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淺談西方繪畫的欣賞。

淺談西方繪畫的欣賞。

首先我想說,西方繪畫是壹個進化的過程。

比如從羅馬風格到哥特藝術,再到文藝復興、巴洛克藝術、洛可可藝術、新古典主義、印象主義、現代主義。

所以,在不同的時期,我們的欣賞角度應該是變化的。

舉幾個例子:

1,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要結合當時的社會氛圍,重視人權。因此,作品不再像中世紀那樣古板,而是展現出人性的光輝,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米開朗基羅的《創造亞當》。當然,但是在繪畫技巧上也比中世紀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米開朗基羅的素描,對人體解剖有很大的了解。

2.後期是巴洛克和洛可可的風格。這兩種風格本身就大相徑庭,但應該和大眾的藝術風格是壹樣的。產生了許多著名的作品。我覺得在欣賞它們的時候,理解它們並不難。結合壹些繪畫史知識,仔細欣賞作品的氣勢和氛圍並不難。比如貝拉斯花在宮娥身上,魯本斯搶劉喜普的女兒,倫勃朗的夜巡。我覺得新古典主義也壹樣。

3.然後是印象主義。普通人往往覺得自己的作品松散不成形。這恰恰是印象派的特點。他們註重的是光色的變化,而不是外觀。欣賞的時候,重點看它們的優點,也就是色彩的變化,體會色彩的和諧帶來的效果。比如莫奈的《睡蓮》,雷諾阿的《紅磨坊街的舞會》。而後印象派的塞尚和梵高的作品,只有加入個人知識才能看懂。簡單來說,塞尚不滿意影響者的松散形式,追求不出彩的紮實風格。梵高在畫中加入了很多主觀因素,以達到壹種幼稚的風格,也可以參考高更的作品。

4.現代主義的很多流派壹般普通人都不太理解。我認為關鍵是要理解它們為什麽會產生。首先,攝影器材的發明使人們不再需要畫壹模壹樣的物體,繪畫真正回到了藝術的標準,它們解決了藝術是什麽的問題。最著名的是杜尚的尿壺。另外,西方藝術向現代主義發展已經是壹種唯心主義的藝術思想。欣賞的時候要了解作者自己的想法,不能再用傳統繪畫的透視、明暗來限制。二樓有問題。我建議妳知道什麽是立體主義,de stijl,Dada,超現實主義,玄學,大地藝術,象征主義,波普主義,未來主義,野獸派,表現主義,至上主義。當然對於沒有美術基礎的人來說很難。這是壹個漸進的過程。

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類似於文學中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

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唯美主義。

印象主義就是表現主義。

現代主義

我不太懂文學,但我覺得文學和繪畫是相通的。比如歷史上有壹段時間文學上盛行浪漫主義,藝術上也應該是浪漫主義繪畫。

這樣,文藝復興就不等於文學上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浪漫主義是指壹些氣勢磅礴,富有想象力,色彩豐富的繪畫。最著名的是德拉克洛瓦。現實主義是庫爾貝這樣的人物。

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唯美主義。

唯美應該是文學的概念。指的是19世紀後期出現在英國藝術和文學領域的壹個組織松散的運動。但在19世紀後期,藝術不再是巴洛克和洛可可,而是進入了印象派。況且英國是島國,不是歐洲藝術的主流。

印象主義就是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至30年代盛行於西方世界的壹種文學思潮。應該晚於印象派。而繪畫中的表現主義也不同於印象主義。最著名的是蒙克的《吶喊》,他經常扭曲人們的身體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現代主義

這個應該沒錯,而且和繪畫有關。學校也很多,時間也壹致。

我認為妳把文學和藝術聯系起來是對的。歷史上各種思潮和運動。首先要有文學,藝術家通過畫筆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還有壹句話早就該說了。

看壹幅畫,要把自己放在作者的位置上。還應該結合當時的宗教、歷史、文化。尤其是在中世紀教會控制的文藝復興時期。

另外,妳說妳對那幅畫還是無能為力。

我不知道妳是看不懂某壹幅畫還是看不懂全部。

在這種情況下,3樓、4樓、6樓、7樓說的都有壹定的道理。先看看自己感興趣的,再去了解別人。有時候不必拘泥於壹部作品。隨著了解的深入,妳自然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