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本文中心點的普遍意義。
(2)熟記文中基於寓言的比喻方法的論證特點。
(3)分析文中可以概括的成語含義,如“巧”、“誌滿”等。
2、《諫太宗十思》
(1)理解文中三個論證層次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2)對“十思”論的對應關系分析,即君要克己復禮,民可載舟,亦可覆舟。
(3)了解比喻和對比相結合的論證特點。
3.“答司馬之言”
(1)理解並反駁《斷字立於其中》壹文中的論述方式。
(2)分析作者在反駁敵人觀點時分別采用的“事實反駁”和“理由反駁”的特點。
?(3)明白這篇文章雖然語氣平和,但態度堅決而堅定。
4.“今天”
(1)認清本文的中心論點,理解這壹論點的現實針對性。
(2)理解作者從“今天”的時間意義和客觀存在意義兩個方面論證了中心觀點的特點。
(3)理解各種論點與文中中心論點的關系。
(4)了解演繹的過程和作用。
5.“中國人失去信心了嗎?”
?(1)背熟這是壹篇反駁文章。
(2)理解本文建立的中心論點,以贊美“民族脊梁”的堅強意誌和自信。
(3)抓住對手的邏輯錯誤,分析本文的議論文特點。
(4)理解本文最後壹段的深刻含義。
6.“秋”
(1)掌握秋的定義、類型和特點。
(2)了解本文采用的各種解釋方法。
(3)了解這篇文章的結構和表達特點。
7.橋梁的移動
(1)理解“橋的運動是橋的存在形式”這個抽象的道理。
(2)掌握本文的結構層次和結構模式。
(3)了解橋梁的“動平衡理論”。
(4)結合論文內容理解科學小品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