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成理氣化瘀的湯劑,連服七天。主要用於治療外傷性流產和紫血。這個很好理解。前壹個方子可以益氣養血,化瘀生新。黃芪作為補氣中藥,壹直被大家所推崇。《舊唐書·季芳傳》記載,唐朝時,皇後劉突發中風。精通醫術的徐寅宗用黃芪和防風煮了幾十湯,放在她的床下。藥灌了汁,劉皇後當晚就能說話了。
劉皇後因為年老體弱,氣血失調,突然中風。黃芪性溫,善益氣升陽,固表散結,防風溫中,善祛風勝濕止痛。黃芪再防風,貢獻越大。兩者結合,既能益氣固表,強身健體,又能祛除流行郁結,調理氣血,對病理來說恰到好處。廣東潮汕地區有句話:有錢吃高麗參,沒錢吃黨參黃芪。足以看出北芪也就是黃芪的滋補作用可以和人參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