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
材料:大米100克,燕麥30克,黑米30克,枸杞10克,小米30克,蕎麥30克,高粱30克,大麥30克。
輔料:清水2000克。
生產流程:
1,將雜糧(大米除外)放入幹凈的盆中洗幹凈,用清水浸泡。
2.大米洗凈浸泡10分鐘。
3.將大米和雜糧混合均勻,倒入電飯煲中,加水,蓋上鍋蓋,按下煮粥鍵即可。
4.將泡好的枸杞放入燉鍋中燉壹會兒。
5、出鍋。打開蓋子,放入碗中即可食用。
保健功效: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潤腸止汗,止血止渴,活血明目,消食化積,降氣潤腸,解毒斂瘡,溫中澀腸,止霍亂,涼血解毒,散寒收斂,止瀉止瀉。
雜糧米的營養價值;
1,米飯平淡香甜。歸經-入脾胃。具有補中、健脾養胃的功效。適用於體質虛弱、產婦、老人、嬰幼兒、腹痛腹瀉者。禁忌糖尿病、幹燥綜合征、陰虛火旺。特色美食,普通人每天都離不開。
2.燕麥性平味甜。歸肝、脾、胃。具有健脾和胃、潤腸、止汗止血的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脂肪肝、糖尿病、習慣性便秘、自汗、多汗、盜汗。沒有禁忌。特點:糖尿病人的好食品。
3、黑米性平味甜。脾胃經。具有開胃、益中、健脾、活血、明目的功效。能抗衰老;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錳、鋅和其他礦物質。養生宜忌:黑米適用於產後血虛、病後體虛者;或者貧血;或者腎虛;是需要頭發和早期美白的年輕人吃的。忌兒童或脾胃虛弱的老人。
4、枸杞性平,味甘。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的功效。用於身體虛弱、精氣不足、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內熱口渴、血虛萎黃、視物模糊等癥。外感實熱、脾虛泄瀉者禁用,慎用。特點是氣微,味甜。
5、小米味甘性涼。入腎、脾、胃。具有健脾和胃、潤腸、止汗止血的功效。
6.蕎麥味甘,微酸,性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脾消食、降氣潤腸、解毒斂瘡的功效。主治胃腸停滯;腹瀉;痢疾;大腸癌;白沙;取下來;自汗;盜汗;皰疹;丹毒;癰;頭發向後;癲癇;燒傷。壹般人群都可以吃。適用於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禁忌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過敏體質的人要謹慎,還是不要吃。
7.高粱味甘、澀、溫、無毒。入脾胃。具有和胃健脾、消食化積、溫中固腸、澀胃止痢、涼血解毒、散寒收斂止瀉的功效。主治脾虛濕盛,消化不良,濕熱泄瀉,小便不利。
8.大麥涼、甜、鹹。歸經-入脾胃。具有益氣止渴、清熱、寧胃止渴的功效。適用於滋補虛弱、強脈益膚、補益五臟、消食化谷、止瀉通便、利尿通淋、消化不良、脘腹脹滿。沒有禁忌。特點:壹般人群都可以食用。大麥有斷奶、促生、降低脂蛋白含量、回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