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茶樹繁殖

茶樹繁殖

茶學基礎。

茶葉種植:茶樹繁殖、茶園管理;

1.茶園耕鋤。

2.給茶園施肥。

3.茶樹修剪。

茶樹繁殖:茶樹繁殖可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方式。有性繁殖就是用茶籽播種,也叫種子繁殖。

無性繁殖又稱營養繁殖,是利用茶樹的根、莖等營養器官,在人工創造的適宜條件下,如扡插、壓條等,形成壹個新的茶苗。

有性繁殖有兩種方法,苗圃育苗和茶園直播。

苗圃育苗便於苗木管理和培育優良苗木。茶園直播是在新建的茶園中,采用條播穴播的方法,直接播種經催產處理的茶籽。茶樹的無性繁殖壹般采用扡插繁殖的方法,幼苗能保持母樹的特征和特性,幼苗的性狀比較壹致,有利於茶園的管理和良種數量的擴大。

茶園管理:茶園管理是茶葉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壹道工序,直接關系到茶葉的產量和品質。

茶園管理包括:耕鋤、施肥、茶樹修剪等。

1.茶園耕鋤:茶園耕鋤可以消除雜草,改善土壤結構,殺蟲殺菌。

茶園耕鋤大致分為春、夏、秋三季,春夏線耕深度約為10cm。秋季深耕,深度20~30cm。

2.茶園施肥:

茶園施肥是茶園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從茶樹上多次采摘大量鮮葉,消耗大量營養物質。所以要不斷給茶樹補充養分,否則會導致茶樹的衰敗,影響茶葉的產量和品質。

茶園施肥的原則是:

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主要是氨肥、磷鉀肥;秋末冬初結合深耕施基肥(有機肥),采摘季節追肥(化肥)。

3.茶樹修剪:

茶樹修剪是培育高產優質茶樹樹冠的重要措施。合理的修剪不僅可以提高茶葉產量和茶葉品質,還可以使樹冠適應機械化采茶作業,提高勞動生產率。

修剪方法有:

年輕的茶樹修剪,淺,深,重,修剪。

延伸:茶樹種植。

茶葉種植期為每年11至3月下旬之間,雨季前後均可種植。不同茶區種植期略有不同。比如南方,應該是65438+10月底。否則,2月份以後,由於白天日照強、溫度高,秧苗容易枯死。北方或高山茶區,氣溫低,種植可推遲到3月底,以配合雨季。

茶樹的種植密度受土壤、地形、氣候和品種的影響。目前國內采用的多叢密植方式,大行距1.5 m:小行距33 cm,共三行;叢距20厘米,每株移栽兩三株,每畝2萬株左右。種茶苗前要施底肥,規劃好行距。最好選在雨後或微雨、多霧、潮濕的時候,盡量避免在烈日下種茶。

茶苗要盡量就近移栽,帶土移栽,挖栽。栽植後,為減少葉片水分蒸發,應在距地面20厘米左右做水平修剪,在苗木兩側覆蓋稻草或其他幹草,以防幹旱,保護苗木。

值得壹提的是,北方茶葉的種植,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學者探索過南方茶葉的北移,但並沒有超過北緯38度。

經有關技術人員反復試驗,在北緯38.45°的河北省太行山區已成功種植少量茶樹。

太行山是種茶的亞適宜區,但其氣候特點在生產優質茶葉方面也有著難得的天然優勢:

產茶季節氣溫低,光照弱,晝夜溫差大,茶樹新梢生長緩慢,養分積累較多,鮮葉氨基酸和葉綠素含量高,決定了太行山區茶葉品質好,具有南方高山茶的特點。河北省發展茶葉生產,在南方茶區具有無可比擬的銷售優勢,經濟效益顯著。

因此,在太行山區發展茶葉經濟可以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可以有效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茶葉生產提升化、標準化、綠色化、產業化的同時,能有效促進區域生態旅遊產業、茶文化產業、包裝運輸等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