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中國的飲食文化總結為三個字:養、味、和。養就是營養;味道就是味道;和諧是人際關系的溝通。
吃有營養的食物需要營養學家的工作。說起營養師,有人嗤之以鼻:誰不會做飯?誰不懂「營養」?不就是多吃蔬菜少吃肉嗎?這是目前很多人對營養師工作的誤解。其實壹個合格的專業餐飲營養師是集“營養師、醫生、廚師”於壹身的。專業的餐飲營養師研究營養搭配,營養互補,營養平衡。根據不同人的年齡、身高、體重、體力,計算壹天需要多少千卡熱量。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應該多吃蔬菜少吃肉,但離營養要求還是很遠。專業餐飲營養師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食物中的營養素(如維生素、蛋白質)與人體功能需求的關系,即指導人們“吃什麽、怎麽吃、吃多少”。
日本目前有40萬專業營養師,每330人有1,而中國的營養師不足4000人,每30萬人有1。大部分分布在醫院等機構,為特殊人群服務,面向普通大眾的很少。國外營養師關註的重點在大眾營養領域,醫學營養只是其中之壹。不久前衛生部透露,今後所有集體供餐單位都要配備營養師,對營養師的管理制度和要求正在起草中。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的劉教授因此建議,酒店也應該配備專職營養師。
調查顯示,處於生長發育高峰期的日本青少年比中國同齡人高3厘米。這與日本對營養的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日本法律規定,任何能容納100人的食堂,至少要配備1名營養師。所以日本的營養師廣泛分布在醫院、學校、食堂、酒店、食品加工企業和政府部門。如果日本每330人有1名營養師,中國13億人口需要約400萬名專業餐飲營養師。
國內缺乏合格的專業餐飲營養師。隨著專業院校取消醫學營養專業,普通班的醫學營養師越來越少,更別說專業的餐飲營養師了。目前國內高校中,只有中山大學和四川大學有營養學專業。因為需求量大,所以畢業生就業前景還是挺好的。中山大學營養學專業每年畢業生不超過30人,壹畢業就被搶光了。專家建議,營養師不必拘泥於醫學背景。國外很多面向大眾的營養師都是農業院校和食品加工專業培養的。
希望能幫到妳,希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