬4.3米,深2.7米。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安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