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抗疫的小知識

抗疫的小知識

1. 介紹抗疫小知識(抗疫小知識有哪些)

介紹抗疫小知識(抗疫小知識有哪些) 1.抗疫小知識有哪些

1、保持手衛生。咳嗽、飯前便後、接觸或處理動物排泄物後,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

2、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時請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

3、醫院就診或陪護就醫時,壹定要佩戴好合適的口罩。

4、良好安全飲食習慣,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

擴展資料:

註意事項:

人員密集場所務必佩戴口罩,使用口罩時應保持口罩清潔,並註意定期更換、清潔與消毒。

洗手時應取適量洗手液(肥皂)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認真搓雙手至少15秒。

避免食用野生動物,食用禽肉蛋奶時要充分煮熟,處理生鮮制品時,器具要生熟分開並及時清洗,避免交叉汙染,註意保持心情放松、加強營養,科學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適當增強運動。

人民網-抗疫“抗”出好習慣

2.關於防疫的基本知識

做好日常清潔消毒工作

冠狀病毒對熱、有機溶劑和消毒劑敏感,壹定的溫度,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壹般常用的消毒方式:手部(75%酒精);物體表面(84消毒液或沸騰消毒片);空氣消毒(患者處置空間無人狀態時使用過氧乙酸或者過氧化氫或紫外線消毒處理)。

除家用器具清潔,也要保持衣物清潔、房間地面清潔,外出回來的外衣、鞋子盡量放到陽臺通風處。發現鞋底不潔時,及時清潔消毒等。

4)保持衛生間排水口地漏濕潤衛生間內設有排汙地漏,有的不止壹個。衛生間有的溫度高,或使用頻率不高時,地漏的水封會蒸發,此時存在排汙管道串氣現象。簡單的操作是在地漏口倒壹點兒水,保持排水口地漏濕潤即可。

3.防疫小知識順口溜

1、強防護、不恐慌,信科學、不傳謠。

2、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較好線高高飄揚。

3、不信謠,不傳謠, *** 防控措施好。

4、春節到,齊歡笑,肺炎來了瞎胡鬧。

5、依法科學有序防控,堅決遏制疫情擴散。

6、弘揚垃圾分類新風尚,做好防疫廢棄物回收處理。

7、科學防控疫情,文明實踐隨行。

8、講衛生、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等不文明行為。

9、少外出,多睡覺,增強體質很重要。

10、戴口罩,福星高照!不串門,福氣臨門!

4.預防鼠疫的小知識

鼠疫(plague) 是由嚙齒動物和蚤把鼠疫桿菌傳給人和動物的壹種特殊的 *** ***患病,其開始的癥狀與體征是無特征性的發熱、畏寒、不適、頭及四肢疼痛、惡心、喉痛,常見的是最早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關的淋巴結出現淋巴腺炎,這就是腺鼠疫,其90%發生在腹股溝淋巴結,少數發生在腋下或頸部,受害的淋巴結腫脹、紅腫、變軟、化膿,發熱是最常見的。

鼠疫的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南方的鼠疫(主要是腺鼠疫) 多發生在春夏季節,青藏高原等地區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 多發生於夏秋季節。

鼠疫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1.經鼠蚤傳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嚙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是腺鼠疫的主 要傳播方式。 主要的媒介是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等10 余種蚤類。2.經皮膚傳播 剝食患病嚙齒動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觸病人的膿血或痰,經皮膚傷口而感染。3.經呼吸道飛沫傳播 肺鼠疫病人是通過呼吸、談話、咳嗽等,借飛沫形成“人-人”的方式傳播,並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壹般情況下,腺鼠疫並不造成對周圍的威脅。

日常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減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直接接觸被感染的組織或者暴露於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通過使用殺蟲劑和驅避劑 避免蚤的叮咬。在農村避免處理老鼠。實行“三報三不”制度, 鼠疫“三報”是指:報告病死鼠、報告疑似鼠疫病人、報告不明原因的高熱病人和急死病人。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獵疫源動物、不剝食疫源動物、不私自攜帶疫源動物及其產品出疫區

5.防疫情安全知識句子有哪些

1、基層需要的是口罩,而不是口號;需要的是消毒水,而不是口水。

2、抗疫是當務之急、是頭等大事,抗疫是“1”,打不贏這場阻擊戰,其他都是“0”。 3、抗擊新冠肺炎是壹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必須以戰時狀態、戰時機制、戰時思維、戰時方法,同時間賽跑,與病毒搏擊,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4、疫情防控不能出現“被遺忘的角落”。 5、疫情防控是當前的頭等大事,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

6、要把疫情防控的責任壓實到最末梢、力量充實到最壹線、措施落實到最基層。 7、建立“壹把手”抓帶頭、“壹盤棋”抓統籌、“壹張網”抓防控、“壹竿子”抓落實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機制。

8、壹抓到底、壹嚴到底,是最好的落實,是最有力、最有效的防控。 9、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以鐵的狀態、鐵的擔當、鐵的作風、鐵的紀律,強化執行力、提高戰鬥力。

10、“防”“控”“管”“治”每個環節都是壹個關口,每個人都是壹道防線。 11、“信心”是最好的疫苗。

12、恐慌也是可怕的“傳染源”。 13、健康的心態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

14、築牢抗擊疫情心理的防防墻。 15、面對疫情,積極樂觀的情緒、健康向上的心態,也是壹種強大的免疫力。

6.小學生抗疫註意事項

壹:佩戴口罩。

從出家門到進學校要全程佩戴,不要中途摘下口罩。推薦步行、騎車或乘私家車上下學。

二:註意手部衛生。新冠病毒的重要傳染途徑就是接觸傳播,特別是可能攜帶病毒的手部不要接觸眼睛、嘴巴、鼻子,可以考慮上下學途中佩戴手套,到校後要立即洗手。

洗手過程中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劑、流動水或洗手液都可以。可以隨身攜帶醫用免洗手消毒液,隨時隨地都可清潔手部,殺滅手部病菌,而且15秒速幹,方便快捷更適合孩子使用。

三:做好教室的有效開窗通風,壹天3-4次,每次20-30分鐘。體育課等不在教室上課的時間需將教室窗戶全部打開。

四:午餐時要分散就餐,註意飯前飯後洗手,不要聚眾說話,避免病毒傳播。 五: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還可以適當補充腸道益生菌,增加腸道有益菌數量,提高身體免疫。

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 六:每天做好班級衛生及消毒工作,濕式掃除,清除病毒可能藏身的衛生死角。

七:學生可隨身攜帶保溫杯,適當飲用抗感防疫茶飲,增強自身抵抗力。 八:中藥抗感香包散發重要香氣,也能給孩子身體營造壹個相對健康的微環境,可以在孩子衣襟或書包上佩戴壹個。

7.有沒有關於衛生防疫小知識

壹)春季傳染病防治

春季不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遊”好時節,同時仍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因此市民在生活、學習、工作,還是外出旅遊都應註意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

如何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1)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絹或紙巾掩蓋口鼻。不要隨地吐痰,不要隨意丟棄吐痰或揩鼻涕使用過的手紙。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汙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3)不要與他人***用水杯、餐具。

(4)學校、辦公室或居民家中應做到每天開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於10分鐘。如周圍有呼吸道傳染病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在開窗時,要避免穿堂風,註意保暖。

(5)每天晚間要認真刷牙(壹般不少於3分鐘),刷牙後用溫生理鹽水漱口,仰頭含漱能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

(1)加強戶外活動和耐寒鍛煉。註意平衡飲食,保證充足休息。

(2)註意環境衛生。在傳染病流行季節盡量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場所。

3、做好防護

(1)應盡量避免與呼吸道傳染病癥狀病人的接觸。

(2)流行季節在人員擁擠的場所內應戴口罩。

(3)如出現發熱、咳嗽、頭痛、嘔吐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有上述癥狀的病人應佩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4、接種疫苗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或減輕癥狀。流感、流腦、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種疫苗。

(二)腸道傳染病防治

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主要是經食物、飲用水、日常生活接觸等途徑進行傳播。註意環境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把住“口手兩關”,是夏季防病的關鍵。

夏季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病從口入”,須註意以下事項:(1)飲用水安全衛生,搞好廚房、食堂與洗手間的消毒衛生,保持室內外衛生;糞便和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2)提倡並實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3)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與不潔的生冷食品、飲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識

狂犬病又稱恐水病、瘋狗病等。人如果被瘋動物咬傷、抓傷就會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傳染的,其次是貓。狂犬病患者會出現壹系列精神癥狀,表現為高度恐懼、狂躁不安、恐水、怕風、怕光、怕聲響等,並逐漸出現咽喉肌肉痙攣、流口水、癱瘓,呼吸和循環麻痹等癥狀,病死率100%。

預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徑是不養犬、貓等動物;若已養犬、貓等動物,須定期給這些動物註射狂犬疫苗,盡量避免為動物所傷;如被犬、貓等動物傷後,無論輕重,均要及時進行傷口處理,到疾控中心註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醫囑註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四)食物中毒

發現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時送到醫院就診,不要自行亂服藥,醫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誤時間。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備檢驗。

要保護好現場,及時收集患者的嘔吐物、糞便等,以備檢驗。

飲水:立即喝下大量潔凈水,稀釋毒素。

催吐:用手指壓迫咽喉,盡可能將胃裏的食物吐出。

8.春季預防疾病小常識

春季常見傳染病的預防及治療 隨著春風的臨近,各種春季的傳染病也不顧人們的厭惡與否,在人們的稍不提防中,不邀而至,為了辨清它們的醜惡面目,現將它們的罪惡表現及預防和治療的簡單方法介紹如下: 壹、肺結核: 絕大多數是由呼吸道傳播。

主要體質素弱者多易感染,多呈慢性過程,結核桿菌低抗力較強,在幹燥痰中能存活6-8個月,對濕性敏感,60℃經半小時或者煮沸5分鐘,即可殺死。屬於依靠飛沫傳播的疾病,是前幾年明顯減少而近年又呈增多趨勢的疾病。

預防肺結核主要通過養成良好習慣,不隨地吐痰,不與患者親密接觸,積極地預防接種長介疫苗。而治療原則是:早期、聯合、規律、足量、全程。

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是2003年初爆發的壹種主要通過近距離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的呼吸道傳染病。

它是傳染性強、病情較重、進展快、危害大的新型傳染病。臨床表現為:1、潛伏期壹般1-10天,多數患者4-5天發病。

起病急,多以發熱為首發癥狀,體溫壹般 > 38℃,偶有微寒,可伴有頭疼、肌肉酸痛、乏力、腹瀉;常無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可有咳嗽、多為幹痰、少痰,偶有血絲痰;可有胸悶,嚴重者出現呼吸加速氣促及明顯呼吸窘迫。但少許患者不以發熱為首發癥狀,尤其近期有手術史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

早期WBC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晚合並細菌感染者可有WBC↑,部分血小板↓,多數肝功異常。部分患者可有心肌酶↑,白蛋白↓。

少數有低氧血癥和呼吸性堿中毒。X線以顯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呈網狀改變,部分患者進展迅速,呈大片狀陰影,常為多時或雙側改變,陰影吸收散漫。

肺部陰影與癥狀體征可不壹致。若檢查結果陰性,1-2天後應予復查。

高分辨力CT(HR—CT)能早期發現病變。 預防和處理,疫點消毒處理及時,及公眾的健康教育,因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尚未明確,但傳染性和致病力強,報告時限應比照甲類傳染病進行疫情報告,如若發現非典病例後,城鎮於6小時內,農村於12小時內,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處理時采取分診類別及相應處理的方式。 三、腮腺炎 主要由腮腺炎病毒感染而致,它主要通過飛沫或唾液汙染食具或玩具傳播。

學齡兒童為易感者。潛伏期2-3周,引起壹側或雙側腮腺腫大,若無膈並感染,病程1-2周可自愈。

青春期感染者可引起睪丸炎、卵巢炎等並發癥。 處理方法:多飲開水,服抗病毒的藥物及休息,並絕對隔離病人。

四、AIDS(艾滋病)。 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患者血清HIV陽性,同時伴有發熱、咽炎、淋巴結腫大等自限癥狀(急性期)。

該期約持續1-2周後進入感染的無癥狀潛伏期,此時外?血中HIV抗原含量很低或檢測不到。但隨著感染的時間的延長,HIV重新開始大量復制並贊成免疫系統的進行性損傷,逐漸發展到持續性全身性淋巴結腫大,AIDS相關綜合癥,最後發展成為AIDS。

預防和處理。基於AIDS主要通過1、同性或異性性行為;2、輸入帶HIV的血液和血制品及靜脈藥癮者***用汙染的註射器及針頭等;3、母嬰傳播等形式傳播情況,制定措施,采取1、讓人們認識到AIDS的傳染方式 及其嚴懲危害,杜絕吸毒和性濫交;2、建立HIV感染的監測系統;3、加強國境檢疫;4、對供血者進行HIV抗體檢查。

目前治療HIV主要是:1、加強對HIV疫苗的研究;2、加強抗病毒治療。 五、腸道傳染病。

是高校內最易發生的傳染病,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發熱、裏急後重等癥狀。是通過接觸,由口傳播,故個人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同時學校把好食品的衛生。

處理主要抗菌、補液治療。 六、禽流感。

禽流感是近二年發生的傳染性病毒性疾病,據專家意見,只發還有動物疫情發生,就會有禽流感的存在,國際專家預測,禽流感可能會大流行。目前做法是:1、加強監管,盡早發現傳染病,盡早進行疫情監測。

我國禽流感人感染者處於高散發、高病死的態勢。這是規模禽類免疫使人間疫情高度散發;而高病死率則與處於 *** 早期的病死率低,兩者相差壹倍左右,隨著疫情擴散,病死率下降。

2、與病人的免疫有關系。3、與患者是否得到及時治療有關系。

目前處理禽流感的主要措施:1、加強禽類防疫。2、提高自身免疫抵抗力。

3、對患禽流感疫區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的方案。 早春 小心呼吸道疾病 冬春呼吸道疾病高發,各醫院病人人滿為患。

以下就如何嚴防呼吸道疾病提出幾點建議: 第壹:加強人個防護。註意冷暖的變化,適當增減衣服。

對年老體弱或有慢性氣管炎、哮喘、或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人,更應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場所,要接種預防流感的疫苗,天氣寒冷或大霧等情況時,處出應戴口罩。 第二、註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在辦公室、家居、公***場所要隨時通風,尤其在學校或醫院發現有感冒病人時更應使空氣流通,防止大面積傳播。 第三、戒煙。

不但在公***場所要戒煙,在家庭、辦公室、學校都要戒煙。因為吸煙對個人呼吸道有損傷,易患流感,被動吸煙者受害更大,吸入的煙濃度商於吸煙者。

特別是在當今世界及國內禽流感商發階段,更應戒煙,防止呼。

9.防疫小知識的字

衛生防疫常識1、不要喝生水,生水中帶有病菌、病毒,喝下去很容易生病。

要喝水,應當喝開水,或者喝經過消毒處理衛生合格的水。2、不要吃未洗凈的瓜果。

未洗凈的瓜果,或用河濱水洗的瓜果,皮上可能沾有病菌病毒,吃了很容易得病。3、不要吃過期食物。

過期的食物會分解、產生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不能吃,吃了容易引發嚴重的後果。4、不要吃餿飯菜。

飯菜餿了以後,即使經過重新蒸煮,吃了仍舊有害。5、不要吃或盡量不吃涼拌菜。

環境衛生條件差,涼菜特別是涼菜在制作過程中容易汙染,最好不要吃,如果壹定要吃,應註意涼菜的衛生,同時吃壹些生大蒜。6、不要吃黴米面。

生黴的米面含有毒物,人吃了有害。?腸道傳染病防治 腸道傳染病,主要是經食物、飲用水、日常生活接觸等途徑進行傳播。

註意環境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把住“口手兩關”,是防病的關鍵。 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病從口入”,即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與不潔的生冷食品、飲料等。

妳拍壹我拍壹,勤洗手臉常換衣;妳拍二我拍二,預防疾病要牢記;妳拍三我拍三,開窗通風把氣散;妳拍四我拍四,蔬菜水果要常吃;妳拍五我拍五,噴嚏咳嗽手稍捂;妳拍六我拍六,刷牙洗臉不能丟;妳拍七我拍七,鍛煉身體要早起;妳拍八我拍八,汙垢場所不去耍。妳拍九我拍九,防病常識人人有;妳拍十我拍十,粗心大意後悔遲。

10.小學生疫情防控安全小常識有哪些

1、健康檢測需要***同了解、***同完成、***同努力的事,應盡量不跨省域長途旅行,如離開居住地的,嚴格履行請假報告制度。

需報告外出的時間和行程,如需出省,請自覺居家隔離14天,做好自我防護措施,在公***場所不觸碰公***物品,與他人保持距離。2、外出須知就近選擇附近的超市或者在營業的便利店避免乘坐公***交通工具,提前確定好采購物品,合理分配采購人員(盡量選擇年輕人出門,避免老人和孩子等),減少外出人員和時間。

同時在途中要遠離人群密集處,保障他們的安全。面對電梯按鈕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區域,應該使用面巾紙、消毒紙等隔開,避免直接用手觸碰。

壹旦觸碰以後,及時洗手、消毒。3、回家清潔須知外出歸來,清潔到位,防止將病毒攜帶至家中。

需要記住,盡量不出門,回家四件事,口罩正確棄,手機要消毒,善用清潔臺,咳嗽不恐懼。在回家後,壹定不能忘記洗手!並且用抗菌洗手液、香皂在流動清水下進行,每兩個步驟最少實施五次,每次洗手時需要十至十五秒。

4、室內通風有講究開窗通風能夠有效降低空間內的致病因子濃度,太陽光直接照入室內,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進行消毒、殺菌,通風時長要達到30分鐘。5、健康鍛煉不能少早晨起床後,要及時開窗透氣。

最好在早中晚各開窗通風三次,每次15分鐘為宜。這樣既可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又抑制了細菌滋生。

擴展資料:

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不僅需要“科學家的科學”,以科技攻關提升防控水平和治療能力,也應提倡和鼓勵“公眾的科學”,以科學防護守衛自身安全,以科學素養培育健康文明習慣。面對突發的疫情,迅速拉起防線十分必要,拉起合格防線卻並不容易。

避免 *** 設防和過度防護。確保醫療防護資源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是保護醫護人員、確保戰勝疫情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