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什麽是杭白菊?具體來說,它的作用是什麽?

什麽是杭白菊?具體來說,它的作用是什麽?

菊花俗稱濱蒿、茼蒿,為菊科壹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綱目》記載:“九月播種,冬、翌年春取食,莖葉肥嫩,微有蒿味,故名菊花,花暗黃色,形似人,名為秋花。”杭白菊因其味道和花形,在某些地方被稱為“杭白菊”、“杭白菊”、“春菊”。而且采摘了上部的嫩葉後,下部的葉腋裏會長出新芽,春夏秋三季隨時可以采摘,所以也被百姓稱為“無盡菜”。

杭白菊原產中國,品種有大葉、小葉、花葉。大葉種又稱川種,葉大而厚,齒少而淺,香味濃,產量高,主產於四川、浙江、廣西等地。傳單小而廣。花葉種也叫細葉種和普通種,葉細長,齒深,分布廣。南宋詩人陸遊(1125 ~ 1210),不僅喜歡吃菊花,還喜歡種菊花、摘菊花。他的詩《初歸詩》中說:“妳在五畝小園裏割蒿,便覺人跡可逃。”他把采菊視為人間仙境。

藜蒿。由於含有類似菊花香的揮發油,具有開胃的作用,所以它不僅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也是壹些名店、飯店的名菜。例如,北京飯店的彭浩丸子湯被列為“北京飯店名菜”中的壹道名菜。

我們主要吃菊花的嫩莖葉,所以比較好的烹飪方法是做湯和涼拌。此外,清蒸或熱炒肉類菜肴有獨特的風味。

藜蒿。營養價值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特別是每65,438+000g嫩葉含維生素25mg,鈣65mg,在綠葉蔬菜中名列前茅。

此外,由於含有腺苷、膽堿等物質,具有壹定的藥用價值。最早記載藜蒿的唐代醫學家孫思邈(581 ~ 682)在《錢進方誌》中說,食用藜蒿可以“寧心安神,滋養脾胃,化痰飲,益胃”。清代嚴希庭、施蓮寧、洪繼安主編的《配火柴本草》(寫於1761)中說,藜蒿“益胃、通血脈、消膈中之臭”。但《本草遇見原》說,“藜蒿氣濁,可助火,余希言多食則動氣,使人生氣。”所以,壹次不宜吃太多。

現代臨床醫學實驗證明,菊花可以治療慢性胃腸疾病和習慣性便秘。葉菊泉《食中藥方便方》載有三個民間方便方:①治高血壓、頭暈、腦脹,用鮮菊花汁內服,每次壹杯,每日二次;(2)治熱咳痰稠,用鮮菊花150g,水煎去渣,加冰糖少許,分兩次服;(3)治心煩、頭暈、睡眠不安,用鮮藜蒿、菊花腦(嫩苗)100克,煮湯喝,每日兩次。此外,用100克藜蒿、200克粳米、50克冰糖熬制的“藜蒿粥”,可治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痰瘀互結所致的頭暈、記憶力減退、便秘、排尿困難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