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來客家菜根本不會做飯,主要以炒、煎、炒、燜、燉為主:我做的菜沒人吃,連兒子都不喜歡吃,覺得媽媽做的菜沒有爸爸做的好吃。
我承認做飯是天賦,這裏就不做飯了。很多年前的壹天,我和幾個朋友壹起吃飯。說到做飯,他們說,其實我做西式糕點和面食都挺好的,不會做的都是中餐。
壹句話讓我醒悟:是的,他們是對的。我不會做中國菜,但是我擅長做西點的各種甜品,而且和店裏買的壹樣好看好吃,比如蛋撻,比如蛋糕,面包。
從那以後,我發展了我的特長:我不會做中餐,那我們就補西餐吧,西餐。家裏有學生的媽媽總會有所奉獻吧?
自從孩子上了初中,我們幾乎坐過所有聽過甚至聽說過的美食,只要有菜譜的。
這些年來,我們做了最難做的有名又好吃的西點,比如提拉米蘇,慕思蛋糕,還經常做各種壽司,面包,蛋糕,蛋糕。我們還做過價值特別高的雪媚娘、紅絲絨蛋糕、抹茶蛋糕。最難忘的是,第壹次做朋友圈看到的芒果班戟,連老公都驚呆了:“天哪,妳做的!”
前不久我做了壹個很好看的綠豆糕,很多人大呼:我真的很有吃的天賦,我真的成了美食家。
原來這幾年,為了孩子,我不再是吃貨,而是有壹定含金量的美食家。這絕對是母性道路上的壹次閃亮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