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端午節吃粽子的故事很簡短。

端午節吃粽子的故事很簡短。

端午節吃粽子的小故事如下:

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懷念他。每到五月初五,他就把食物裝在竹筒裏,扔到水裏祭祀。東漢建武年間(22-55年),長沙有壹個叫曲輝的人,突然看見三閭大夫屈原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現,告訴他祭祀用的食物被龍偷走了,以後扔的時候要把辣蓼葉和五色線包起來。龍害怕這些東西,不吃它們。區輝把這次奇遇告訴了村民,村民們按照屈原的指示認真地包粽子。

這壹習俗壹直傳承至今。這個神奇的傳說,最早是梁代文學家吳筠寫的壹部誌怪小說,收錄在《續和》中。說明粽子是人們紀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後來成為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食品。至於為什麽要扔到水裏,壹說是給屈原的,壹說是扔到河裏餵龍的。也就是說粽子是專門用來餵小龍的,免得它傷了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的習俗

1,五色絲線紮。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五行的五種顏色“藍、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節,孩子們要在手腕和腳踝上系上五顏六色的絲線來保護他們的健康。

2.喝雄黃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在古代長江流域非常流行。俗話說“喝了雄黃酒,百病皆消”。

3.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壹,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和民俗活動之壹。它廣泛存在於中國南方,北方的江河湖海附近的城市也有龍舟比賽,且多以劃龍舟、舞龍舟的形式進行。

4.吊菖蒲。

端午節掛菖蒲可以讓那些蛇、蟲、鼠、蟻四處遊走。菖蒲在民間被譽為“驅蚊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