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傾茶事件是壹場政治示威,發生在1773,12,16。由於北美人民不滿英國的殖民統治,當地居民塞繆爾·亞當斯帶領60名偽裝成印第安人的自由之子潛入壹艘商船,將價值約15,000英鎊的342個箱子(約18)裝上船。
北京發生在英國戰勝法國的“七年戰爭”之後。為了轉移戰爭軍費負擔,掠奪殖民地的各種資源,英國加強了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和壓迫。
1765年3月22日,英國議會通過印花稅法案,許多殖民地開始抵制英國貨。直到1766年3月,經過壹番辯論,英國議會終於同意撤銷印花稅法案。
1767 65438+10月,英國議會在財政大臣查爾斯·湯森(Charles Townsend)的建議下,通過了新的稅收法案《湯森稅法》(Townsend Tax Act)。北美殖民地因為這個法案再次發動了大規模的抵制英國貨的行動,於是英國向殖民地派出了大量的軍隊。然而,由於軍隊紀律松弛,英國士兵和城市居民之間的關系正在惡化。
1770年3月5日,駐紮在波士頓的英軍向壹群抗議的當地民眾開火,理由是保護執行關稅條例的英國官員。結果,4人死亡,6人受傷。這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波士頓大屠殺”。
最後的導火索是1773,英國政府為了傾銷東印度公司的積茶,通過了對東印度公司進行救濟的規定。這壹規定賦予了東印度公司在北美殖民地銷售積壓茶葉的專利權,免除其支付高額進口稅,只征收輕微的茶葉稅。條例明確禁止殖民地出售“私房茶”。
結果,東印度公司壟斷了茶葉在北美殖民地的分銷,其進口的茶葉價格高於“私人茶葉”
便宜50%(老百姓喝的走私茶占消費的9/10)。便宜的價格壓制了本地茶葉銷售,導致很多走私和本地種植的茶商無法生存。
受到操縱,北美產茶葉的銷售受到影響。此外,北美人認為東印度公司是英國扶植起來的。如果他們喝了東印度公司的茶,就意味著他們繼續受到英國殖民者的壓迫。
剝削,被迫接受英國對殖民地的征稅和立法。因此,該規定引起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極大憤怒,紐約、費城和查爾斯頓的人們拒絕卸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