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爸爸媽媽壹定要了解的閱讀元認知(上)

爸爸媽媽壹定要了解的閱讀元認知(上)

上中學時有壹個學霸同學,學習好也就算了,我最服的就是她的好記性,學過的知識,沒有啥是她記不住的,也沒有啥是她會忘的,讓我這種永遠記不住英語單詞的人羨慕嫉妒恨。有壹次我跟她感嘆怎麽她記性這麽好,她微笑著問我:妳知道遺忘曲線嗎?

認知是人類獲取新知識的過程,包括註意、知覺、學習、思維、記憶等等,元認知就是關於認知的知識,也就是關於人是如何獲取知識的知識。

遺忘曲線是關於記憶的壹項元認知,簡單地說,記性忘性都有規律可循,按著遺忘曲線規律,在恰當的時間點復習強化,可以事半功倍地達到長期記憶效果。學霸的父母了解這個規律,並以此培養女兒的記憶習慣,學霸的好記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訓練出來的。

心理學研究證明,壹個人掌握的元認知越多越早,獲取新知識就越容易越高效。

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會積累壹些樸素的元認知。比如,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就算不知道遺忘曲線,上了學也能馬上掌握壹條元認知:不復習記不住。只是相比於早早就知道並運用遺忘曲線的學霸,這點元認知過於粗糙。如果記憶是壹場戰鬥,學霸是那個第壹時間已經用沖鋒槍把自己武裝起來的戰士,而我從怎麽磨石頭打造石器開始,到了中學才勉強給自己打造出壹把弓箭。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把孩子培養成壹個優秀閱讀者,對孩子壹生的幸福和成就至關重要。爸爸媽媽們盡早掌握和實踐閱讀元認知,就更有可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閱讀習慣,享受閱讀給孩子帶來的樂趣和紅利。

本文分上下兩篇,介紹十項重要的閱讀元認知。爸爸媽媽,請給我們的孩子裝配上閱讀的沖鋒槍,讓孩子愉快地殺入書海吧!

說到閱讀,有人覺得那是孩子識字以後的事,或者,起碼也要等孩子能分清書的正反再說。

事實上,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已經能享受爸爸媽媽哼唱的童謠了。12個月大的小寶寶已經可以在爸爸媽媽懷著享受半個小時的故事時間。

我們都看過把書倒著拿在手裏、壹邊咿咿呀呀地地念叨壹邊把書翻來翻去的小娃娃,萌萌的逗人發笑。其實,“假裝讀書”的過程對於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在開始真正的閱讀前,孩子必須要掌握幾項技能:識別書的上下反正,知道同頁文字的閱讀順序是從左到右再從上到下,而書的翻頁次序是從前往後(豎版繁體中文不在此列),手指的精細動作能達到壹次只翻壹頁的水平。這些都要通過“假裝讀書”來練習和掌握。

孩子閱讀動機很多,分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最常見的是以下四種,前兩種是外在動機,後兩種是內在動機:

上面四種動機,孩子的正面閱讀情緒依次遞增,負面情緒遞減。正面情緒越高,閱讀的體驗越好,越有可能催生後續持久的閱讀行為。

爸爸媽媽們自然都希望孩子有內在的閱讀動機,但內在的動機往往要靠外在動機培養和內化,在動機還沒有內化穩定前,爸爸媽媽要不斷地提供外在動機源,督促孩子閱讀,並給予口頭的、精神的、甚至小的物質獎勵。

很多人反對功利性閱讀,宣揚閱讀本身的娛悅性,宣揚閱讀可以陶冶性情, 帶給孩子壹生的豐盈。但實際上,沒有什麽是比要求“豐盈的壹生”更功利的事了。

既然閱讀的最終目標如此的“功利”,那麽每壹次閱讀也應該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和問題,才能最大效力地發揮閱讀的作用。但如何確定每次閱讀的目的和問題大大考驗爸爸媽媽的智慧。

筆者在孩子小的時候犯過這樣的錯誤:拿起壹本繪本開始親子***讀時,又想讓孩子識幾個字,又想熏陶孩子的藝術細胞,還想訓練壹下孩子的註意力,結果,孩子哭大人叫,閱讀體驗差到爆。最終,為了長遠的“培養閱讀樂趣”的目標,把每次的閱讀目的定位到“只要讀得高興,怎麽讀都行”,終於天下太平了。

筆者的孩子小時候特別喜歡德國兒童科普作家莫尼卡?朗格的壹套科普繪本書,反來復去看了幾十上百遍。這套書,每本書都有彩蛋,比如講動物的偽裝和隱藏的那本裏,每頁都有壹只小螞蟻。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們的問題是“看看這次我們能找出幾個藏在書裏的彩蛋”,每比上壹次多找到壹個都是歡欣鼓舞的時刻。等到所有的彩蛋都找到了,對每本書的內容也都基本熟悉了,問題就變成“哪些動物冬天會變成跟雪地壹樣的白色來著?”或者“媽媽忘記那種會躲在蘆葦叢中隨風搖擺的鳥叫什麽了,妳還記得嗎?”

這些問題壹方面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熱情,另壹方面也能讓孩子養成帶著問題閱讀的習慣。

當孩子能獨立閱讀時,讓孩子在每次閱讀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如果是為了娛悅自己,那怎麽讀都成,如果是需要大概了解要點,那麽只要略讀就好,如果從文字裏找到特定的信息,那麽只要掃描關鍵字就行……

孩子在語文課堂上學習的大部分是精讀策略,對於從小缺少閱讀訓練的孩子來說,很容易形成壹個認知的誤區,以為所有的閱讀都要壹字壹句地仔細閱讀。然而,實際生活中,精讀只是壹小部分,更多的時候我們應用的是泛讀、速讀、略讀、跳讀,甚至只是目錄式閱讀。

舉個例子,照著菜譜做菜是生活中常見的壹類閱讀,但沒有人會精讀菜譜,典型的菜譜閱讀是: 第壹遍速讀,並在腦子裏檢視需要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家裏有沒有,沒有的話有沒有可以替代的,接下來在做菜的過程中重復跳讀,確認記憶模糊的那部分內容。

讀小說則是用泛讀方式,讀到沒意思的地方會略讀和整段跳讀,如果用讀語文課文的方式去讀壹本小說,再有趣的小說也如同嚼蠟。

另外,閱讀的目的也會影響閱讀策略,同樣是讀小說,如果是以愉悅自己為目的,泛讀壹遍也就差不多了,但如果要寫壹篇讀後感,泛讀之後還要精讀部分篇章才行,如果是寫畢業論文,那就非得精讀幾遍不可了。

越來越多的研究數據顯示,排除人為地剝奪女孩受教育的機會的情況,當男孩女孩獲得同等受教育的機會時,女孩比男孩更少遇到閱讀問題,女孩比男孩在學業上成績更好。在男女平權狀況較好的國家,近幾年,女性本科學歷獲得者已經超過了男性。

與女孩相比,男孩對閱讀的興趣更低、更不認可閱讀的意義、更願意自稱“不愛閱讀”,其結果就是男孩的閱讀量、閱讀時間、閱讀能力低於女孩。

當然,這是壹個大數據研究結果,具體到每個孩子差異則非常大,既有手不釋卷的男孩子,也有拒絕閱讀的女孩子。所以,女孩子的爸爸媽媽不要以為自己就沒事幹了,男孩子的爸爸媽媽也不要灰心喪氣,下面有幾條建議幫助妳。

培養孩子內在閱讀動機並保持閱讀興趣對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很重要,在通往優秀閱讀者的路上,孩子還會遇到壹個強大的攔路虎:理解力。我們將在下篇介紹與閱讀理解相關的元認知。

**註,本文僅授權公眾號“閱讀第壹”使用。轉發請與本人聯系。

體驗迥然不同的東西方兒童教育理念

百無禁忌的北美童書

北美反霸淩教育

和閱讀有關的心理學、認知學、教育學

爸爸媽媽壹定要了解的閱讀元認知(上)

爸爸媽媽壹定要了解的閱讀元認知(下)

四年級滑坡:哈佛心理學家解讀小學生閱讀大坑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麽”,妳是哪個級別的家長?

如何培養兒童閱讀習慣

不壹樣的加拿大:不安靜的圖書館

為什麽北美孩子的閱讀量大

不同年齡兒童的閱讀特點和給家長的建議

Read Right - 閱讀教育博士與她的閱讀障礙癥兒子的故事

英語分級閱讀概述

回首讀書路

聽說妳的閱讀量輸給了五歲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