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揚州行別孟浩然》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作之壹。原文是:
故人頻頻向我招手,告別黃鶴樓,在這柳絮繚繞、鳥語花香的美麗春天去揚州旅遊。
朋友的帆影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只看到長江的第壹線,奔向遠方的地平線。?
翻譯:
我的朋友在黃鶴樓向我揮手告別。他將在陽光明媚的三月去揚州。
他的帆影漸漸消失在藍天裏,只看見滾滾長江在天邊奔騰。
註意事項:
1,黃鶴樓:中國著名景點,所以它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佘山黃黃雞,屬於長江下遊。相傳三國時費祎因黃鶴而死於此,故稱黃鶴樓。原建築已被破壞,現有建築於1985修復。
2.壹:去而到達。
3.廣陵:即揚州。
4.老朋友:老朋友,這裏指的是孟浩然。他比李白年長,在詩壇享有盛譽。李白非常仰慕他,彼此感情深厚,所以稱他為“老朋友”。
5.煙花:形容春色以柳絮如煙,花如錦,指春光絢爛。
6.向下:順流而下。
7、藍天枯竭:消失在藍天中。
8、只看:只看。
9.天空流:流向地平線。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黃鶴樓揚州行別孟浩然》是李白入川遊莊時的作品。
唐玄宗十五年(727年),李白東巡返湖北安陸,時年27歲。他在安陸生活了十年,但大部分時間,他都是以詩會友,出國旅遊。也就是在安陸生活的時候,李白認識了比他大十二歲的孟浩然。
孟浩然非常欣賞李白,他們很快成為親密的朋友。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於是派人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約孟浩然見面。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去,李白親自送至江中。這首《黃鶴樓去揚州途中送別孟浩然》是我臨行時寫的。
百度百科-黃鶴樓去揚州途中告別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