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攬鍋菜
魯山郭蘭菜是融合了古代和現代精湛烹飪技術的“燜菜”,是河南省的地方名菜之壹。相傳起源於明朝洪武年間,經楊幾代人潛心研究,結合當地人對鹹、嫩、香的喜愛而成。
豆腐是油燜的,黃白相間,軟硬適中。粉條是細粉做的,軟而長,筋滑。肉丸是油炸的,黃澄澄和酥脆。配以蒜苔、百合、本地蕨菜、時令蔬菜等。此外,由數十種中草藥配制而成的特殊香料,使菜肴鮮香、軟嫩、鹹辣,色形兼備。
廬山羊雜湯
魯山羊雜湯是魯山縣的特色小吃。魯山羊雜湯,好吃,羊肉的味道不濃也不淡,剛剛好。這是令人垂涎的美味。
廬山羊雜湯的做法:取羊雜碎中口感最好、最有嚼頭的腸胃;因為羊肉湯會有很重的羊肉味,成本會比較高,所以用豬骨燉湯,乳白色,好吃不膩;在湯中加入幹蔬菜和香菜作為配料,使味道更加誘人。
廬山水西
廬山水席成立於1908。它以廬山宴席的傳統風味為基礎,采用了皇宮的烹飪工藝,工藝精湛,制作精細,形成了具有廬山風格,色、香、味、形俱佳,符合中原地區社會風俗習慣的宴席。其廬山水席“八碗八菜”別具壹格,錦上添花。
“廬山水席”名稱的由來,壹是與水席湯水多的特點密切相關,二是指上菜順序如流水。廬山水席以湯取勝。這種湯,就像壹首慢音樂,壹開始味道清淡,然後加壹些辛辣的食物,最後加糖使其變甜。
廬山鹵肉
黃燜肉是魯山縣蘆陽鎮的特色回族食品之壹。它是民國初年由已故回族老人布音閣創辦的,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鹵肉都是牛羊肉,鍋裏有三層,上層是酥肉,中層是塊肉,下層是肉丁。具有色澤鮮、肉爛、味道鮮美的特點,適合老、中、青年顧客的飲食。
櫟屬植物
槲寄生吊墜是魯山縣西部和西南部山區的特色小吃之壹,是端午節的必備食品。傳統上以甜為主,現代人根據個人口味制作。廬山垂枝櫟的獨特風味在於內含櫟葉,櫟葉是山毛櫸屬植物櫟的葉子。廬山西部和西南部山區這種資源極其豐富。
槲寄生的葉子有壹種特殊的,清晰的香味。用它們做成的槲寄生吊墜,剛出鍋就香氣四溢,令人垂涎三尺。剝開之後,咬壹口軟糯香甜的糯米飯,香味會彌漫到心裏,讓吃的人仿佛置身仙境。更神奇的是,槲樹葉還是壹種天然防腐劑。煮好的槲櫟只要在煮的時候浸泡在原液裏,壹個月左右不會變質。
魯山羊肉燴面
羊肉燴面是上世紀80年代初從鄭州傳入的。當時魯山縣向陽路中段開了壹家鄭州羊肉燴面館。歷經多年,魯山羊肉燴面在鄭州羊肉燴面的基礎上,經過原料選擇、調料配比、加工程序、制作工藝等方面的創新,形成了獨特風味的魯山羊肉燴面,在魯山小吃市場眾多品種中獨樹壹幟。
魏攸推薦:東關老十字街的丸子湯真的很好喝。湯汁清脆,鮮美可口;西關街的清真胡辣湯,粉條,牛肉,面筋,很刺激。早上來壹碗丸子湯或者熱湯,然後脆脆的咬壹口,燒壹燒。幸福也不過如此。
廬山胡辣湯
胡辣湯也是廬山當地有名的美食,味道與逍遙胡辣湯、北舞渡胡辣湯不同。廬山胡辣湯的起源是西關渣子門的老國營食堂。湯的顏色和逍遙鎮的紅不壹樣。沒有染糖,所以自然是棕色。廬山胡辣湯是用羊肉片、豆腐絲(將豆腐幹炒成細絲)、粉條、面粉(用於增稠)、蔥、辣椒等佐料熬制而成,是廬山人早餐的最愛。
廬山醬面
河南很多地方都有糨糊面,但在我心裏,只有魯山的糨糊面味道最好,最有特色,是魯山人家鄉的味道。廬山糊面制作簡單,成本低廉,味道鮮美,易於消化,所以自古流傳至今,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方名吃。
紅燒肉
紅燒黃肉是平頂山市魯山縣魯陽鎮的特色回族食品之壹。它是民國初年由已故回族老人布音閣創辦的,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鹵肉都是牛羊肉,鍋裏有三層,上層是酥肉,中層是塊肉,下層是肉丁。具有色鮮、肉爛、味美等特點。
擴展數據:
廬山著名景點
AAAAA堯山風景區1
堯山有奇特的山峰,眾多的瀑布,茂密的森林,優良的溫泉和燦爛的人文景觀。分為十個部分:東靈壇、師妃玉璋、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秘洞、溫泉。專家說它有華山的險,峨眉的嚴謹,張家界的美,黃山的美。是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去處。
大山聳立於壁上,異峰似塑,怪石眾多,是瑤山自然風光的壹大特色。站在玉皇頂上,主峰,千巖萬谷,龍鳳飛舞,遠近高低,景色迥異,構成了壹幅美麗的畫卷。原新華社社長穆青兩次到訪瑤山,為瑤山之美所陶醉,離開了“中原唯壹”的墨寶。
堯山,又名大龍山,是堯後裔劉雷為紀念祖先而建堯廟的地方。這裏是世界上劉姓的發源地,由於山上的許多石峰酷似人形,後來被稱為垛和山。瑤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紅葉、瀑布、溫泉、湖泊、雲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人文景觀構成了壹個完整的景觀體系。
2.AAAA畫眉谷
畫眉谷是國家AAAA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魯山縣堯山鎮,總面積30平方公裏。景區距平頂山市區100公裏,距鄭州、洛陽、漯河、許昌均在200公裏以內,距鄭石高速出口僅11公裏,311國道從景區門前穿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畫眉谷因許多畫眉鳥在此棲息繁衍而得名。景區內奇峰、怪石、清溪、碧潭、幽峽、秀瀑、溶洞、湖泊、雲海、紅葉、山花、野果、中草藥、珍禽異獸、原始森林構成完整的景觀體系。景區100多個,植被覆蓋率達到95%。景區內有壹串串碧藍的湖泊,光滑的基巖,還有瀑布和歌聲吟唱的盤龍谷。碧波蕩漾,山清水秀,被譽為“袖珍三峽”的杜鵑湖;奇形怪狀、山陡溪深、巖紅的紅石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紅石瀑、六折瀑;千畝杜鵑花海如火如荼,繁花似錦;壹片古木參天,雲遮日的原始森林。景區內還有玲瓏巧奪天工的駱駝峰、張先峰、二登崖、東西石腦、老虎石、雞冠石、聖甲蟲、石人、天井、王耀洞等。
3.中原大佛AAAA
中原大佛的修建始於1997,2008年9月初壹開光。12年後投資12億元。大佛高208米,黃金108公斤,合金銅3300公斤,特鋼15000噸。佛像莊嚴肅穆,高聳於堯山腳下的佛泉寺,九峰環繞,左蜿蜒如青龍,右臥如白虎,前有朱雀展翅,後有玄武鎮守。此外,沙河聖水、佛前四季佛泉湯地景觀資源豐富,環境優美,是壹處難得的風水寶地。
中原大佛的塑像慈祥莊嚴,神聖靈驗。它關註的是大佛,帶給朝拜者無限的智慧和精神慰藉。是祈禱修身的理想場所。其教人向善的文化精髓也會凈化人心,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祈求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中原大佛屹立在河南中原,五方五佛之中,是留給世人的又壹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財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義成長老、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都親筆書寫了“中原大佛”,世界佛光協會會長、人間佛教創始人星雲長老更是書寫了“中原天下第壹大佛”。
4.AAAA石人風景區
石人風景區位於河南平頂山魯山縣西部,伏牛山東部,總面積268平方公裏。主峰玉皇頂(-石)海拔2153.1米,主要景觀240余處,海拔160峰1000米,海拔2000。因其奇特的山峰、眾多的瀑布、茂密的森林、優良的溫泉水質和燦爛的人文景觀而得名。石人古稱堯山,因孫瑤、劉磊二人建廟祭祖而得名。至此,劉姓起源。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社會活動家莫在堯山下殉職,故裏有壹處遺址。
石人有許多“雄、險、美、奇、幽”的山峰。有萬千浪花,雲海如仙境;有千年古松,造型奇特,文字如畫;有超凡脫俗、不拘壹格的瀑布;有四季風景有景有情,有境有景。石人的奇峰怪石、山花、紅葉、瀑布、溫泉、湖泊、雲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人文景觀構成了壹個完整的景觀體系,現已有240多處命名景觀;有17高60-200米的瀑布,40多高的石柱,石人,將軍峰,千丈巖,和合峰,白牛城口,王牧轎車。
5.趙平湖景區AAA
昭平湖風景區,原名昭平臺水庫,起源於漢高祖劉秀與王莽昆陽之戰,劉秀在此祭祖劉磊,築臺招兵。位於河南省魯山縣城西10公裏處,面積40多平方公裏。是在原昭平臺水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景區。它橫跨沙河,形成了高峽平湖,面積約38平方公裏,水面廣闊,容量達6.5億立方米。水庫內有金山島、姑嫂石、劉丘公城遺址和夏代廬陽古墟。水中有山,山中有水。石人和昭平湖相映成趣,景色奇特壯觀。
水天壹色,四周山峰青翠,鳥語花香,充滿詩情畫意。昭平臺水庫建成於1959,控制流域1430平方公裏,庫容7.27億立方米。是壹個集防洪、灌溉、發電、養魚、旅遊為壹體的大型人工湖。景區占地40平方公裏,其中湖泊面積38平方公裏。它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內涵。8月獲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95。來過的人都說:“廬山很奇妙,峨眉山很美,昭平湖也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