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360度分析客家人

360度分析客家人

作為壹個在中國客家之都梅州的正統客家人,作為壹個寫作愛好者,我不想宣傳客家文化。我來360度全方位分析壹下客家,哈哈。首先聲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妳眼中的各種客家形象。

?首先說壹下科普。什麽是客家話?為什麽叫客家話?顧名思義,客家話就是外國人的意思。“客家人”是指古代中原地區因戰亂、饑荒而遷徙到南方的漢族人。歷史上客家人五次南遷,延遲1500年。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三省,還有湖南、四川、廣西、浙江。此外,香港、臺灣省和其他海外國家也有大量客家人,人口約8000萬。看,客家人是壹個龐大的族群。

客家人的遷徙之路

第壹次大遷徙: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原發生“八王之亂”。此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羌、狄、桀等乘勢而上,各自為王,相互爭鬥不休,使中原陷入了“五亂花開”的動蕩局面。西晉滅亡後,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胡人拋荒農田,放牧牛羊,奴役漢人。被奴役的漢人大規模南遷。他們從中原經河南南陽進入襄陽,沿漢水東進長江至湖北、安徽、江蘇。往南,從九江到鄱陽湖,或沿贛江進入贛南山區。其前鋒已到達梅州大埔,東晉藝兮九年(公元413年),在“浮動私企”的基礎上建立趙毅縣。

第二次大遷徙:唐朝“安史之亂”以來,全國局勢由盛轉衰,出現了分省的局面。再加上中原饑荒連年,政府壓榨剝削,百姓水深火熱。城鄉很多煙花都斷了,壹片蕭條。不久,王獻之和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了。起義軍進軍中原,轉戰長江南北十余省。這些地方是漢人第壹次南遷的地區。只有贛南、閩西南、粵東北是受戰亂影響的“樂土”,所以這些省份的客家先民大多從九江溯贛江而上,定居在今天的贛南、閩西、粵東北三角地帶。根據客家族譜的記載,這壹時期的移民多在福建寧化石壁洞避難。這種南遷持續了90多年,延續到唐以後的五代。

第三次是客家宗族形成中的大遷徙:公元1126年,靖康之災發生,北宋都城開封被金兵攻陷。金人入主中原後,強占私有土地,推行奴隸制。為了逃避戰爭,黃河流域的漢人再次渡河南下。後來蒙古滅金,入主中原。隨著蒙古人向南推進,江西、福建和廣東的邊界成為宋元時期的戰場。文天祥奮起反抗袁,率領起義軍來到梅州。客家子弟紛紛參軍,轉戰閩粵。為了尋求壹個和平的環境,已經遷居至此的客家人繼續南遷,進入粵東的梅州、惠州等地。因為這個時候,住戶分為“主人”和“客人”,所有移民和歸化的人都被歸為“客人”。而“客家人”自稱“客家人”。註意,梅州的客家人就是在這個時候發展起來的。

客家第四次遷徙:客家第四次遷徙有兩個原因:壹是受滿清入中原的影響。清兵進閩粵,義士客家人出面號召群眾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四處流散。有的隨鄭成功去了臺灣省;先後遷居粵北、粵中、粵西;有的去了廣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的膨脹。經過200多年的發展,贛、閩、粵交界地區的客家人人口大大增加,但當地山野少,農耕收成不足,想向外發展。恰逢康熙年間清政府發起的“移湖廣填川”移民運動。於是,從中原遷到兩湖、兩廣的漢人大量進入四川。朱德、郭沫若、韓的祖先,都是當時從兩廣、福建遷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客家大遷徙:清朝鹹豐、同治年間,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客家人為基本隊伍,南遷十余年。天京失陷後,起義軍被消滅,人民逃亡。這期間,廣東中部地區發生了壹場土人與客人的槍戰,持續了12年。為了解決土著與客家人之間的糾紛,清政府專門在臺山劃出赤溪地區安置客家人。動亂使客家人開始了又壹次大遷徙,移居海南、廣西,甚至漂洋過海謀生。

客家人移居海外:自南宋末年起,客家人在移居南方各省的同時,通過海路和陸路移居海外。海上航線從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臺山赤溪單家沖出發,乘船冒險到南洋各地。陸路通過廣西、雲南邊境進入緬甸、越南等地。其中既有宋末抗元失敗後逃往海外的義勇軍,也有清初的“反清”、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和前期孫中山領導的各種武裝起義,還有相當數量的破產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或乘船出航,或被搶劫、誘騙、雇傭為“契約華工”到南洋等地打工。從20世紀中期開始,壹些人從他們原來的國家遷移到歐洲、美洲和其他國家甚至世界其他地方。現在客家後裔已經遍布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俗話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客家性格

?說到客家人的性格,不得不再次提到遷徙。根據上面的科普,客家人經歷了五次大遷徙,大家都知道遷徙和這個差不多。想象壹下,結了婚有了孩子,在魯蘇吃了壹頓飯,徒步與饑餓作鬥爭,赤手空拳與野獸和強盜作鬥爭,最後疲憊不堪,來到壹個沒有戰爭的天堂,也就是壹個沒有人定居的山區,不得不從頭再來,重建家園。連種糧食的方法都需要重新學習。客家人的遷徙過程充滿了血淚和辛酸。遷徙是壹個充滿漂泊和飽經風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客家人養成了勤勞、堅毅、內向、冷靜務實、善良聰明的性格。客家人喜歡安居樂業,但也不忘奮鬥。雖然現在大部分客家人跟著社會主義進入小康生活,但是祖先傳下來的基因依然流淌在我們身上。是的,客家人還是很善良,善良,善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哈哈。但是欺負比認為善良的客家人聰明容易。他們懂得分辨誰對自己是真心的,誰是虛偽的,誰是無法相處和親近的。因為客家人極其內向,即使不喜歡妳,也不會明顯表現出來,只會悄悄地遠離妳。所以如果壹個客家人不和妳交往,妳可以反省壹下自己,因為善良的客家人是不會輕易做出粗魯的事情的,哈哈。沈穩、務實、低調、精明、好學,我想這也是當年廣東政府那麽多客家人當官的原因。這種性格最適合當官。我好像暴露太多了(捂臉)。

客家飲食

說到客家美食,100個人要說客家豆腐腦(哭笑不得)。我不怪妳。客家豆腐遠近聞名。豆腐是客家人的祖先。因為他懷念中原的餃子,但當時南方種不了小麥,也沒有面粉做餃子。聰明的客家先民發明了把肉末(通常加洋蔥和蘑菇)泡在豆腐裏,用油鍋炸,用砂鍋燉。這的確是壹個特色。

雖然客家以做豆腐聞名,但我想說,興寧人最喜歡的食物不是做豆腐,而是做板和苦瓜。另外,我們家也喜歡吃釀青椒。我不解釋怎麽做,我解釋妳不能原創。想吃的朋友可以來梅州,直接上圖,哈哈。

另壹個不得不提的梅州菜是豬肉丸。是的,朋友們,除了潮汕牛肉丸子,梅州的豬肉丸子也很好吃。其實我個人比較喜歡豬肉丸,因為牛肉吃多了會有點油膩,豬肉丸會比較爽口,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

?客家鹵粉比蘭州拉面好吃多了。配上枸杞瘦肉湯,簡直是絕配。客家只是缺少壹個會做生意的李嘉誠。哈哈,客家鹵粉沒有推廣。

再說,其實客家人的口味和粵菜差不多,更喜歡清淡原汁原味的食物。另外,梅州的柚子真的是全國最好的。不誇張的說,不信妳可以試試。

客家文化?

?文化和性格密切相關。客家人真的沒那麽出名的歌舞,或者說沒那麽浪漫。同學們都罵我浪漫(捂臉),但客家人還是愛表達自己的生活,所以發明了客家山歌,和劉三姐唱的差不多。客家方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代表。有專家研究過客家話和古漢語,特別像有古漢語的活化石名字。客家話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詞匯,比如“鳥愛老林,魚思念故鄉”。客家人沒有忘記中原的漢文化。他們堅持說“阿偉話”(中原的母語),並吸收融合當地方言,形成了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保留了中原音韻的客家話。會說客家話的都是“自家人”。

圍龍屋是客家人的發明之壹,是漢族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梅州衛龍屋是客家民居建築風格和形式的代表。圍屋是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之壹,融合了漢族的淳樸底蘊和南方山區的地域文化特色。科普壹下:圍場前半部分是半月池,後半部分是半月樓。兩半的連接處由壹個長方形的空地隔開,空地用混凝土夯實並鋪設。它被稱為“和平”(或湯滌),是居民鍛煉或晾曬衣服的地方。在“禾平”與池塘的交界處,用石灰和小石子築成或高或低的石墻。矮的叫“墻脊”,高的叫“趙強”。半月潭主要用於放養魚蝦,澆灌菜地,蓄水防旱防火。它不僅是天然的肥料倉庫,還是天然的汙水凈化池。建築的後半部分是中間的方形主樓。有“三棟兩橫”和壹個圍層;有“三樓四橫”及周邊兩層。最小的圈地建築面積幾千平米,最大的上萬平米。有的大龍屋,住著幾百戶幾百人。壹般來說,“三棟兩橫”是壹個圈地的多數。有三個龍屋,兩個橫墻,包括上廳,中廳和下廳。廳與廳之間有天井,用木屏風隔開,可根據需要開合。有南北廳、上下走廊、廁所、會客廳、廂房、書房、客廳等。大廳四周,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築結構前低後高,有利於采光、通風、排水、排汙。

?我知道妳不能理解什麽。上圖吧,哈哈。

客家寶藏

?什麽?客家地方還是藏著寶貝的。是的,敲黑板很重要。來感謝我吧。我不會跟他說普通人的事。仔細聽著。客家寶貝是客人,是家人,是姐妹!客家妹子溫柔善良,體貼節儉,懂得處理人際關系。她絕對是壹個好妻子的最佳選擇。別怪我吹牛。哈哈,有北方外省的童鞋告訴我,她嫂子是梅州的,全家都贊不絕口。所以,現在我找了壹個客家姑娘做我女朋友的男生鞋,我會盡快把她們當寶貝。別怪我沒提醒妳。錯過客家姑娘妳會後悔壹輩子的,哈哈!

最後說壹下客家話。“小哥哥小姐姐”在粵語裏是靚女帥哥的意思。歡迎來到梅州,這是最正宗的客家首府。畢竟想了解壹面,還是要自己去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