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媽媽經驗豐富,寶寶很快就會恢復正常。有些媽媽錯誤地使用了正確的方法,勉強幫助寶寶度過了“難關”。有些母親因為缺乏經驗而讓嬰兒受苦。
便秘雖然不是什麽大病,但是最容易鉆空子。媽媽們壹定要了解正確的應對方法,才能少走彎路。
今天,我們來談談便秘。
寶寶幾天不拉=便秘?
判斷便秘要記住三個字。
判斷便秘,我想很多人的第壹反應是:看寶寶多長時間拉壹次!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判斷寶寶便秘,不僅要看寶寶排便的間隔時間,還要觀察寶寶的排便特點、精神狀態、進食食欲等。
記住三個字:幹,硬。同時,這些癥狀也會出現:
1寶寶肚子鼓鼓的,會傷胃;
2沒有食欲,沒有進食欲望,消化不良;
(3)沒有精神,容易發脾氣,哭鬧,睡眠不穩定。
如果寶寶的肛門因為排便太用力而變紅,而且大便還帶血,這說明寶寶的便秘很嚴重,需要馬上去看醫生。
避免便秘的認知誤區
妳這樣做是為了防止便秘!
很多媽媽壹發現寶寶便秘就“嚴懲”。試試所有的凱賽露和肥皂吧!
記住,沒有對癥下藥,這些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頻繁使用可能會適得其反。
其實大部分寶寶的便秘都來自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尤其是飲食。我給媽媽們列舉了壹些常見的原因,大家趕緊參考壹下。
1,奶粉太濃,少喝水。
有的媽媽覺得奶粉更濃更有營養,這是好心辦壞事。濃縮奶粉的營養密度確實會增加,但是水分的攝入會減少,從而導致便秘。
如何處理:制作奶粉時,要按照推薦的混合比例,不要隨便濃縮或稀釋。最好在兩餐之間給寶寶喝點水,補充水分,保持寶寶腸道濕潤。
2.少吃脂肪
真是驚喜啊。脂肪流失確實是便秘的原因之壹。
有些媽媽認為寶寶排便困難時,多喝水,飲食清淡,多吃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就好。但其實脂肪不足也會讓寶寶排便困難。
應對方法:增加脂肪類食物的比例,如乳及乳制品、肉類、蛋類、堅果類等。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7-9個月的寶寶,如果輔食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為主,需要添加5-10g的油。(家裏普通的白瓷勺子,壹勺的量大概是10g。)
對於大壹點的寶寶,在三餐成為主要能量來源後,適當增加脂肪類食物的比例,如牛奶和奶制品、肉類、蛋類等。,可以讓寶寶每天攝入足夠的脂肪,而不需要額外添加油脂。
3、挑食,只吃肉不吃蔬菜和粗糧
添加輔食的寶寶更容易便秘。為什麽?因為他們可能有挑食的習慣,比如有的寶寶只愛吃肉,不吃蔬菜水果和粗糧。
胃腸運動需要膳食纖維來促進,蔬菜、水果、粗糧是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這些植物纖維具有平衡膳食、改善消化吸收和排泄等重要生理功能,發揮著“身體清潔劑”的特殊作用。沒有它們,寶寶的膳食纖維不足,自然導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