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樂山辣子雞是山城重慶的著名特產之壹。
歌樂山辣子雞不是外地的辣子雞,也不是辣椒雞丁;是炒雞,滿滿壹盤幹辣椒。關於這道菜最初的制作有兩種說法。壹說是20世紀初歌樂山壹家小飯館的兩個徒弟創造的。另壹種說法是,相似的時間,相同的地點,只是壹個老太太創造出來的。雖然兩個版本有差異,但這道菜起源於歌樂山似乎是毫無疑問的。不管是師徒開發的還是老太太創造的。重要的是這道菜真的很好吃。正宗做法,辣椒是來自四川或貴州的朝天椒,雞肉是來自歌樂山的土雞。那味道自然比我們平時大規模買的雞好很多。
其特點:
色澤鮮亮,盤中滿滿的油紅辣椒伴著歡天喜地的雞丁,似乎在誘惑和考驗食客的胃。如果妳閉上眼睛,再聞壹次鼻子上的麻辣溫熱的氣息,最原始的欲望就會被無情地喚起,妳會立刻咬上壹口。太辣了。媽的!軟脆微甜,滿口。。。。。。壹轉眼,十幾雙筷子都在辣椒組找肉!
練習:
歌樂山辣子雞
材料:
雞肉250克,油300克,四川泡椒30克,幹辣椒150克(朝天椒最好),花椒50克,料酒20克,醬油20克,味精5克,鹽15克,四川辣醬30克,蔥姜少許。
練習:
1將雞肉切成1.5–2厘米見方的小塊。生姜切片,洋蔥切絲,幹辣椒切絲。
2將雞肉放入碗中,加入醬油、料酒、味精、鹽、少許姜末和少許胡椒粉。拌勻,腌制25-30分鐘。
3鍋中倒入300克油。加熱後,油炸雞塊。炒至姜黃色後,取出放置壹會兒,再炒。然後把鍋裏的油瀝幹備用。
鍋裏留壹點油,大火加熱。放入蔥姜、四川泡椒、辣醬炒香,再放入炒好的雞塊翻炒至雞塊均勻沾醬。2 -3分鐘後,將幹辣椒和花椒放入鍋中。2分鐘後,轉中火,繼續翻炒。等鍋裏的油汁吸收的差不多了,辣椒和花椒都燒焦了,就可以出鍋了。
歌樂山辣子雞的做法
材料:
雞肉250克,油300克,四川泡椒30克,幹辣椒150克(朝天椒最好),花椒50克,料酒20克,醬油20克,味精5克,鹽15克,四川辣醬30克,蔥姜少許。
練習:
1將雞肉切成1.5–2厘米見方的小塊。生姜切片,洋蔥切絲,幹辣椒切絲。
2將雞肉放入碗中,加入醬油、料酒、味精、鹽、少許姜末和少許胡椒粉。拌勻,腌制25-30分鐘。
3鍋中倒入300克油。加熱後,油炸雞塊。炒至姜黃色後,取出放置壹會兒,再炒。然後把鍋裏的油瀝幹備用。
鍋裏留壹點油,大火加熱。放入蔥姜、四川泡椒、辣醬炒香,再放入炒好的雞塊翻炒至雞塊均勻沾醬。2 -3分鐘後,將幹辣椒和花椒放入鍋中。2分鐘後,轉中火,繼續翻炒。等鍋裏的油汁吸收的差不多了,辣椒和花椒都燒焦了,就可以出鍋了。
下面是我最喜歡的辣子雞的做法,上圖也有(好像是重慶辣子雞,據說辣子雞至少有六種做法,搞得我暈頭轉向)
材料:
壹整只雞或壹盒雞腿、花椒和幹辣椒(1:4)、蔥、熟芝麻、鹽、味精、料酒、食用油、姜、蒜、糖。
練習:
1.將雞肉切成小塊,加鹽。
用料酒拌勻,放入8層熱油鍋炸至外觀幹爽呈暗黃色,撈起待用。將幹辣椒和洋蔥切成3厘米長的段,姜和蒜切片。
2.鍋內熱油至7層,倒入姜蒜翻炒至香味開始嗆鼻,再倒入炸好的雞塊,翻炒至雞塊均勻分布在辣椒中,再撒上蔥、味精、糖、熟芝麻,翻炒均勻。
註意:
1.辣椒和胡椒粉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但是為了真正體現這道菜的特色,成品最好是把所有的雞都用胡椒粉蓋住,而不是幾個胡椒粉和辣椒出現在雞塊裏。
2.炸雞去雞肉裏撒鹽的時候,壹定要撒夠。如果在炒雞的時候加鹽,鹽味是不會進入雞體內的,因為雞的外殼已經被炒過,質地比較緊實,鹽只能附著在雞的表面,影響口感。
3.炸雞用的油壹定要燒的很燙,不然雞肉在外面很久都不會炸幹。就算等久了炒幹了,也是真的幹了。是死肉,難吃,壹點味道都沒有。所以火候壹定要大,外酥裏嫩的比較好。
歌樂山辣子雞
原材料:
1:壹斤左右的小公雞切成拇指大小的塊。
2:紅辣椒半斤,加辣椒二兩。
3:大蒜壹兩(去皮),生姜少許。
4:鹽;白糖;黃酒少許,色拉油或植物油半斤。
烹飪方法:
1:大火加熱至最大,然後將色拉油或植物油加熱至八九分熟,將蒜放入鍋中煮56分鐘左右。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只去皮的大蒜放入油中。
2:將雞丁倒入鍋中,然後加入花椒和胡椒、鹽和姜,不斷攪拌。
3:大火轉中火。辣椒微黑變焦時,加入糖和黃酒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