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特別喜歡吃韭菜。韭菜包餃子,炒雞蛋,拌豆腐,韭菜攤煎餅,炒豆腐幹,怎麽吃,怎麽聞。可惜北京緯度高,無霜期短。只有在夏天和秋天才能買到韭菜。所以有人把韭菜花磨成醬,常年食用。冬天,天寒地凍,花草樹木都枯萎了。如果哪個家庭能端上壹碗磨成醬的韭菜花,讓客人們拌面做煎餅,壹定會贏得滿屋人的稱贊。
制作方法:大韭菜花3公斤買來,腌制半天,鮮姜100克,蘋果壹個(100克)洗凈切碎備用。
用小石磨或搟面杖將腌制好的韭菜、碎姜、蘋果片搟成糊狀,放入小瓦罐中,蓋好壇口,置於幹燥陰涼處。壹個星期就可以吃了。
制作方法:買壹些韭菜,挑小的花(因為量少所以500克左右)不腌制。
準備好大蒜、鮮姜、蘋果、鹽、香油或熟植物油待用。
將韭菜花、蒜、姜、蘋果塊放入小石臼中,至春細爛,再加鹽、油,拌勻,裝入無色小瓶中。靜置半小時左右,油浮在韭菜花醬上。只要溫度不超過38℃,保存壹年沒問題。吃的時候用幹凈的筷子撬開放在小碟子裏,滴點香油,又香又開胃。先將3公斤韭菜花用鹽腌半天,然後將100克生姜和100克蘋果洗凈切碎。然後用家用小粉碎機或小石磨或搟面杖將腌制好的韭菜、生姜、蘋果碎磨成漿或卷成漿,放入小陶罐中,蓋好口,置於幹燥陰涼處。壹周後,妳就可以打開罐頭吃了。此外,還可以用不加鹽的小韭菜花或未開的韭菜芽,將韭菜花(約500克)、生姜、蘋果片、大蒜放入小石臼中搗成糊狀。然後加入適量的鹽和熟菜籽油或色拉油,拌勻成韭菜花醬,放入瓶中。靜置半小時左右,油會浮在韭菜醬上面。油在這裏隔離空氣,保存香味。